(共14张PPT)
章末复习总结
高考真题赏析
章末综合检测
章末复习总结
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体系构建
高考真题赏析
视角一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0年高考安徽卷)《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2)题。
例1
(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1)题,考查读图判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波动上升的,升高了1℃多。第(2)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图中气温变化可以看出,气温升高,各地的生长期将延长,但是却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气温升高,蒸发加剧,湿地面积缩小。
【答案】 (1)D (2)C
视角二 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2010年高考广东卷)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1)~(2)题。
例2
(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
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由图中很容易便可得出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GDP)最大的区域是南方区。第(2)题,北方区水资源量匮乏,人口密集,耕地面积广,匹配性差;西南区水资源丰富,但人口数量相对较少,经济发展较其它区慢,匹配性差。
【答案】 (1)C (2)B
视角三 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应对策略
(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如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例3
【解析】 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的地方在于以色列先进的农业技术(工厂农业、电脑农业),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对自然资源充分合理的利用。从理论上看,解决缺水应该开源节流并重,其中①、②、④属于开源,③属于节流。但是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死海为盐度最高的湖泊,不适宜灌溉,排除;同时修建水库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径流,而当地大多数地方属于沙漠气候,河流为季节性河流,修建水库作用不大,也可以排除,因此答案是B。
【答案】 B
章末综合检测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