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 精品同步练】中图版选修6 地理:5.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知能优化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优化方案 精品同步练】中图版选修6 地理:5.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知能优化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0-09 08:3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关于环境管理基本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环境质量管理主要是自然资源的保护
B.根据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可分为环境计划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资源管理
C.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环境管理类型
D.区域环境管理主要包括能源环境管理、工业环境管理、农业环境管理等
解析:选C。环境质量管理主要是制定各类环境标准,进行环境监督和检查工作;组织调查、监测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以及预测环境质量变化的趋势;按照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可分为环境规划与计划管理、污染源管理、环境质量管理和环境技术管理;区域环境管理,主要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环境目标,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制定区域环境规划等。
2.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必要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是由各个国家或地区造成的,没有必要进行国际合作
B.环境问题不存在普遍性和共同性,无需加强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C.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在保护环境中要进行国际合作
D.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解析:选C。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有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国际合作,造成全球污染份额大的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责任。
3.我国加强环境管理国际合作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B.没有国际合作,我国就不能进行环境保护工作
C.我国是造成环境污染份额最大的国家,应承担最大的责任
D.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
解析:选D。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环保领域不仅有履行国际公约和进行国际合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有在解决我国严重的环境问题方面寻求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4.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些都说明了 (  )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环境问题因大气环流、河流等影响具有地域联系。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是因为中国的酸雨随大气环流运动已经影响到了日本;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是因为我国北方的沙尘暴已经波及到了韩国。这些都说明有些环境问题不止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同时也说明了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某些有毒物质或放射性物质可能会停留在污染区域很长时间,但日本和韩国则不一定帮助我国进行治理,主要原因是这种污染对他们没有威胁,未影响他们的利益。
5.读辽东湾海域图和该海域污染指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辽东湾所在海域属于我国的内海________海,我国内海还有________、珠江口、长江口,在这些海域,中国拥有绝对主权。
(2)近年来,辽东湾污染状况严重,从污染标准指数分析,首要污染物是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这些污染物大量排入辽东湾,会导致海水________化,影响生态系统。
(3)结合辽东湾周围工农业生产和自然条件分析,导致辽东湾污染较重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A.从陆上和海岸生产活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从海上生产活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从海域自然条件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辽东湾的环境问题不仅包括海洋污染,还包括海洋生态破坏,其人为原因主要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辽东湾地区的污染状况,辽宁省环保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于新上项目,要求全程监督治污工程与新上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于污染大户,在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的同时,要求谁污染谁治理,否则停产治理。由此可知,辽宁省环保局对新上项目执行了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中的________制度,这是我国在建设中防止________出现的一项重要法律规定。对污染大户,落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它主要体现了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并重的指导思想。
解析: 本题从考查辽东湾水域的水质污染和造成污染的原因转化为分析辽东湾的自然条件、工业布局状况及人类的海岸、海上活动对辽东湾可能造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第(1)题,我国的内海有渤海、琼州海峡。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主要污染物为无机磷、无机氮,它们会造成海水富营养化。第(3)题,辽东湾地处渤海的北部,周围有中国北方的两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工农业生产发达,这必然会对辽东湾造成污染。渤海的石油开采、海上的船舶运输等海上活动产生的大量油类物质也会污染辽东湾。从辽东湾特定的自然条件看,半封闭的地形对海上洋流的运动有阻挡作用,因而洋流对污染物的自然扩散功能减弱,给海上清污带来了不利影响。第(4)题,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包括过度捕捞造成海洋生物减少甚至濒临灭绝和人类不合理工程活动破坏海岸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两方面。第(5)题,我国环境管理制度中,“三同时”制度是我国在建设中防止新污染源出现的一项重要法律规定,也是出台最早、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环保基本法律制度。“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是我国环境管理的原则之一,它体现了开发利用与养护更新并重的指导思想,力求对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对不可再生资源节约使用、综合利用。
答案:(1)渤 琼州海峡
(2)无机磷 无机氮 富营养
(3)辽东湾周围陆上工农业发达,临近中国北方的两大工业基地;周围人口稠密,沿海有众多港口和其他海岸设施,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产生大量废弃物排入辽东湾 经过辽东湾的船舶和海上石油生产等产生大量的油类物质 辽东湾海域相对封闭,缺少洋流,不利于污染物质与外海交换而充分自净
(4)人们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也使一些海洋生物物种濒临灭绝 有些海岸工程建设缺乏科学性,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生态系统
(5)“三同时” 新污染源 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开发利用 养护更新
一、选择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WTO,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日趋复杂。据此回答1~3题。
1.世界贸易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能是 (  )
A.环境污染在国际蔓延
B.重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C.发展中国家过度开发资源密集型产品
D.引起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
2.加入WTO后,短期内国际环保标准可能不利于我国 (  )
A.出口更多的产品
B.建立和完善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
C.提高环保技术水平
D.提高环保意识
3.下列四组产品中,目前,我国对美国出口具有优势的是(  )
A.纺织品、汽车        B.纺织品、玩具
C.化妆品、手机 D.汽车、手机
解析:本题具体考查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产业及国际贸易受到的影响。第1题,世贸组织中许多国家利用该组织的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对与该国有关的国际贸易施加影响,这就是“绿色壁垒”,也正是因为“绿色壁垒”的存在,引起许多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第2题,我国许多产品在环保方面水平较低,达不到一些欧美国家标准或者是国际标准,这些国家又存在“绿色壁垒”,因此在短期内这一点将不利于我国出口更多的产品。第3题,我国对欧美国家具有出口优势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答案:1.D 2.A 3.B
“牧童经济”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弃物大量积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①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②南水北调,发展生产
③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④发展工业,随意排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不会出现
B.发展科学技术是解决“牧童经济”的关键
C.加强环境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控制“牧童经济”
D.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不可避免
解析: 第4题,“刀耕火种,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开垦荒山”“发展工业,随意排污”都属于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问题的掠夺式发展;“南水北调,发展生产”是改善自然环境,解决环境问题、发展经济的措施。第5题,“牧童经济”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由于人们的短见,都会出现,但通过吸取教训,加强环境管理能避免其发生,加强环境管理是解决“牧童经济”的关键,它能从宏观上调节人们的经济活动,可从根本上控制“牧童经济”的发生和发展。
答案:4.B 5.C
6.对于环境问题,中国在推行现代化进程中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防治环境污染 B.综合治理水污染
C.环境保护 D.加快生态工程建设
解析:选C。已经学过的基本国策包括:①人口方面:实行计划生育;②土地方面: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③环保方面:环境保护。
二、综合题
7.读下面“全球环境基金融资的项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环境基金关注的领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等。
(2)特别被关注的领域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领域污染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是由于受到________的严重污染造成的。
(4)B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造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环境问题属于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性的是________。
(6)此类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________,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强________方面的国际合作。
解析:第(1)、(2)题,注意从图中提取信息。第(3)题,A领域污染最严重的地区考虑工业发展状况及国际航线。第(4)题,该处由臭氧的消耗可联系臭氧层变薄而形成空洞,其原因是人类过量排放氟氯烃化合物等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第(5)题,将图中涉及的4种问题进行局部、全球尺度的划分。属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暖、臭氧的消耗。第(6)题,跨区域全球性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共同行动起来,进行国际合作尤其是在环境管理方面。
答案:(1)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暖 国际水域 臭氧的消耗
(2)生物多样性 物种灭绝的速度在加快
(3)地中 北 航线上的船舶,工业,生活废弃物
(4)臭氧层空洞 工厂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柜、电冰箱等,排放出大量氟氯烃化合物
(5)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暖,臭氧的消耗 国际水域
(6)共同行动 环境管理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06年初,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决定鼓励发展大排量汽车。
材料2:2006年3月,财政部将汽车消费税进行调整,提高大排量汽车税率,对乘用车按排量大小分别适用六档税率,体现出对消费者使用小排量汽车的鼓励政策。
(1)一些城市限制小排量汽车目的是什么?
(2)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的目的是什么?
(3)上述二则材料表明在环境管理方面主要运用了________手段和________手段。
解析:本题主要体现了我国政府在环境管理手段上的运用,一些城市限制汽车目的在于缓解交通压力;而鼓励小排量汽车主要是为了降低能耗、缓解石油紧张的状况。材料1体现了国家运用了行政手段,材料2体现了运用经济手段。
答案:(1)降低居民汽车拥有量,减少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2)降低能源消耗、缓解石油紧张的状况,小排量汽车污染物排放等,主要目的是减轻交通带来的大气污染。
(3)行政 经济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9年冬,阿尔卑斯山出现了131年来的最高气温;俄罗斯往年最低气温在-20℃左右,今年却常常在0℃左右,导致冰雕工作无法在白天进行;北京最高气温15℃,北京街头的女孩身穿短裙;2009年12月,台风登陆菲律宾……人们感到今年的冬天不像冬天。一般讲,一个地方的冬天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比多年气温平均值偏高0.5℃以上,就可以定性为暖冬了。但暖冬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不会有寒潮降临。
(1)暖冬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请分析暖冬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2)暖冬的再现,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这已是国际气象学界所公认。你认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哪些?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有哪些?
(3)根据公平性的原则,造成全球环境污染份额大的国家,即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的责任。那么进行国际环保合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解析:本题以暖冬现象考查环境管理与国际行动的内容,暖冬对农业生产既有有利影响也存在不利影响,减缓全球变暖,需进行国际合作,应遵循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
答案:(1)有利方面:有利于农作物的过冬;有利于大棚蔬菜的生长。不利方面:蒸发大量增大,土壤水分减少,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寒潮的突然来临,会使作物的冻害加重;细菌、昆虫容易繁殖,加重作物的病虫害。
(2)自然原因:目前地球正处在温暖期;人为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温室效应增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加强全球合作。
(3)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率先采取环境保护措施,承担污染治理的费用,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