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二节第1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单元
第四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及各部门的特点。
2.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了?解我国农业的重要性。3.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4.学会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归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认识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观念。关注家乡的发展,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重点
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及各部门的特点。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
1.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及各部门的特点。2.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破阵子》2.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人民把粮食看作生命的根本。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农业关系至为密切,粮食至关重要。
用“民以食为天。”导入新课,为讲新课做了铺垫。
讲授新课
农业及其重要性农业主要包括哪些生产部门?什么是农业呢?说说农业各部门的特点。举例说说农业与我们的关系除了“吃”以外,1.
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与农业有关?请举例2.农业可以为哪些工业生产厂家提供原料?请举例展示森林加工厂和棉花加工厂图片。总结:农业的重要性: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你知道“五谷”吗?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活动1.课件展示:中国主要的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
提问:
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
2.这两部分的界线大致与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界线一致?是什么?3.东西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农业类型?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4.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要发展种植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该地区种植业应分布在哪些地方?
归纳总结: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东部和西部,这两部分的界线大致与我们学习过的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东部是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势较平坦,水、热、土配合良好。种植业多分布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西南的横断山区,东南丘陵地区;渔业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水、热、土配合较差,且人口稀少,农业发展历史较晚,农区小而分散,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灌溉水源,该地区种植业应分布在有水源的平原、河谷及绿洲地区。
活动2:
情境设置:“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中包含了什么道理?其中说的是我国哪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归纳:农业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有较强的地域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错综复杂,农业地区分布明显,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有着明显的南北差异。
引导学生读教材94页图4.11“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和95页图4.?12“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同桌讨论完成下表,并结合我国地形、气温、降水等方面知识,分析讨论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小结:北方平原面积广大,气温较南方低,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较南方少,南方是平原、庄陵,热量条件较好,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降水较多。
读图,认识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林木及对树胶、松脂等林产品进行采集和加工的生产部门是林业。
种植业是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生产部门。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称为渔业。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称为畜牧业。棉衣、棉被、皮鞋、羊毛衫、木梳、木筷子、书本、课桌、铅笔、
实木门、
木制家具等。木材加工厂、酿酒厂、食品加工厂、毛纺厂、棉纺厂、面粉厂等。稻、麦、黍、稷、菽。读图分析,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写出发言提纲,并推选一名代表到屏幕前指图讲解。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在班内互相交流。学生回答差异原因,教师引导、纠正。
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合作意识。
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培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课堂小结
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因此,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北础。所以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这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板书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1.农业主要部门:(1)种植业(2)畜牧业(3)林业(4)渔业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1.东西差异
2.南北差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5张PPT)
第四章第二节第1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地理人教版
八年级上
新知导入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民把粮食看作生命的根本。
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农业关系至为密切,粮食至关重要。
新知导入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破阵子》
2.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新知讲解
第四章第二节农业
第1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新知讲解
农业主要包括哪些生产部门?
种植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新知讲解
什么是农业呢?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
新知讲解
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林木及对树胶、松脂等林产品进行采集和加工的生产部门是林业。
说说农业各部门的特点
新知讲解
种植业是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作物的生产部门。
新知讲解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称为渔业。
新知讲解
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称为畜牧业。
举例说说农业与我们的关系
新知讲解
除了“吃”以外,
1.
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与农业有关?请举例
2.农业可以为哪些工业生产厂家提供原料?请举例
棉衣、棉被、皮鞋、羊毛衫、木梳、木筷子、书本、课桌、铅笔、
实木门、
木制家具等。
木材加工厂、酿酒厂、食品加工厂、毛纺厂、棉纺厂、面粉厂等
。
探究活动
家具制造厂
新知讲解
纺织厂
服装加工厂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农业的重要性
新知讲解
你知道“五谷”吗?
稻
麦
黍(黄米)
稷
菽(豆类)
新知讲解
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
西部
东部
2.这两部分的界线大致与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界线致?
年降水量400毫米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新知讲解
3.东西两部分分别是什么农业类型?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种植业
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四川盆地
东北平原
新知讲解
东部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畜牧业
新知讲解
林业
林业
林业
渔
业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东南沿海
东部地势较平坦,水、热、土配合良好,西部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水、热、土配合较差,且人口稀少,农业发展历史较晚,农区小而分散,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造成东西两部分农业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西部地区畜牧业为主
年降水量
400毫米
年降水量
400毫米
1
2
3
4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4.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要发展种植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该地区种植业应分布在哪些地方?
西部地区发展种植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灌溉水源,该地区种植业应分布在有水源的平原、河谷及绿洲地区。
新知讲解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中包含了什么道理?其中说的是我国哪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农业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有较强的地域性。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错综复杂,农业地区分布明显,东部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有着明显的南北差异。
秦岭
淮河
新知讲解
秦岭
淮河
旱地
水田
读图完成下列表格
地区
耕地类型
熟制
主要农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旱地
一年一熟
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旱地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温带水果
水田
一年两熟或三熟
水稻、棉花、油菜、甘蔗
秦岭--淮河以北
新知讲解
旱地
水田
新知讲解
棉花
花生
甜菜
甘蔗
新知讲解
读图,分析讨论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北方平原面积广大,气温较南方低,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降水较南方少,南方是平原、庄陵,热量条件较好,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降水较多。
读图,认识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1.我国有四大牧区,它们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A.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水源丰富
B.河湖众多
C.降水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D.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2.某外商计划在南方投资建制糖厂,从原料来源考虑,他可在下列哪一组省级行政区域中选择厂址?
(
)
A.湘、滇、
B.粤、琼、浙
C.闽、粤、皖
D.粤、桂、闽
3.下列各组地理事物中,都属于北方的是(
)
A.旱地、小麦
B.一年三熟、水浇或灌溉
C.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一年三熟
D.水田、油菜
C
D
A
课堂练习
4.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域不但大量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而且还是我国的甜菜种植基地,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
A.黑龙江省
B.湖北省
C.西藏自治区
D.广东省
5.下列农业生产布局可行的是(
)
①在河北省大面积种植甘蔗、香蕉②在江苏省大面积种草,大力发展畜牧业③在广
西壮族自治区大面积种植甘蔗④在河南省大面积种植冬小麦、花生⑤在太湖平原扩大花卉、蔬菜种植面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A
C
读图分析:
(1).图中红色的分界线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
该界线以西农业生产以______
为主,图中A表示______牧区
(2).图中BCD三地中____地是我国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
_____地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A
B
C
D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
畜牧业
新疆
D
B
拓展提高
课堂总结
农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和消费市场。因此,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北础。所以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这对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板书设计
一、农业及其重要性
1.农业主要部门:(1)种植业(2)畜牧业(3)林业(4)渔业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1.东西差异
2.南北差异
作业布置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举办的“谈我的家乡”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兴致勃勃地谈论起自己的家乡。下面是来自山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南省、广东省、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的几位同学的描述。你能根据叙述判断他们的家乡吗?试试看吧。
A:葡萄干,哈密瓜,本区的棉花人人夸。________。
B:-条天路通家乡,青稞美酒藏羚羊。_______。
C:面条、馒头家常饭,苹果桃子大又甜。_______。
D:荔枝红,甘蔗甜,岭南水果好又多。_________。
E:甜菜甜,玉米黄,大豆品质优良。_________。
F:油菜金黄稻花香,江河湖泊淡水鱼。__________。
新疆
西藏
山东
广东省
黑龙江省
湖南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