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中图版选修6 地理: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章末复习总结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优化方案 精品课件】中图版选修6 地理: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章末复习总结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8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0-09 08:3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章末复习总结
专题知识精讲
高考真题体验
章末综合检测
章末复习总结
知识网络构建
知识网络构建
专题知识精讲
主要能源资源的优缺点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为我们当前常用的能源,它们有的属于可再生资源,有的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但它们有各自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煤 石油、天然气 水能
优点 ①分布广,储量大
②开发利用技术难度不大 ①开采、运输和使用方便
②发热量较高,基本无灰 ①可再生,清洁
②水电站投产后,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
③兼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改善环境、旅游等综合效益
缺点 ①发热量和燃烧效率不如石油高
②输送和使用不如石油方便
③非可再生,易污染环境 储量少,非可再生,污染环境 ①建电站周期长,投资大
②淹没农田,居民搬迁
③发电量受水量季节变化影响
下表为四个国家2008年能源消费情况。读下表,回答(1)~(3)题。
例1
国家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 单位GDP能耗(亿吨标准煤/万美元) 能源消费构成(%)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电和核电
① 13.2 14.22 69.6 21.5 2.2 6.7
② 30.7 3.73 24.9 39.7 25.7 9.7
③ 7.1 1.89 17.7 51.1 12.5 18.7
④ 8.5 30.7 17.3 20.6 55.3 6.8
(1)上表数据表明(  )
A.①国以煤炭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2)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B.中国、美国 、日本、俄罗斯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3)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1)根据表可知①国以煤炭为主,但核电消费量不是最大;③国以石油为主,但石油消费量不如②大;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但天然气消费量不如②大。(2)据表分析,可知①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应是中国;②国能源消费量最大,应为美国;日本能源缺乏,尤其是石油、天然气,水能资源相对丰富,其消费能源总量中石油比重较大;俄罗斯能源资源丰富,天然气消费量大。(3)俄罗斯和日本能源消费总量差不多,人口也相差不多,所以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
【答案】 (1)B (2)B (3)C
中国淡水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1.原因
(1)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时间上,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协调。
(2)人为原因:人口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利用不当,水污染、水浪费严重,重复利用率低;节水意识淡薄,水价较低。
2.主要解决措施
主要措施 具体措施
开发水源 修坝蓄水
修渠调水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退田还湖 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
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依法)
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农业节水),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工业节水)及重复利用率
加强宣传,节约生活用水(生活节水),提高节水意识,适当提高水价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1)~(3)题。
例2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 2200 8952 18245 3357 8900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5045 514 387 288 1344
(1)由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解析】 第(1)题,由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法国,但总量高于法国,世界人均水资源量为我国的4倍多,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特别丰富的原因是其人口总数少。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是美国的近10倍。第(2)题,我国由于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再加上人们节水意识差,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第(3)题,建设节水型社会关键是通过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 (1)B (2)B (3)C
高考真题体验
(2009年高考江苏卷)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据此回答1~2题。
1.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2.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
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
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可持续发展及相关举措的认识和理解。新能源车广泛使用,城市交通压力可能依旧乃至更为严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汽车消费的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内需,但新能源车的推广主旨不在于此;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主旨在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一般不直接表现出极大优越性。
故第1题选B。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势必加剧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可能引发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对耕地的压力,引发土地退化,在干旱地区造成土地荒漠化。至于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汽车数量增加、燃料使用量等相关,如果控制得当,未必会大量排放。故第2题选B。
答案:1.B 2.B
3.(2009年高考广东卷)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自然资源质量差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解析:选C。这种“资源诅咒”直接表现在现今国际经济发展中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与资源富有、以资源输出促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资源输出国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工业技术革新较为落后,面临经济发达的资源贫乏国的有形、无形“剥削”,直接导致其发展滞后。
4.(2011年高考山东卷)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A处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问题。
(1)应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B城市的水源?
(2)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指出其可能对该处造成的生态破坏。
解析:(1)已知B城市的唯一水源是A处的水库,因此保护B城市的水源就是保护A处的水库。注入水库的河流发源于森林茂密的山区,若森林遭到破坏,则水土流失势必严重,使水库淤积变浅,因此保护森林是一项重要措施;水库周围的耕地和居民地较多,可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以涵养水源;农田应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居民应禁止向河流、水库排污,以避免污染水库。(2)C处山地森林茂密,也是河流的源地,若在此开山取石,必定造成森林破坏,环境恶化,同时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等问题。
答案:(1)退耕还林、还草(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禁止向湖泊、河流排污(禁止在湖泊养殖);保护森林。
(2)破坏森林,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山体,水土流失加剧。
5.(2010年高考江苏卷)图1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2为2006年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1)图1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
国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内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________,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原油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4)石化工业园是由石油化学工业企业集聚而形成的,其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要从图中内外圈的对照中先找出新增的石油进口国,再根据比重得出答案。第(2)题,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国外方面看,主要是进口渠道多元化和石油运输安全问题;从国内方面看,主要是加快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并建立石油储备基地。第(3)题,从图中可判断出原油生产比重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东北、华北原油加工比重大主要是原油生产量大,而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主要是市场需求大。第(4)题,要结合工业集聚的优点和石油化学工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回答。
答案:(1)沙特阿拉伯 安哥拉 俄罗斯 (2)拓宽石油供应渠道(来源地多元化);保障石油运输安全(运输方式多样化) 加强石油勘探开发;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3)西北、华北、东北 原料 市场 (4)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
6.(2009年高考广东卷)2007年7月, 我国颁布实施了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目前,饮用水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材料1:见下图。
材料2:见下图。
(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等。
(2)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
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
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单一
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1/5
E.水源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超过了70%
(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
(4)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运用相关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1)据图1可知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生活污染、工业污染。(2)据图2,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构成,其他(2.6%)为最低值;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构成是复杂而非单一的,故选择B、D、E。(3)饮用水一旦发生污染,将直接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并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4)具体防控污染的举措,一是要防控各类污染,提高水源水质;优化、完善供水网络;构建应急机制等;二是公众应提升节水意识,参与到保护水源、防控水污染的工作中来。具体措施如下: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答案:(1)生活污染 工业污染
(2)BDE
(3)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②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4)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7.(2009年高考福建卷)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两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2)针对甲区域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张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解析:(1)由图中经纬度及河流水系特点可确定图示地区为珠江流域。甲位于珠江口,乙位于北部低山丘陵区。故甲地环境保护应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河口湿地为主。乙地以保护植被、水土保持为主。再联系两地的自然、人文特征分析原因。(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主干知识,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海水的倒灌。
章末综合检测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