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晨测练习(六)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晨测练习(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5 09:4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春三中晨测练习(六)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的平均速度为v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的平均速度为v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关于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B.
速度的增量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
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
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增加量都相同
某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某种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像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B、C、D所示),右边数值的单位是cm)。要出现这一现象,所用光源应满足的条件是(取g=10m/s2):?????
(?????

A.
普通的白炽光源即可
B.
频闪发光,间歇时间为0.30s
C.
频闪发光,间歇时间为0.14s
D.
频闪发光,间歇时间为0.17s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固定两块木板AB,BC,紧挨在一起,木板AB的长度是BC的三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v0从A端射入木板,并恰能从C端射出,所用的时间为t,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子弹到B点的速度为
B.
子弹从A到B的时间为
C.
子弹到B点的速度为
D.
子弹从A到B的时间为
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一条纸带。A,B,C,D,E分别表示纸带上连续打出的点,打点时间间隔为T,各点间距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数据可知()
A.
A到C过程中纸带平均速度为
B.
A到C过程中纸带平均速度为
C.
纸带的加速度为
D.
纸带的加速度为
一石块在空中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不计空气阻力,则其所受重力在第1s末与第2s末的功率之比为(  )
A.
1:1
B.
1:2
C.
1:3
D.
1:4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物体甲从地面上的C点竖直上抛,同时物体乙从正上方的A点自由落体,经过时间t两者在B点相遇,相遇时两者速度大小相等都是v,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之间距离等于BC之间的距离
B.
物体甲从B点再经过3t将回落到地面
C.
B点距离地面
D.
A点距离地面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其速度分别为v和7v,经历的时间为t,则()
A.
经A、B中点时的速度是5v
B.
经A、B中点时的速度是4v
C.
从A到B所需时间的中点()时的速度是4v
D.
在后一半时间所通过的距离比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距离多
甲、乙两船漂浮在静止的水面,甲船上的人通过轻绳牵引乙船,水的阻力不计,在乙船靠近甲船的过程中
A.
两船的位移大小不一定相同
B.
两船受的冲量大小不一定相同
C.
两船的动量变化大小相同
D.
两船的末动能大小相同
如图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O点被水平抛出,经与两墙壁四次弹性碰撞,刚好落在竖直墙壁的最低点D,此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其中A、C两点为小球与另一墙壁碰撞的等高点,已知两墙壁间的距离为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OA:xAB:xBC:xCD=1:4:9:16
B.
相邻两点间速度的变化量均相等
C.
tanθ=
D.
tanθ=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出通过两段x的时间,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结合加速度定义式求解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以及加速度定义式的直接应用,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难度适中。
【解答】
设通过一段位移x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的时间为t2,则,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得:,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故D正确。
故选D。
2.【答案】D
【解析】
【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位移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增加量都相同,即逐差相等()。
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的理解。
【解答】
A.根据v=v0+at,只有初速度为零时,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故A错误;?
B.根据,速度的增量与运动时间成正比,故B错误;?
C.根据,只有初速度为零时,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C错误;?
D.根据,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增加量都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D
【解析】解:A、光源是持续的,水滴反射光是持续的,人看到的水滴是运动的。故A错误。
BCD、设光源发光间隔的时间为T.图中CB=0.4m,BA=0.1m,CD=0.7m,由=gT2,得??
T=0.17s。只要间隔时间是T的整数倍,看到的水滴好像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光源是持续的,水滴反射光是持续的,人看到的水滴是运动的.应使用频闪光源,保证在闪光时在ABCD四个位置上都各有一滴水,而且闪光周期不能太长,利用视觉暂留,可知:当闪光时间间隔恰好等于相邻水滴的时间间隔时,水滴好像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由△x=gT2求出时间间隔,只要间隔时间是T的整数倍,看到的水滴好像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
本题考查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巧妙利用视觉暂留和光源的周期性.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将子弹向右的匀减速运动看成向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根据位移速度公式求解B点的速度;由位移之比求解两段时间之比,即可求得从A到B的时间。
此类题型要求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通过推论判断出两段时间相等,进而通过推论求出时间之比。
【解答】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匀减速过程可以看作逆向匀加速过程.所以可以将子弹向右的匀减速运动看成向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过程,则有:,,由题意有,sAC=4sBC,解得,,因BC段和AB段位移之比为1:3,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推论可知,子弹通过这两段的时间相等,所以子弹从A到B的时间为,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5.【答案】B
【解析】解:AB、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得AC段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x=aT2???????,取AC段和CE段来计算,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故CD错误;
故选:B。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求解AC段的平均速度。
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
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6.【答案】B
【解析】解: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由v=gt知第1s末、第2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1:2
根据P=mgv得知:
其所受重力在第1s末与第2s末的功率之比P1:P2=v1:v2=1:2
故选:B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先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v=gt求解第1s末、第2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然后根据P=Fv求解重力的瞬时功率之比.
解决本题时是明确公式P=一般用来求平均功率,而瞬时功率要用P=Fv求解.
7.【答案】BCD
【解析】
【分析】
由于物体甲竖直上抛,物体乙自由落体所以得到加速度相同都是g,?在B点相遇,两者速度大小相等都是v,所以物体甲往上到最高点的运动与物体乙的逆过程完全一致。从而得到物体甲从B经过t时间也会到达C点,根据规律: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时间t,位移之比是1:3:5:7……得:xAB与xBC之比。物体甲从B点到回落到地面的时间。再利用位移公式求得B点距离地面与A点距离地面的距离。
本题主要考查对竖直上抛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并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加以理解运用。
【解答】
A.由于物体甲竖直上抛,物体乙自由落体所以得到加速度相同都是g,?在B点相遇,两者速度大小相等都是v,所以物体甲往上到最高点的运动与物体乙的逆过程完全一致。从而得到物体乙经过t时间也会到达C点,根据规律: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时间t,位移之比是1:3:5:7……得:xAB:xBC=1:3所以A错误。
B.?物体甲往上到最高点的运动与物体乙的逆过程完全一致,所以物体甲从B到达C点的时间也是t,由对称性得到从最高点到地面的时间是2t。所以物体甲从B点再经过3t将回落到地面。B正确。
C.AB间距,根据规律: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时间t,位移之比是1:3:5:7……得:xAB:xBC=1:3,得到,所以C正确。
?D.?据位移公式解得AB间距,?根据规律: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相等时间t,位移之比是1:3:5:7……得:,所以D正确。
故选BCD。
8.【答案】ACD
【解析】解:A、设中点的速度为v1,根据,,
联立两式解得:v1=5v.故A正确,B错误.
C、从A到B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故C正确.
D、物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
则在后一半时间所通过的距离比前一半时间通过的距离为:.故D正确.
故选:ACD.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出中点的瞬时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推论得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位移之差.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
9.【答案】A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动量定理应用。
两船受到的合外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船系统所受外力的矢量力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
【解答】
A.两船受绳子拉力大小相等,但质量不一定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则加速度a不一定相等,则不一定相等,选项A正确;
B.两船受绳子拉力大小相等,作用时间相等,则两船受到的冲量大小相等,选项B错误;
C.两船受到的冲量大小相等,由动量定理可知,两船的动量变化大小相同,选项C正确;
D.两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则两船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动能?,m不一定相等,则末动能大小不一定相同,选项D错误;
故选AC。
10.【答案】BC
【解析】
【分析】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两墙壁间的距离求出在两墙壁间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时间,从而得出运动的总时间,结合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抓住等时性,结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解答】
A.小球在水平方向上速度的大小相等,根据等时性知,OA、AB、BC、CD时间相等,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xOA:xAB:xBC:xCD=1:3:5:7.故A错误;
B.因为在相邻两点间所需的时间相等,水平方向上的速度大小不变,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则相邻两点间的速度变化量相等.故B正确;
CD.小球从O点运动到D点的时间,则,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