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上课件 2-1认识地球(地球运动)地理共22张ppt,WPS打开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七上课件 2-1认识地球(地球运动)地理共22张ppt,WPS打开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25 16: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16世纪中叶,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经过30年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密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
地心说
地球的运动
日心说
P26
时差;
绕转中心
自转方向
自转产生现象
地轴
自西向东
昼夜交替;
自转周期
一天
P26
地球的自转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几个地点比较时间早晚:越东边的地方越早看到日出,越东边时刻越早。
A7点
B5点
A更早看到日出,时刻更早
导学案P49
C正处于日出
昼夜交替与时差
明哲,晚上好!
老爸,早上好!
P26
东西距离越大,时间差异越大
=东西跨经度大
时间差异:越靠东边的地方越 看到太阳升起,时间也越 。因此:两地跨 越多,时间差异越大。即:造成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东西跨 大,与地球的 有关。(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不断更替,导致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即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


经度
经度
自转
②(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会怎样?
地球的运动
课本第27页活动
北极上空:逆时针
从极点看:北逆南顺
南极上空:顺时针
导学案49
绕转中心
公转周期
公转产生现象
太阳
自西向东
四季变化;
公转方向
一年
地球的公转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地球的公转
五带的划分
正午影子的季节变化;
课本第80页
(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导学案P50
与太阳照射角度有关
五带的划分
四季分明
有太阳直射,终年炎热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00~23.50 :热带
23.50N~66.50N:北温带
66.50N~900N:北寒带
课本第81页
导学案P51
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
66.50S~900S:南寒带
四季分明
23.50S~66.50S:南温带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自转
公转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方向
现象
一天
一年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①昼夜交替
②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③时差的产生
①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②四季更替
③五带的划分
(两极观察:北逆南顺)
地球的运动形式:
自转和公转
归纳总结
(从北极看:逆时针)
④一天中影子长短的变化;
④正午影子的季节变化;
判断窍门: 一天的现象 一年的现象
1. 昼夜更替( )
2.一年中,春夏秋冬的四季气温变化 ( )
3.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 )
4.五带的划分( )
5.冬天的白昼时间要比夏天的短,而夜晚却要比夏天
更长(或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
6.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变化( )
7.一年中,正午影子的季节变化( )
8.地方时的差异( )
合作探究
自转
公转
自转 公转
自转
公转
公转
自转
公转
填写下列现象对应的地球运动形式:
自转
判断窍门: 一天的现象 一年的现象
13、龙龙从中国东部的北京去西部的乌鲁木齐出差,登机时,太阳刚好升起,到达时,太阳也刚好升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地( )
A、跨纬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B、跨经度大,与地球自转有关
C、跨纬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
D、跨经度大,与地球公转有关
B
14、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分别是( )
A、自东向西、一年 B、自东向西、一天
C、自西向东、一年 D、自西向东、一天
C
导学案第10页
1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的是( )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从南极北极看:北逆南顺)
D
导学案第10页
自转公转的箭头指向东
公转图一般是逆时针的

16、在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既属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
的是( )
C
S
N
导学案第10页
S
W
W
E
E
N
N
S
S
先判断简单的南北半球
19、下列有关③地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西半球
C、昼夜平分 D、四季分明
N
C
导学案第10页
90°

E
③地坐标(0°,60°E)
温带
E
E
N
N
2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经纬度:(______, ______ )
(2)A、B、C、D四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 ,位于北温带的是______ ,位于
西半球的是 ______ ,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 。
(3)B点在C点的______方向.
(4)图中阴影地区甲、乙、丙中,面积
最大的是______ 。
(5)一天中A、B两地先看到日出的是______。
40°N
40°W
C、D
A、B
A
C、D
东北

B
东增东经(E),西增西经(w);
南增南纬(s),北增北纬(N)。
W
W
W
N
N
N
纬度:20°S
北温带纬度范围:23.5°N~66.5°N
40°W
>20°W
相同经纬度间隔时,离赤道越近,表面积越大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越是东方,看到日出越早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本小题12分)。
(1)图中,C点在B点的_________方向, B点在D点的__________方向。
(2)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B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
(3)C点所在的纬线名称是______。
(4)A、B、C、D四点中,所在的纬线最长的是___点。
(5)按高、中、低纬度划分,C点属于
_______纬度区;按五带划分,D点属于______带。
(6)半球位置判断:E点位于____(东或西)
半球; B点位于____(北或南)半球。
正北
西南
60°W
30°N

30°S
赤道
C

北温


120°E
<160°E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30°S
N
N
N
W
W
S
S
S
E
E
东增东经(E),西增西经(w);
南增南纬(s),北增北纬(N)。
1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本小题12分)。
(1)图中,C点在B点的_________方向, E点在C点的__________方向。
(2)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B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
(3)C点所在的纬线名称是______。
(4)A、B、C、D四点中,所在的纬线最长的是___点。
(5)按高、中、低纬度划分,C点属于
_______纬度区;按五带划分,D点属于______带。
(6)半球位置判断:E点位于____(东或西)
半球; B点位于____(北或南)半球。
正北
东北
90°E
30°N
180°
30°S
赤道
C

北温



<20°W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20°S
N
N
N
W
东增东经(E),西增西经(w);
南增南纬(s),北增北纬(N)。
W
E
E
S
S
S
<160°E
二.综合题(每空1分,20分)
16.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所示经度是 (东经或西经),
理由是 。
(2)图中甲点的经度是________,纬度是______,
它位于_______(东或西)半球。
(3)图中乙点在丙点的_________方向。
(4)本初子午线即图中的_________经线;
经线指示_________方向。
(5)图中甲、乙、丙、丁四点都位于_______纬度区。
(6)图中甲、乙、丙、三点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_。
西经
经度的数值向西增大(或西增西经)
30°W
10°N
西
东北

南北


N
S
W
W
W
30°W>20°W
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西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6.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每空1分)
(1)写出A、B 、C 、D的经度和纬度:
A(_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_);
(2)A地位于纬度带中的_____(低、
中、高)纬度带,B地位于纬度带
中的_____(低、中、高)纬度带。
(3) A、B 、C 、D四点中,位
东半球的是_____,位于西半球的
是_____,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四季分明的_____方向,有极昼极夜的是_____。(填代号)(4)C点位于A点的_____ 方向,B点位于A点的_____方向。
140°E
80°N
140°W
40°N
140°E
20°N
140°W
20°S
东增东经(E),西增西经(w);
南增南纬(s),北增北纬(N)。
W
W
E
E
E
N
N
N
N
S


A、C
B、D
C、D
B
A
正南
东南
<160°E
>20°W
纬度小于或等于23.5°
纬度23.5°~66.5°
纬度大于或等于66.5°
纬度判断规律:
最长纬线圈是____________
2.经线指示____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 ____________方向。
1.经度判断规律:
0°经线也称____________
向东增大为东经,用E表示;向西增大为西经,用w表示。
本初子午线
0°纬线(或赤道)
向北增大为北纬,用N表示; 向南增大为南纬,用S表示。
3.东西半球的界线: ____________
南北半球的界线:____________
4.五带的划分:南、北纬0°~23.5°之间为____________带;
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纬度区的划分:____________纬度区;中纬度区的范围是____________;高纬度区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6.东、西半球的判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北
东西
20°W和160°E
赤道

23.5°N~66.5°N
66.5°N~90°N
23.5°S~66.5°S
66.5°S~90°S
0°~30°
30°~60°
60°~90°
小小为东半球,大大为西半球
东半球:<20°W和<160°E
西半球:>20°W和>160°E
背诵
知识点:
纬度判断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长纬线圈是___________; 北纬用______字母表示;南纬_______字母表示。
2.经线指示____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 ____________方向。
1.经度判断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经线也称____________ 东经用______字母表示;西经_______字母表示。
本初子午线
0°纬线(或赤道)
3.东西半球的界线: ____________
南北半球的界线:____________
4.五带的划分:南、北纬23.5°之间为____________带;
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纬度区的划分:____________纬度区;中纬度区的范围是____________;高纬度区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6.东、西半球的判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北
东西
20°W和160°E
赤道

23.5°N~66.5°N
66.5°N~90°N
23.5°S~66.5°S
66.5°S~90°S
0°~30°
30°~60°
60°~90°
小小为东半球,大大为西半球
东半球:<20°W和<160°E
西半球:>20°W和>160°E
小测
知识点:
N
W
东增东经,西增西经;
南增南纬,北增北纬
E
S
1.东增____经( ),西增____经( );北增___纬( ),南增___纬( )。
2.0°纬线叫__________ ,0°经线叫_______________。
3.经线指示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方向 。
4.0°~30°是_____纬度区,中纬度区是__________,高纬度区是_________。
5.北温带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南寒带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6. 经线圈形成的条件:两条经线度数之和是_______,且一个是东经,另一个是_______ 。
7.南、北半球的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8.东、西半球的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南北
东西

30°~60°
60°~90°
23.5°N~66.5°N
66.5°S~90°S
180°
西经
赤道(或0°纬线)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东半球:<20°W和<160°E
西半球:>20°W和>160°E
小测:
E
W
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