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中图版选修6 地理:5.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中图版选修6 地理:5.1 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0-09 08:3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第一节 环境管理及其实施
学前引路
【情景导引】
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限制污染物排放和治理污染源,然而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环境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污染问题,仅仅采取工程技术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治理问题。
思考:人类究竟该怎样防止对环境造成破坏?究竟该怎样做才能保证资源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满足子孙后代永续利用的需要?
【课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实例判断出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2.能结合具体实例说出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3.举例说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核心要点突破
教材深化探究
知能优化训练
第一节
基础知识梳理
课外视野拓展
基础知识梳理
一、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1.环境管理的概念:环境管理是按照_____规律和_____规律,运用____、____、_____、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_____与_____,达到既要_________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超过___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目的。
经济
生态
行政
法律
经济
调整
控制
发展经济
环境的容许极限
2.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1)按其范围:_____环境管理;_____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管理。
(2)按其职能和性质:环境___________管理;_______管理;环境_____管理;环境_____管理。
3.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1)_____ 手段;(2)_____ 手段;(3)_____ 手段;(4)技术手段;(5)宣传教育手段。
资源
区域
规划与计划
污染源
质量
技术
行政
法律
经济
二、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1.全球环境的管理
全球环境管理由全球性的_________机构或合作项目共同实施。全球性环境保护的国际组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管理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国际最高层次的关于环境管理的国际合作。
2.环境管理的国际行动
(1)积极履行__________公约;(2)共同实施全球_________研究计划;(3)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4)国际环境保护科学交流。
环境管理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国际合作
联合国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
国际环境
环境问题
核心要点突破
环境管理的手段比较
手段 定义 具体内容
行政手段 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规划及行政决议、决定等,对从事开发活动的人、财、物等实施管理
法律手段 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 制定环境法律法规
组建执法队伍
通过强制手段调整开发活动中的各种关系
通过司法程序实施行政、经济或刑事制裁
手段 定义 具体内容
经济手段 运用税收、征收有偿使用费以及奖励、罚款等间接管理环境 项目 税收和收费制度 财政补贴、信贷优惠 市场交易 押金制度
举例 环境税、资源使用税 补助金制度、税收减免 市场干预、责任保险
宣传教育手段 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思想动员 通过环境教育培养环境保护的专门人才
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实行科学管理、提倡社会监督的环境管理
技术手段 借助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又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控制到最小限度的技术以及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等手段保护环境
名师点拨
中国缔约和参加的部分环境保护公约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控制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建立机构执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和技术转让,帮助各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持久使用其组成部分及公平合理分享由利用遗传资源而产生的利益。
(3)《控制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各缔约国有权禁止有害废物的进境和进口。
(4)《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控制、削减或禁止辖区内人类活动对臭氧层造成的不利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07年4月26日中国环境新闻网报道 广电总局下发关于禁止在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拍影视剧的通知。原因是近年来,在影视剧拍摄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风景名胜区的植被、水体等自然生态以及某些文物被破坏的情况,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电影《无极》剧组因破坏香格里拉的生态环境,受到环保总局和建设部的批评,并罚款9万元。
例1
(1)广电总局关于禁止在景区核心区拍影视剧的通知,说明其采取的环境管理手段是________。从环境管理的范围看,广电总局禁止在景区核心区拍影视剧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保总局对于景区自然资源的保护有一系列的行政法规,这些管理制度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环境管理的范围来看)。
(3)材料中,对《无极》剧组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共采取了哪些环境管理手段?
(4)近年来,国家环保局对横断山区、青藏地区等高海拔地区的自然环境的管理保护力度加大,为什么?
【解析】 广电总局禁止在景区核心区拍影视剧,这是政府主管部门为保护景区环境采取的行政措施,为影视行业的环境管理,因而应属部门环境管理。环保总局对于景区自然资源的行政保护法规,是为保护自然资源而制定的,应属于资源环境管理。从材料看,对《无极》剧组的处罚,有网络媒体、环保总局、建设部行政部门、经济罚款,因而涉及行政、经济、新闻媒介等手段。横断山区、青藏地区属高海拔地区,自然生态系统脆弱,破坏后恢复很慢。
【答案】 (1)行政手段 部门环境管理 (2)资源环境管理 (3)行政、经济、新闻媒介手段。
(4)高海拔地区由于地高天寒,生物生长缓慢,生态系统脆弱,破坏后难以恢复。
针对训练
1.关于环境管理手段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经济手段直接管理环境
B.法律手段运用法律间接管理环境
C.宣传教育手段可有可无
D.行政手段通过行政程序直接管理环境
解析:选D。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和技术手段等。经济手段是运用税收、征收有偿使用费以及奖励、罚款等间接管理环境;法律手段是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管理环境。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1.环境管理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1)环境保护关系到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
(2)环境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决定了其影响不受国界和地区界线的限制,没有各国的合作,全球环境保护的目标无法实现。
(3)由不同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存在着很多利益冲突,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克服。
(4)国际合作是国际环境立法和国际环境法实施的必要条件。
2.重要的环境保护国际行动
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合作项目或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等。知道一些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或国际条约,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控制、臭氧层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危险废弃物的控制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了解环境管理国际标准认证体系(ISO14000体系),可以通过案例的方式说明ISO14000体系是如何运作的。知道我国参与的国际环保行动。
3.环境外交
环境外交是指国际社会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而展开的各种外交活动。随着环境因素对国际关系中的影响日益深刻,环境外交在国际环保领域及各国对外政策中越来越受重视,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外交活动领域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环境外交的主要内容包括:寻求加强国际环境合作的途径,国际环境立法的谈判,国际环境条约的履行,处理国际环境纠纷和冲突等。由于解决环境问题的艰巨性和保护环境的持久性,环境外交是国际外交领域中的一个长期的议题。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贫穷和不发达是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要求发展中国家在忍受贫穷与饥饿痛苦的情况下,片面保护环境是不现实的。目前在国际环保领域中,存在着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不足,意见得不到充分反映等不正常现象。离开了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的有效参与,治理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目标便无法实现。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作为中俄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环保合作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环保分委会第一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俄环保合作进入一个崭新阶段,开创了新时期环保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以往的环保国际合作中,一方面我国充分利用了在国际社会中基本处于受援助国地位的优势,争取了大量资金、技术,为国内环保跨越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维护了国家利益,树立了积极、负责任的大国环境形象。
例2
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接受援助的空间越来越小,如何创新国际合作模式成为一个新的重大课题。中俄环保分委会的模式是一种成功尝试,即在原有合作模式之外,创新了一种平等共赢的伙伴关系模式。
(1)中俄环保国际合作前景广阔,请你举例说明两国环保合作的领域。
(2)2005年11月我国________江流域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对下游地区造成水质污染,引起中俄双方的密切关注。
(3)在以往的国际环保合作中,我国是受援助国,这体现了国际环保合作中遵循________原则,________是绝大部分污染的制造者,也是目前世界非可再生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重要________。
【解析】 中俄为邻国,有共同的界河,连片的森林、草原,合作空间广阔。2005年11月松花江流域污染事件,使大量污染物进入松花江,继而进入黑龙江从而影响俄罗斯部分地区。国际环保合作中,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是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担负的责任相对较小。
【答案】 (1)跨境河流水质污染防治,森林及草原地区的自然灾害及火灾、沙尘暴的研究与防治等。(2)松花
(3)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 污染源
针对训练
2.有关国际合作的正确说法是(  )
A.现在发达国家是环境污染的受害国,在国际合作中应负次要责任
B.国际环保合作必须遵循“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
C.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被认为是世界环保行动的第二个里程碑
D.当代环境问题是地方性问题,各个国家应各负其责
解析:选B。发达国家经济发达、污染物排放量大,且工业化起步早,按照国际环保合作中“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应负主要责任。当代环境问题,很多已演化为全球环境问题,各个国家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负责。
教材深化探究
1.“探索”发现
你了解这些环境保护标志吗?
世界上环境保护的标志多种多样,标志不同,反映的环境保护的内容也不同。
图1符号最早来自非洲阿散蒂人玩具娃娃(Ashantidoll)的造型。它象征着富饶肥沃。古埃及人把它作为生命的象征。在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和人与生物圈的三个英文字母缩写(MAB)结合在一起,用来作为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标志。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各国家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所有出版物都印有该标志。
图2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图3中这些特殊的三角形的三箭头标志,就是在全世界十分流行的循环再生标志,又把它简称为回收标志,它被印在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商品的包装上,在可乐、雪碧的易拉罐上就能找到它,它的含义有:①它提醒人们,在使用完印有这种标志的商品或包装后,请把它送去回收,而不要把它当做垃圾扔掉;②它标志着商品或商品的包装是用可再生材料做的,因此是有益于环境和保护地球的。
图4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2.“阅读”指导
(1)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建立
本段阅读材料主要介绍了我国自1973年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管理制度。
会议与时间 方针、政策 内容 自1973年以来我国制定的环境管理制度 
1973年第一次环境会议 确立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32字方针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污染集中处理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1983年第二次环境会议 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提出“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20世纪80年代 制定三大环境保护政策 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2)德国农业的环境管理
德国农业的环境管理重点是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农业。
【思考向导】 德国对农业进行环境管理主要通过两种手段,一是解决环境污染,二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了解决环境污染,德国开始降低农产品价格,实行农地休闲,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政府对发展绿色农业的农民给予适当补贴。政府规定,凡绿色农业产品均贴上专门标志,通过常规渠道或专营小型市场进行销售。政府专门组建质量认证机构负责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和验证。
(3)联合国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
当代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各国应本着合作精神共同努力,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在环境保护领域广泛地开展经济、技术等国际合作,其中最重要的是环境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联合国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是国际最高层次的环境合作。
列表法记忆联合国三次环境与发展会议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与会国家 主要成果 大会意义 提出口号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972年6月5日~16日 瑞典斯德哥尔摩 113个 《关于人类环境的斯德哥尔摩宣言》
《人类环境宣言》 《人类环境宣言》成为人类对全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原则,将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保护行动的第一个里程碑  “只有一个地球”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与会国家 主要成果 大会意义 提出口号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92年6月3日~14日 巴西里约热内卢 178个 《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
《21世纪议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
《关于所有类型森林的管理、养护和可持续开发的无法律约束力的全球协商一致意见的原则声明》 《里约宣言》指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世界环境保护行动的第二个里程碑 “地球在我们手中”
会议名称 召开时间 召开地点 与会国家 主要成果 大会意义 提出口号
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2002年8月26日~9月4日 南非约翰内斯堡 191个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约翰内斯堡宣言》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实施计划》 对于推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案例研究”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成立时间 1992年5月9日在联合国总部通过,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
参与国家 截至2003年2月底,共有188个国家和欧洲共同体成为缔约方
组成 由序言、26条正文和附件一、附件二组成
原则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一方面,所有国家对保护全球气候具有共同的责任;另一方面,由于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承担不同的义务
附件一和附件二对不同国家规定了不同的义务
包含国家 规定的义务
附件一 所列国家主要指工业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俄罗斯、波罗的海地区及欧洲中、东部的经济转型国 这些国家承担相应的限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
附件二 所列国家是附件一所列国家中的发达国家 所列国家除应承担附件一所列国家的义务外,还应向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提供资金和技术,以履行《公约》的规定,这些国家还应帮助特别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支付适应这些不利影响的费用等
知能优化训练
课外视野拓展
绿色GDP
 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
以往用GDP衡量经济增长,只反映了经济发展最表面的数字增长,没有反映出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人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依赖GDP的增长,还依赖自然资源环境和谐统一的提高。绿色GDP不仅能反映经济增长水平,而且能够体现经济增长与自然保护和谐统一的程度,可以很好地表达和反映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和要求。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
挪威1978年就开始了资源环境的核算,重点是矿物资源、生物资源、流动性资源、环境资源,还有土地、空气污染以及两类水污染物氮和磷。为此,挪威建立了包括能源核算、鱼类存量核算、森林存量核算,以及空气排放、水排泄物、主要人口和农业的排泄物、废旧物品再生利用、环境费用支出等项目的详尽统计制度,为绿色GDP核算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芬兰也建立起了自然资源核算框架体系。其资源环境核算的内容有三项:森林资源核算、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统计和空气排放调查。森林资源和空气排放的核算,采用实物量核算法,而环境保护支出费用的核算,则采用价值量核算法。
1995年,世界银行首次公布了用“扩展的财富”指标作为衡量全球或区域发展的新指导。扩展的财富概念中包含了“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大要素,使财富的内涵更为丰富了。
2003年,国家统计局对我国的自然资源进行了实物核算,这是绿色GDP核算的重要基础。2004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局已成立了绿色GDP联合课题小组,正在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研究和试验。各方面的专家已研究出了不少测算模型与方法,各有优点,各有侧重,也各有缺陷,还要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