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 精品同步练】中图版选修6 地理: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综合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优化方案 精品同步练】中图版选修6 地理: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综合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0-09 08:3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993年我国由石油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以后石油进口的数量逐年增长。读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完成1~3题。
1.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措施有(  )
①大力在海外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 ②加速研究开发石油替代产品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 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⑤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采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
2.当前我国原油进口主要来自(  )
A.东南亚 B.俄罗斯
C.波斯湾地区 D.拉美地区
3.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正确的是(  )
A.控制生产规模以减少能源消耗
B.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C.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利用比例
D.立足国内能源,减少对外资源依赖
解析: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不属于“开源”范围内容;第2题的答案直接从图中读出;因为经济要发展,所以不能用控制生产规模减少能耗,不稳定性能源也要大规模开发利用,要立足国内外能源市场,确保我国的能源供应。
答案:1.B 2.C 3.B
4.从我国土地利用的原则考虑,下列地区应该退耕还牧的是(  )
A.鄱阳湖平原 B.鄂尔多斯高原
C.河西走廊 D.辽河平原
解析:选B。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土地利用原则,在我国半干旱的鄂尔多斯高原、草原地区宜发展畜牧业。
5.使我国土地资源破坏严重,耕地面积日益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次生盐碱化问题
B.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
C.城市、工交基本建设用地
D.农村住房的不断扩大
解析:选B。次生盐碱化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城市、工交基本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的不断扩大使耕地面积日益缩小,只有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既使我国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又使耕地面积日益缩小。
2011年中国土地日主题是“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 守红线 惠民生”。据此回答6~7题。
6.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逼近18亿亩红线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
B.气候的异常变化
C.耕地资源总量少
D.非农用地增长迅速,占用大量耕地
7.为坚守耕地红线,符合可持续发展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是(  )
A.开源、节流
B.毁林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D.提高耕地生产率
解析:由于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耕地变为了非农业用地,造成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为坚守耕地红线,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措施。
答案:6.D 7.A
读图(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总面积的比例图),回答8~10题。
8.该植被是(  )
A.沼泽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荒漠 D.草原
9.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壤次生盐碱化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锐减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植被分布区属高寒地区,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B.该植被分布区属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草场退化严重
C.该植被分布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气候较干旱
D.该植被分布区由于人口稀少,所以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自然原因形成的
解析:由图中内蒙古和西藏占到了40%以上,可以得出植被为草原。在这些地区主要存在土地荒漠化的问题,这些地区降水较少,不足400mm,较干旱。
答案:8.D 9.B 10.C
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庆祝活动于6月5日在墨西哥举行。主题是:“你的地球需要你——联合国际力量,应对气候变化。”回答11~12题。
11.2009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主要是针对________问题而设定的(  )
A.土地荒漠化 B.酸雨面积扩大
C.全球变暖 D.臭氧层破坏
答案:C
12.下列措施与2009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相吻合的是(  )
A.退耕还牧
B.洁净煤技术
C.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
D.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答案:C
13.下列有关我国淡水供需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
B.长江及其以南地区由于河流水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存在水质性缺水问题
C.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
D.内流河区虽然降水少,但因地广人稀、需水量不多,而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答案:D
14.下列关于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耕地的地理分布很不均,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
B.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不大,只有21%
C.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加剧了人均耕地的减少
D.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占1/3左右,低产田也约占1/3
答案:B
下图是我国能源保障分布区示意图,完成15~17题。
15.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分布特征是(  )
①沿海高,内陆低 ②西部高,东部低 ③北部高,南部低 ④东部高,中西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B。由图知,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内陆高于沿海。
16.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区能源生产总量 ②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③地区国民生产总量 ④地区国民人口总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17.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是因为(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天然气资源丰富
④水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D。M地区为四川地区,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和天然气资源。
2001年以来我国的华北地区水资源频频告急,为解决天津用水紧张的状况,国务院决定引黄济津,即从位于山东东阿县的位山闸引黄河水进入天津市,全长440千米。因为相关河道污染严重,调水被迫改线,损失用水4000多万立方米。近年来,我国每天污水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全国约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据此回答18~19题。
18.此次调水并没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状况,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有效的措施是(  )
①引长江水进入华北 ②引珠江水进入华北 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 ⑤开挖入海新河
⑥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迁走
A.①③ B.②⑤⑥
C.③⑤ D.①④⑥
解析:选A。要想解决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状况,有效的措施是引长江水进入华北,但当地要注意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19.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  )
①工业废水 ②生活污水 ③生活垃圾 ④家庭炉灶 ⑤水土流失 ⑥酸雨
A.①②⑥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④⑤⑥
解析:选B。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废水、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污水以及生活垃圾对水体的污染,而酸雨对水体的污染在我国南方地区较为普遍,北方地区相对较少。
20.我国一些地区要“退耕还牧”或“退耕还林”的原因是(  )
A.种粮食价格太低,效益不如种草和种树
B.生活提高了,人们需要更多的林产品和畜产品
C.生活提高了,要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休闲、旅游场所
D.这些地方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须用种草、种树的方法加以改善
解析:选D。退耕是为了改善当地失衡的生态环境。
二、综合题(共50分)
2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从干湿地区来看,我国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________,草原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________。
(2)D处土地生产力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B、C两地土地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解析:该题考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及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由图可知我国以水田为主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D处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地势起伏大,土地利用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C处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区,由于当地气候干旱,多大风,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荒漠化,B处土地利用存在问题是土壤盐渍化,由本区自然环境特点和不合理的灌溉导致。
答案:(1)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2)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3)B:土壤盐渍化。成因: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生产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升高。 C:土地荒漠化。成因:气候干旱,大风多,地表多沙质沉积物;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等使植被破坏严重。
22.读材料和相关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1:阿拉伯联盟(简称阿盟),是为加强阿拉伯国家联合与合作而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最先由埃及、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7个阿拉伯国家发起,现共有22个成员国。联盟成员国自成立后陆续缔结了一些加强各方面合作的条约、协定,在维护本地区石油国权益、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事业,处理阿拉伯国家间分歧和解决本地区国家间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材料2:如图。
(1)①、②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
A.红海、亚丁湾 B.阿拉伯海、红海
C.地中海、波斯湾 D.阿拉伯海、地中海
(2)③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炎热干燥、荒漠广布 D.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3)④国近二十年来国内生产总值部门结构如何调整?这种调整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4)石油被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但社会需要的能源是多种多样的,请你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结合我国的国情,谈谈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解析:①、②两国分别是伊朗和土耳其,伊朗临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土耳其临地中海,③图所示国家是伊拉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④国是沙特阿拉伯,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85年至2005年沙特阿拉伯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各部门产值比例上升的有:建筑业、制造业、炼油业、农业、其他,石油和天然气的产值比例明显下降,说明沙特阿拉伯正在逐渐改变单一依靠石油和天然气的经济结构,是经济结构优化的具体体现。石油价格在不断上涨,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国应该立足于基本国情,在充分开发利用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优势的同时,积极开发其他清洁能源,对外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多方位、多渠道从国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对内各行各业都要进行技术改革,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1)D (2)C
(3)④国为沙特阿拉伯,1985年至2005年沙特阿拉伯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产值结构不断优化。各部门产值比例上升的有:建筑业、制造业、炼油业、农业、其他;产值比例下降的有:石油和天然气。上述变化的积极意义是使该国单纯出口原油的局面逐步改善。
(4)①坚持以煤炭为主的方针:依靠科技清洁煤炭、完善煤变油、煤的液化和气化技术,提高煤炭的利用率;②大力开发水电,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③积极稳妥地开发核电;④因地制宜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能、沼气等清洁能源;⑤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多方位、多渠道从国外进口石油和天然气;⑥各行各业都要进行技术改革,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23.读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及中国沿海地区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甲),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乙),分析回答问题。(13分)
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
年代 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城镇居民点及工矿(%) 交通(%) 水域(%) 未利用土地(%)
1985年 28.9 2.6 32.4 6.1 5.5 1.8 7.3 15.4
1990年 28.3 3.2 32.9 6.5 6.0 1.9 7.4 13.8
1996年 28.1 4.2 37.2 1.6 7.0 2.1 7.8 12.0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
(1)读表可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中,比重上升的非农业用地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甲,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
(3)分析图乙,描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的特点。
(4)结合所给材料,说明我国北方水土协调度<1.00的省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水土协调度?
解析:由表知,在非农业用地中,比重上升的是城镇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南多北少;而耕地资源则是北多南少,存在水土矛盾。要提高北方地区水土协调度应当采取措施增加水资源量。
答案:(1)城镇居民点及工矿 交通
(2)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是北多南少;水土配合不协调。
(3)上海以北地区水土协调度低,以南水土协调度高。
(4)跨流域调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调整农业结构。
24.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
(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解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首先确定a、b、c、d代表的区域,快速回扣和提取相关地理信息,在解题时注意运用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解答第(1)题应注意先确定a地区为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商品粮基地;然后明确其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黑土地的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解决的措施则集中围绕保土保肥方法。第(2)题则要确定b、c、d为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三省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①人口多,②耕地少,多山地、丘陵,③城市化水平高,非农用地所占比重大。解答第(3)题则要由题干中提出的问题“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再回归到图中,从图例中找到“人均耕地介于世界平均水平与警戒线之间”的图例和“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的图例,再看在中国区域的分布;从图中找到“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的信息,然后分析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理由。
答案:(1)植树造林;保护湿地(保护沼泽);保持土壤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用养结合)。
(2)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比重小);人口密度大;非农业用地比重大(城市化水平高)。
(3)绝大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些省级行政区的人均耕地已经在警戒线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