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上册
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
2.“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胜”。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为攻克武昌城立下汗马功劳的北伐将领是(
)
A.蒋介石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3.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创办的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的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B.马尾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
D.黄埔军校
4.“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合作,共同北伐的诗歌。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
A.湖南、湖北
B.江西
C.浙江、江苏
D.广东
5.说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A.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C.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6.“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毛泽东的词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7.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时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项英明举措是(
)
A.兵分三路,全力进攻长沙
B.放弃攻打城市,转向农村进军
C.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D.整顿工农革命军
8.“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D.中共七大的召开
9.“与会代表们最终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决定开展秋收起义。”材料中“与会代表”出席会议的地点是
(
)
A.广州
B.南昌
C.汉口
D.上海
10.到1930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创建了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其中面积最大的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D.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1.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议(???
)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2.“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中共(
)
A.一大
B.遵义会议
C.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3.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
A.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14.“远征红军智勇全,遵义选帅毛委员。冲破教条与分裂,拨开迷雾见青天。”此诗中“遵义选帅毛委员”指的是
(
)
A.选举毛泽东为工农红军第四军党代表
B.选举毛泽东作为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
C.肯定了毛泽东进攻贵州的正确主张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15.下列属于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的是(
???)
A.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C.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二.非选择题
16.材料一?
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惟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惟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出师北伐宣言(摘录)
材料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国民革命军军歌》
材料三?
自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推翻专制,创立共和,于兹十有五年。人民始则抱无穷之希望……不料事与愿违,渐失所望……国民政府对内力求廓清军阀,对外努力推倒帝国主义……此次北伐,深望全国民众,亦与以同等之扶助焉。——摘自《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告全国人民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说北伐的原因。
(2)北伐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3)材料三中“推翻专制,创立共和,于兹十有五年”指的什么?
(4)北伐战争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15.某校八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以“国共首次合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其中有一些探究性问题需要你参与其中。
【成功会议】
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意义
国民党一大
①
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定了三大政策等
②
国共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中取得最为突出的两项成就,其一是创办了一所新式的军事院校,其二是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四一二政变”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把【成功会议】表格中所缺少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丰硕成果】中所提及的“军事院校”和“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分别指什么?试分析指出取得这两项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悲惨结局】中所述事件发生于哪一年?国民党右派发动的“四一二政变”预示着什么?
(4)通过以上栏目及问题,你能得出哪些感悟与认识?
18.江西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图说江西 重心转移】
(1)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9.歌曲中的历史。
歌曲一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歌曲二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
歌曲三
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歌曲四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
……
歌曲八
手足情,同志心。飞捷报,传佳音。英勇的二、四方面军,转战数省久闻名。历尽千辛万般苦,胜利会聚甘孜城。踏破岷山千里雪,高歌北上并肩行。
(1)歌曲一中“战略转移去远方”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歌曲一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红军被迫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2)歌曲二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后,红军面临着怎样危险的境地?在这一时刻,是谁提出怎样的建议,挽救了危机?
(3)歌曲三中,遵义会议是在哪年召开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4)歌曲四唱出了转移途中的哪两件重大事件?它们分别有何意义?
(5)“……
……”处省略的还有哪些重大事件?请写出两例来。
(6)歌曲八唱出了哪一重大会师?这一会师有何意义?
(7)这一战略转移最终结果如何?有何意义?我们从红军身上学习到了哪些精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D
4.A
5.A
6.C
7.B
8.C
9.C
10.B
11.B
12.B
13.D
14.D
15.D
二.非选择题
16.(1)中国人民的一切困苦,都是帝国主义侵略以及其工具反动军阀统治的结果;
(2)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辛亥革命的成功;
(4)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7.(1)①1924年。②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3)1927年。预示着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4)国共两党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实现合作;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在当前形势下国共两党应再次合作,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
18.(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井冈山会师后,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3)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19.(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损失过半,只剩三万多人,敌人已经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口袋阵。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
(3)1935年。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4)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5)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任选两例)
(6)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7)取得了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它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他们有着坚定信念和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