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章末复习总结
高考真题赏析
章末综合检测
章末复习总结
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体系构建
高考真题赏析
例1
视角一 天气系统的实际应用
(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下图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至深依次为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读图完成(1)~(3)题。
(1)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2)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
(3)影像中部显示的是该沙尘暴的( )
A.中心区,沙尘扬升 B.边缘区,沙尘扩散
C.中心区,沙尘沉降 D.边缘区,沙尘沉降
【解析】 我国沙尘暴发生地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纬度范围是30°N~60°N之间,这个纬度范围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为西风带。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来,是一个逆时针旋转有上升影像,可以判断是气旋活动,加上沙尘暴是冷锋活动的结果,故而选C。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沙尘位于一个涡旋中,应该位于气旋之中,所以沙尘扬升,并且位于中心区。
【答案】 (1)B (2)C (3)A
视角二 洋流的分布
(2010年高考上海文综卷)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海底原油向外泄露。借助大风和洋流,浮油“魔爪”不断伸展,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下图(洋流模式示意图)中表示墨西哥湾暖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例2
【解析】 考查世界大洋洋流分布,此题为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模式图,在大西洋上墨西哥湾暖流应在大洋西岸(或美洲大陆东岸),因此为②。
【答案】 B
视角三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区域气候类型的分布
(2010年高考江苏文综卷)图甲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乙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
例3
(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乙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所覆盖的区域都在中低纬度,而大陆西岸比较宽,则主要因为22℃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暖流增温,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寒流降温,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判断出气候类型应为热带草原气候,而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丙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 (1)C (2)B
视角四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2010年高考广东文综卷)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示意),其成因是( )
例4
A.侵蚀——搬运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解析】 流水的搬运作用与流速有关,三峡大坝的建设,使三峡大坝下游流量稳定,搬运能力增强,从而减少了颗粒较小的泥沙堆积,故选A。
【答案】 A
视角五 火山喷发
(2010年高考上海文综卷)今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例5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填“生长”或“消亡”)。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________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________。
(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________________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_______。
【解析】 第(1)题,考查板块构造学说中板块的分布和板块边界类型。第(2)题,考查火山地质作用及岩石形成。第(3)题,考查大气环流西风带。第(4)题,考查大气热力过程和大气热力作用及结果。
【答案】 (1)亚欧 美洲(次序可互换) 生长
(2)压力(内力、地质) 岩浆岩(火成岩)
(3)西(西北) (4) ① ② ③ 小
章末综合检测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