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6张PPT)
外国世界遗产之美
走进吴哥
在看到那些塔尖的一刹那
我的心被猛烈地撞击
多少尘封的历史
多少曾经的辉煌
多少古老的传说
相册
由
雨林木风
创建
全都穿越了千年的时间隧道
带我走上了一条古代文明之路
公元八零二年
国王贾亚瓦曼二世统一了高棉王国
将首都定在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北岸
起名吴哥
在梵语里是“大城”
或“大都”的意思
公元1431年泰人入侵
将吴哥洗劫一空
吴哥王朝迁都金边
吴哥成了被遗弃的废墟
淹隐在浓密的古柏蔓藤之中
直到一八六一年
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
在柬埔寨的热带丛林中寻找植物标本时
偶然望见五座莲花花蕾般的高塔
才发现了这沉睡了几百年的古迹
一九九二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无可争议地将它评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
如今在这方圆45平方公里的苍莽丛林中
静静地矗立着大大小小600余座石砌建筑
最不可思议的是
吴哥所有的遗迹没有寸铁尺木
全部由巨大的石块
人工垒积再雕刻而成
其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之璀璨夺目
令人惊叹
大吴哥城是高棉帝国的最后一座都城
始建于9世纪末
巴戎寺是城中最重要
最宏伟的建筑
是大吴哥的精华
寺中有54座大小宝塔
每座塔的顶部都雕有象征国王的巨大的四面佛
这些佛陀嘴唇宽厚
嘴角微翘
迷一般地微笑着
给人的震撼难于言表
世人称之为高棉的微笑
古皇宫中的空中宫殿是城中最高的建筑
这里的台阶十分陡峭
百余级石阶陡立如悬崖
狭窄如峭壁
必须手足并用
匍匐攀登
才能爬上去
它显示着宗教的威势
象征着登天之艰辛
与众神交往之神圣
斗象台位于城的中央
它是国王的检阅台和举行庆典仪式的地方
同时也是举行斗象大会的场所
搏斗中胜出的大象才能成为国王的坐骑
因其基座墙上布满大象浮雕而得名
塔普伦寺是吴哥古迹中最大的建筑群之一
走进寺庙
四周树木葱茏
遮天蔽日
踏着树根盘错的小径
走出破败的门楣
眼前的情景令人惊悚
一种当地人称为卡波克蛇树的巨树
用其粗壮发亮的根茎
向四面八方匍匐伸展
缠绕石塔
骑跨围墙
探入石缝
紧缚门窗
如蟒蛇一样
圣剑寺古树躯高叶茂
盘根错节于塔尖寺頂
如神灵般荫庇寺宇
热带阳光
照耀在树丛
塔端
寺壁上
折映出宁静安祥的翠影
塔光
壁辉
扑朔迷离
如梦如幻
女王宫被称为
“吴哥建筑的明珠”
阳光下
神庙的红色石墙
熠熠生辉
美轮美奂
其古老华美的雕刻诉说着史诗中的传奇故事
传承着悠久的高棉历史和文化
坐在女王宫窗棂上的柬埔寨小姑娘俨如小公主
与古老建筑融为一体
勾画出一幅柔美的油画
自然风景
市树:
枫树、柳树、桂树
市花:
山茶花、杜鹃花、樱花
历史特色
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建于公元798年,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慈恩大师创建。相传慈恩大师是唐僧在日的第一个弟子。现存清水寺为1633年重修。
清水寺为栋梁结构式寺院。正殿宽19米,进深16米,大殿前为悬空的“舞台”,由139根高数十米的大圆木支撑。寺院建筑气势宏伟,结构巧妙,未用一根钉子。寺中六层炬木筑成的木台为日本所罕有。
金閣寺
建筑特色
二条城
。“二之丸”的建筑很有特色,殿内墙壁和隔门上画有猎野派画家的名画,精美绝伦。每年梅花和菊花盛开的季节是游览的好时机。
日本京都第一名胜岚山——岚山
岚山是京都著名风景区,位于市西北,丹波高地东缘,有“京都第一名胜”之称。山高375米。
岚山东北面是嵯峨野,东面与大泽、广泽和宇多野相接,西面有小仓山,著名的大堰川蜿蜒流经其北。其上游的保津川,峡谷深邃,水流湍急,景色别致。下游有长达154米的渡月桥连接两岸,站在桥上环顾四周,岚山隐约如黛,松樱密布;桥下碧波荡漾,流水潺潺;细雨中,烟雾缭绕,若隐若现;乍暗时,峰峦为翠,时有禽鸣,不觉幽静出尘,诗意盎然。桥畔有岚山公园、龟山公园和天龙寺。山中有大悲阁、法轮寺、小督冢等名胜古迹。
周恩来诗碑,位于日本京都西北岚山山麓的龟山公园。
周恩来诗碑
周恩来诗碑,位于日本京都西北岚山山麓的龟山公园。
1917年9月,周恩来东渡日本留学。1919年4月在回国途中,他游览了京都,并撰写白话诗四首。1979年1月22日,由京都各日中友好团体和知名人士联合倡议,成立了“周恩来诗碑筹建委员会”。4月16日,诗碑建成。
诗碑通高2.4米,用质地坚硬的京都特产马鞍石建造,略呈椭圆形,碑身矗立在大小石块堆砌的圆台上。碑的正面镌刻着廖承志书写的周恩来所作《雨中岚山》之诗文:
雨中二次游岚山,
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突见一山高,
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
潇潇雨,雾蒙浓;
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见着一点光明,真愈觉姣妍。
诗碑面向岚山和大堰川水,四周空地约100平方米,各种树木相围。碑后繁茂的日本国花樱花树,清新悦目。
岚山天龙寺
天龙寺是以风山为背景在建长7年(1255年)盖造的离宫为基础,历应2年(1339年)被改成为禅寺。寺内的庭园借龟山和岚山之景,将贵族文化的优雅和禅宗的玄妙融为一体,是国家特别的历史遗迹。
耶路撒冷古城
【类别】世界遗产
【遗产原属】耶路撒冷旧城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是世界上唯一享有此殊荣的城市。
【遗产现状】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1980年宣布耶路撒冷为其首都。现在,耶路撒冷的地位和归属问题还有待解决。
三教圣地
耶路撒冷位于地中海东岸,犹地亚山区之巅,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3教的圣地。大耶路撒冷面积627平方公里,旧城位于东部,面积仅1平方公里。
古代的耶路撒冷称为"耶布斯",这是由于在公元前3000年前后,迦南人耶布斯部族从阿拉伯半岛迁来定居。公元前2000年,耶布斯人在此首次建立了城堡,命名为"耶路撒利姆"。而阿拉伯人则称耶路撒冷为"古德斯",是圣城的意思,至于"耶路撒冷"则是希伯来人对它的称呼,"耶路"是城,"撒冷"是和平。
公元前1000年前后,犹太王国创始人大卫征服了这个地方,并将这里作为犹太王国的首都,称作"尤罗萨拉姆"。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占耶路撒冷,驱赶城里的犹太人,强行将他们迁居到巴比伦,这就是有名的"巴比伦囚虏"。公元前198年,耶路撒冷并入亚历山大大帝部下建立的塞琉古王朝,公元前63年,罗马人占领这里。后来阿拉伯哈里发和埃及哈里发先后占领。
耶路撒冷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还带有异常浓厚的宗教色彩,这里虽然是三教圣地与和平之城,但是几乎从未和平过。
犹太人从《旧约》前5章得知,先知们预言的弥赛亚最终将出现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那时候所有的民族都将融合为一。为了尽可能接近实现这一预言,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徒都梦想着死后能安葬在这一圣山旁的墓地里。
基督教徒依据的则是《新约·启示录》,他们相信人间的耶路撒冷终将变为天堂。上帝之子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脱胎人形来拯救世界,经历了他人间生活最痛苦也是最壮丽的时刻,尤其是被钉死于十字架和死后的复活。多年来基督教徒朝圣者在主要节日期间涌入耶路撒冷,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圣墓教堂。
按照穆斯林的传统,信徒们期待着穆罕默德在犹太人的圣殿广场上降临,并作为末日审判的死后复活的预言者同这些人一起祈祷。此外,耶路撒冷作为穆罕默德骑马夜行,踩石登天的地方,而成为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第三大圣地。
圣墓大教堂
又称复活教堂,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遇害并复活的地方建起的教堂,因此也是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最神圣的参拜地之一。
公元326年,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希伦娜巡游圣地耶路撒冷时,维纳斯神庙的主教告诉她,耶稣殉难和复活的地方即在这一处所下面。希伦娜回去后将这一发现通告君士坦丁一世,君士坦丁一世遂下令将维纳斯神庙拆除,在此地修建了一长方形教堂,即圣墓大教堂。
圣墓大教堂呈罗马长方形会堂格局,殿内庄严凝重、幽邃深沉。殿中石柱纵横,圣龛处处满壁,存放着大量传说的圣迹和圣物。教堂有两扇大门,门两旁各树立着三根大理石柱。前廊建在一个古蓄水池的顶棚上,两侧鳞次栉比排列着多座教堂。
受难之路
受难之路又称多洛罗萨路,据说耶稣当年就是沿着这条路走向刑场的。据《新约》记载,耶稣30岁时开始在巴勒斯坦一带广收门徒,传播新教义,这一活动受到罗马帝国统治者和犹太教上层的反对和打击。经过巧妙的周旋,耶稣终于在公元30年带领门徒第子沿着橄榄山进入耶路撒冷。不久,由于门徒犹大的出卖,耶稣在耶路撒冷郊外的客西马尼园被捕。
受难之路共有14站,每站都有标记,或建有教堂,其中最后5站集中在圣墓大教堂
哭墙
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例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耶路撒冷犹太教圣迹哭墙又称西墙,亦有“叹息之壁”之称(日文:“叹きの壁”)。公元初年,欧洲人认为耶路撒冷才是欧洲的尽头,而这面墙则是欧亚分界线。
哭墙高约20公尺、长50公尺,中间屏风相隔,祈祷时男女有别进入广场墙前,男士必须戴上传统帽子,如果没有帽子,入口处亦备有纸帽供应。许多徘徊不去的祈祷者,或以手抚墙面、或背诵经文、或将写着祈祷字句的纸条塞入墙壁石缝间。历经千年的风雨和朝圣者的抚触,哭墙石头也泛泛发光,如泣如诉一般。
巨石阵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约重50吨。这些石柱排成圆形,最高的石柱高达10米,不少横架在两根竖直的石柱上。巨石阵最不可思议的是石阵中心的巨石,这些巨石最高的有8米,平均重量近30吨,然而人们惊奇的发现,有不少重达7吨的巨石是横架在两根竖着的石柱上的。
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型狭长弯曲,宛如一弯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称。它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79.4千米,面积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44米,最深点1620米,湖面海拔456米。
巨人之路位于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海岸,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
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300年来,地质学家们研究其构造,了解到它是在第三纪由活火山不断喷发而形成的。1986年“巨人之路”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