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华东师大二附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一物理
(考试时间:60分钟
卷面满分:100分
本卷g=10m/s2)
1.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
B.
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
C.
研究运动员跳高的过杆动作
D.
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2.下列各力中,按力的效果命名的是(
)
A.
重力
B.
弹力
C.
摩擦力
D.
阻力
3.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点
B.
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
C.
物体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D.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较多的运动,加速度必较大
B.
速度变化得较快的运动,加速度必较大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必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值不断变小,速度数值必不断变小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原点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以出发点为参考点,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则在t1时刻( )
A.
它们的速度相同,甲在乙的前方
B.
它们的速度相同,乙在甲的前方
C.
它们的位置相同,甲的速度大于乙
D.
它们的位置相同,乙的速度大于甲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并且做了上百次.假设某次实验在固定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A、B、C,让小球分别由A、B、C滚下,使A、B、C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s1、s2、s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小球由A、B、C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三角形ABC三边中点分别是D、E、F,在三角形内任意取一点O,如果OE、DO、OF三个矢量代表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
A.
OA
B.
OB
C.
OC
D.
DO
8.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B、摩擦力的存在依赖于正压力,其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C、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摩擦力的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
9.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图中,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10.A和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分别如图中的a和b所示。在t1时刻(?
)
A.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
B.
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同
C.?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
D.?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小
11.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分别是1m,2m,3m,4m,对该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质点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差值相等
B.
若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它的初速度一定不为零
C.
该质点可能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D.
若该质点初速度不为零,则它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12.甲、乙两物体从地面同时竖直向上运动,甲做竖直上抛运动,乙做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它们同时到达同一最大高度。则在开始运动时(
)
A.
甲的加速度可能大于乙的加速度
B.
乙的加速度一定大于甲的加速度
C.
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D.
乙的速度可能等于甲的速度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2分)
力的合成遵循___定则.6N和9N两个共点力的合力范围是___;合力为最大值时,这两个共点力的夹角为___;当夹角从0?逐渐增大到180?过程中,合力的大小随夹角的增大而___.
平均速度、力的合成中都体现了_____的物理思想,伽利略在用斜面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中应用了______的物理思想。
学校在操场(400m标准跑道)上举行校运会,小花同学参加了100m和800m跑两个项目,成绩分别是16s和4min10s,则她两次比赛的平均速度分别是_______m/s和______m/s.
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该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_____m.
实验次数
小木块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读(N)
1
静止
0.6
2
静止
0.8
3
匀速直线
0.6
4
直线加速
1.0
5
直线减速
0.4
17.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右表分析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牛,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摩擦力大小有_____次是相同的。
18.以下四幅照片中(1)“用DIS测定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图是____。(选填照片下对应的字母)
(2)在“用DIS测定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可以使用A图实验装置,直接用s-t图象处理数据
B.可以使用C图实验装置,将测得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转化为v-t图象
C.可以使用C图实验装置
,直接得到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D.可以使用D图实验装置,通过图象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
(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DIS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
第一次实验时,该同学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时,使挡光片的前端朝向车头。依次更换四个挡光片,将小车从轨道上同一位置P由静止释放,获得了4组实验数据。第二次实验时,他将挡光片倒置,使挡光片的前端朝向车尾,仍将小车从轨道上同一位置P由静止释放,又得到了4组实验数据。实验完毕,得到两张表格。
表一
不同的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速度(m/s)
A
0.15425
0.519
B
0.11209
0.535
C
0.07255
0.551
D
0.03510
0.570
表二
不同的挡光片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速度(m/s)
A
0.23048
0.349
B
0.17454
0.345
C
0.11562
0.344
D
0.05860
0.342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表___是将挡光片倒置后所得数据;表中与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最接近的是___m/s.
(4)用图C实验时,位移传感器的_______(填位移传感器的组成部分)应固定在轨道边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竖直升空,发动机推力为恒力。探测器升空后发动机因故障突然关闭,探测器升空到落回星球表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求:
(1)该探测器在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及上升的最大高度H
m
(2)探测器落回星球表面的速度大小v
(3)探测器从最大高度到落回星球表面所用的时间t.
20.运动会上4×100m接力赛是最为激烈的比赛项目,有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甲在接力区前s0处作了标记,当甲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立即起跑(忽略声音传播的时间及人的反应时间),先做匀加速运动,速度达到最大后,保持这个速度跑完全程。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试求:
(1)若s0=13.5m,且乙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则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多大?
(2)若s0=16m,乙的最大速度为8m/s,要使甲乙能在接力区内完成交接棒,且比赛成绩最好,则乙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应为多少?
2019学年华东师大二附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1-5
ADCBD
6-10
BADBC
11-12
BB
13.
平行四边形,减小
14.
等效替代;科学推理
15.
6.25;0
16.
4;50
17.
0.5;3
18.
(1)C
(2)B
(3)表一
;
0.342
(4)接收器
;
19.【解析】
(1)在0?10s内探测器在加速上升,其加速度为a1=△v1/△t1=6m/s2
由图得:探测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m
=60×30/2m=900m
(2)在10s后,探测器关闭发动机,其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a2=△v2/△t2=3m/s2
由v2=2a2Hm,得
(3)由H
m=1/2a2t2,得:
探测器从最高点下落到星球表面的时间为:t=2H/ma2=s
【答案】(1)该探测器在加速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上升的最大高度H
m=900m.
(2)探测器落回星球表面的速度大小v=m/s.
(3)探测器从最大高度到落回星球表面所用的时间t=
20.【解析】
(1)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
根据题意有:,
将,代入得:,
此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
(2)因为甲、乙的最大速度:,所以在完成交接棒时甲走过的距离越长,成绩越好。因此应当在接力区的末端完成交接,且乙达到最大速度,
设乙的加速度为a,加速的时间,在接力区的运动时间,
,解得
【答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