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三中晨测练习(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
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平均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平均速率
C.
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始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D.
平均速度为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下列物理量是标量的是?
?
(?
?)
A.
位移
B.
路程
C.
速度
D.
加速度
如图,质量为m的小圆板与轻弹簧相连,把轻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的圆筒底部,构成弹射器.用弹射器竖直射物体,关于弹射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弹射瞬间,圆板受到的合力为零
B.
弹射瞬间,小圆板加速度为g
C.
弹射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D.
弹射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速公路上限速牌上的速度值一定是指平均速度
B.
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转动时,可以把原子看作质点
C.
运动员的链球成绩是指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
D.
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物体,速度可以很小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B.
加速度大的物体运动得快
C.
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一定减小
D.
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一定会改变
物体在做直线运动,则下列对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当加速度为负值时,则一定是匀减速直线运动
B.
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
加速度恒定(不为零)的直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
若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则一定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关于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飞往火星的宇宙飞船最佳运行轨道时,飞船可以看成质点
B.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表示做事得过且过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指时间间隔
D.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有关
E.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不一定保持不变。
运动学中有人想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3
B.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C.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增加
D.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m/s,则2s末的速度大小为8m/s
在下图给出的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B.
C.
D.
质量m=2kg、初速度v0=8m/s的物体沿着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同时物体还要受一个如图所示的随时间变化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水平向右为拉力的正方向。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取g=10m/s2)( )
A.
0s~1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
1s~2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
0s~1s内,物体的位移为7m
D.
0s~2s内,物体的总位移为11m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速度和速率的理解,准确掌握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速度和速率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A.速度是矢量,其保持保持不变,指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故A正确;
B.平均速率的计算方法是:,平均速度是计算方法是:,故B错误;
C.只有在匀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始末速度之和的一半;在匀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始末速度之和的一半,故C错误;
D.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平均值,瞬时速度是物体在瞬间的速度,根据定义可知,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无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B
【解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准确掌握矢量和标量的区别时间解题的关键。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是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
【解答】
根据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可知: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都是矢量,只有路程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是标量,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B
【解析】
【分析】
弹射瞬间指的是小球刚好脱离圆板的瞬间,此时球对圆板无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小球的加速度,从而知道小圆板的加速度.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抓住弹射瞬间圆板和小球加速度相同,两者间无弹力,采用隔离法,由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它们的受力情况.
【解答】
解:弹射瞬间小球刚好脱离圆板,此时小球对圆板无压力,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弹射瞬间,圆板与小球的加速度相同,也为g,所以圆板的合力等于其重力,弹簧处于原长状态,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答案】D
【解析】解:A、限速牌上的速度限制的是每一时刻的速度,故为瞬时速度,故A错误;
B、研究电子绕原子核的转动时,不能把原子看作质点,否则就没有转动,故B错误;
C、运动员的铅球成绩测量的是水平位移,不能说是球从离开手到落地的位移大小,故C错误;
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但速度可以很小,比如竖直上抛运动的最高点,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速度为零,故D正确。
故选:D。
明确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知道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并明确铅球比赛中的成绩测量方法;
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本题考查质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位移以及加速度,要注意明确各物理量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5.【答案】D
【解析】解:A、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不一定改变,如平抛运动,故A错误;
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则加速度大的物体运动不一定快,故B错误;
C、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加速度虽然减小,但速度增大,故C错误;
D、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必然改变,所以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一定改变,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解析】解:A、若速度也为负值,加速度保持不变时,物体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大小不变,若方向改变,则加速度是变化的,物体不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正确;
D、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也可能加速度保持不变,即可能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例如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当速度减小到零后,运动的方向会发生改变,物体做反向匀加速运动。D错误。
故选:C。
明确加速度的性质,知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本题考查对加速度的理解,要注意明确加速度和速度均为矢量,二者的方向关系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性质。
7.【答案】ACE
【解析】解:A、研究飞往火星宇宙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时,飞船的形状对于轨道没有影响,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故A正确;
B、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3m/s,并不代表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3m/s,所以物体在任意1s内位移不一定等于3m,故B错误。
C、“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一天”,对应的是一个过程,是持续的量,表示时间间隔,故C正确。
D、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无关,故D错误。
E、物体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0后,方向改变,但加速度方向不变,故E正确。
故选:ACE。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方向无关。
本题考查质点、时间与时刻平均速度等物理量的概念,明确看成质点的条件,注意时间与时刻的区别,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8.【答案】ACD
【解析】
【分析】
“加速度的变化率”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定义式反应物理量大小和单位之间的关系;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减速运动;根据微元法可知a-t图像与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该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
该题考查了微元、比值法等物理方法,能够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形成类比,才能灵活应用。
【解答】
A.“加速度的变化率”为单位时间内加速度的变化,定义式为,故单位为m/s3,故A正确;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即表示加速度不随时间变化,为匀加速运动,故B错误;
C.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反向时,物体减速运动,故C正确;
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物体做加速运动,图像与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2s内速度的增量,,所以2s末的速度为8m/s,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一致,故D正确。
故选ACD。
9.【答案】AD
【解析】
【分析】
看清楚图象中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物理量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
图象能直观形象地表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是物理上常用的研究物理物体的方法。
【解答】
A、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图象表示通过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10.【答案】BD
【解析】解:A、0-1s内,对物体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mg=ma1
得,故A错误;
B、1-2s内受力分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mg=ma2
得a2=2m/s2故B正确
C、1s末的速度v1=v0-a1t1=8-4×1m/s=4m/s
向右的位移
,故C错误;
D、2s末的速度为v2=v1+a2t=4+2×1=6m/s
位置右移
总位移为x=x1+x2=11m,方向向右,故D正确;
故选:B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0-1s内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平均速度公式求出0-1s内的位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1-2s内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和平均速度公式求出1-2s内的位移,从而求出总位移。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物体的运动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