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三单元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3.给水加热
冷与热
新知导入
给常温水持续加热,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
水的温度上升到100°C后就不再上升了。
我认为一直加热的话水会烧干。
我们做个实验试一试吧!
新知讲解
测量水温的方法:
★铁架台
★温度计
★烧杯
★水
★陶土网
★酒精灯
新知讲解
1.把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
2.将温度计下端放进水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用酒精灯加热容器中的水。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水。
操作规范
新知讲解
1.做好小组分工(计时、观察温度计、观察水的变化、记录
)。
2.给烧杯加入30毫升的水。
3.安装好铁架台、陶土网、烧杯、温度计。
4.点燃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每分钟观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和发生的现象。
小组实验: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时间(分)
温度(°C)
现象
0
18
无
1
……
……
2
……
7
100
产生大量气泡,出现白烟
……
给水加热实验记录表
新知讲解
视频:酒精灯的使用
新知讲解
①保持酒精灯直立
,避免酒精洒出来。
②不能直接向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否则可能会造成火灾。
③不能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要用火柴点燃。
④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
⑤若酒精灯被碰倒,在桌面燃烧起来,要用湿抹布盖灭,不能浇水。
安全提示
得出结论
将记录的数据画成折线图,并概括出结论。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再上升。
得出结论
水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通常是100℃)时,一部分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冲出水面,这种现象称为沸腾。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共9张PPT)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练习题
3.给水加热
第三单元
冷与热
一、填空。
1.读取水温的数据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
)。
2.我们发现水在加热时温度不断(
),当温度上升到(
)℃时开始沸腾。水沸腾时烧杯内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烧杯中的水会(
)。
持平
上升
100
减少
二、我会选。
1.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盖帽盖灭酒精灯
B.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C.用一个酒精灯把另一个酒精灯点燃
A
2.一般情况下,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温会(
)。
A.稍微降低点
B.保持100
℃不变
C.继续升高
3.
下列属于水沸腾的图像是(
)
B
C
4.水沸腾后,如果熄灭酒精灯,那么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水会继续沸腾很长一段时间
B.水中的气泡变少了
C.白烟不见了
B
三、判断对错。
1.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可以先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再读数。
(
)
2.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就不会持续沸腾。
(
)
3.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才发生的。
(
)
×
√
√
4.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沸腾。
(
)
5.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安全,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
×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3《给水加热》教学设计
课题
3.3给水加热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教学分析
本课对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要求较高:一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二是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安全事项;三是给水加热的方法及安全事项。教师应落实各项操作,为后续的现象观察、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奠定坚实的基础。教材第三部分给出了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特别提到了小组合作,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人员的分工,高效完成实验。最后的表格提示了学生操作中需要关注的两部分内容:一是实时记录水温;二是实时观察水的情况,记录观察到的现象。第四部分是通过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虽然在三年级天气单元已学过根据折线图描述一天的气温变化,但并没有学习如何绘制,所以本节课的另一个重难点是将数据转化为折线图,并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折线图得出结论。
学习目标
1.猜想给常温水持续加热,水会发生什么现象。2.知道测量水温的方法,会做给谁加热的实验,并填好记录表。3.能将记录的数据画成折线图,并概括出结论。4.在科学探究中能表现出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重、难点
知道测量水温的方法,会做给谁加热的实验。
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铁架台、温度计、烧杯、水、陶土网、酒精灯,PPT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提出假设
师:老师这里有一杯常温的水,如果我想将这杯水变热,你有什么方法?生1:在火炉上烧。生2:用电热水壶加热。师:如果给这杯常温水持续加热,水会发生什么现象?生1:水会变得很烫。生2:水会被烧开。生3:水会被烧干。师:接下来我们亲自做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假设。
让学生进行猜想假设。
2.实验技能
师:既然要给水加热,我们将用到实验室常用的加热工具——酒精灯。酒精灯如何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我们一起通过一个视频来认真地学习掌握。(播放酒精灯使用方法及使用安全的视频)师:接下来是有奖竞答:问题1: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吗?(不能)问题2:如何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拿起来,再盖一次。共盖两次)问题3:若不小心将酒精灯打翻,应如何扑灭?(湿抹布)师:加热时怎么知道这水有多热呢?生1:用手小心地碰一下。生2:小手碰容易烫伤手,也不准确,应该用温度计。师:借助工具来测量是一个非常科学的方法,有一种专门测水温的温度计叫做水温计,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生:我觉得这个和气温计差不多,都有液柱,上面都标有刻度。师:有哪里和气温计不一样的吗?生1:水温计比气温计长。生2:量程超过了100摄氏度。生3:外壳是用玻璃做的。师:如何读数呢?生1:看红色液柱的最顶端。生2:要注意零上还是零下。生3:读数的时候要平视液面。
学生进行给水加热的实验,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实验的过程中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给水加热实验,注意记录现象。
3.实验操作
师: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具体的加热操作吧。(播放操作视频)操作视频文案//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把陶土网放在三脚架上在烧杯中装一半的常温水,将准备加热的水放在陶土网上将水温计悬挂在烧杯的中间,使液泡完全浸没进水中,注意不要触碰到烧杯底部和杯壁点燃酒精灯一人负责计时,每过一分钟报一次时一人负责观察温度计,一分钟记录一次数据一人负责观察水的变化,一分钟记录一次现象…………………………操作视频文案…………………………师:在实验过程中谨防烫伤,观察时请勿过于靠近加热装置。整个过程中注意记录数据与实验现象。(学生实验操作,记录数据)
学生先观看视频,再进行实验。
整个过程中注意记录数据与实验现象。
4.结果分析
师:上节课我们观察了给常温水持续加热的实验,大家都记录了实验数据和现象,现在我们一起将这些数据和现象分享到黑板上。
师:我们先观察黑板上相同的部分,请你们仔细对比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生1:100℃的时候水都出现了大量气泡、水翻腾、冒白烟等现象。生2:水的温度都在不断上升。生3:前三分钟水都没有变化,三分钟后才逐渐有小气泡、白烟产生。师:实验结论是要在多次实验与数据的支持下得出的,所以当我们总结结论的时候,可以从出现最一致的实验现象出发去表述。你现在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呢?(PPT给出句式:常温水通过持续的加热,_____。)生1:常温水通过持续的加热,温度会不断地上升。生2:常温水通过持续的加热,一开始会出现小泡泡,最后会出现大泡泡。生3:常温水通过持续的加热,烟雾会越来越大。师:但大家的实验中存在不一样的现象,有哪些现象是不一样的?生1:第一组过了4分钟才到20℃,第二组过了4分钟就到达22℃了。生2:可能是大家开始计时的时间不一样,因为后面的温度都一样。生3:我们组还发现烧杯中的水变少了。师:这些现象与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相矛盾吗?生:不矛盾。水变少正好可以说明水变成烟雾飞走了。
学生根据实验,分析自己的发现。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5.数据分析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但在数据方面有比较多的争议,不如我们将这些数字转化为折线图,看看有什么其他的发现。师: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接触过折线图,这次我们来学习如何自己画出折线图,并利用它来帮我们分析数据。师:我们截取表中的两组数据,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温度”。我们用竖轴表示温度,每一格代表10℃,所以这里有10、20、30、40……120℃。接下来再看横轴,横轴表示时间,每一格代表一分钟,这里有0、1、2、3……10分钟。接下来,请一位同学将自己组的数据贴在上面。(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好数据点,教师及时指导,必要时作示范)师:确定好数据点,我们用平滑的线将所有的点连接起来,可以用顺口溜来记忆作图方法:数据转为折线图,对齐竖轴与横轴。先确定点后连线,观察趋势下结论。师:请大家将各组的数据转化为折线图,并贴在黑板上。(学生绘制折线图)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折线图,你有什么发现?生1:我们画的点和转折的地方不一样。生2:我觉得水温都会不断地上升,然后就维持在一个温度上,不动了。师:通过分析总结所有折线图的共同点,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生:这些折现图都说明了常温水持续地加热,温度会不断地上升,最后都维持在100℃。师:你概括得很好,将所有同学画的折线图的趋势都表述出来了。根据折现图的走势,如果让大家推测15分钟时水温大概是多少,你能推测出来吗?生:100℃,因为从7分钟开始水温就维持在100℃,没有变化。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沸腾”这个词,根据我们今天做的实验与后面的分析,你觉得水处于怎样的情况下才叫做“沸腾”呢?生:我认为水温为100℃时水不断地翻腾,产生大量气泡,就叫做沸腾。师:没错,也就是折线图中直线的这一部分。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一部分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冲出水面,这种现象称为沸腾。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本课堂的难点是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与归纳实验现象,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从共同点出发分析,再从不同点出发分析;从分段分析,再到整体分析,再到趋势分析,最后根据自己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教学中,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操作中的细节与难题,再利用视频讲解等方法解决知识和操作上的盲区,化被动吸收为主动吸收。折线图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从“如何认”“如何画”“如何辨”三方面出发,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折线图的用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