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复习与拔高
【网络建构】
?
【易错过关】
易错点一:使用天平时两种错误测量的求值方法
1. 某一同学用天平测一金属块的质量,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位于标尺的0.2 g的位置,这样测得的最终结果是137.8 g,那么金属块的真实质量为( )
A.137.8 g B.138.0 g C.137.6 g D.137.4 g
2.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不小心把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搞错了,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32 g,游码所对刻度值为1.2 g,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是( )
A.32 g B.33.2 g
C.30.8 g D.无法确定
易错点二:容易忽略从减小误差的角度来安排实验步骤
3. 下面是某同学做“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数据记录表。
(1)请根据记录数据填好表格中的空格。
容器的质
量(g)
容器和盐水
的总质量(g)
盐水的质
量(g)
盐水的体
积(cm3)
盐水的密
度(kg/m3)
10.5
64.5
50
(2)实验中的操作步骤有:
a.把盐水倒进量筒,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
b.用天平测出容器的质量
c.把盐水倒进容器中,用天平测出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
d.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计算出的盐水密度会与实际盐水密度有误差。如果实验中操作步骤是按上述的a、b、c、d顺序进行的,则测出的盐水密度会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实际盐水的密度。?
4.学习了密度知识后,由小陶等同学组成的物理兴趣小组准备测量牛奶的密度。他们选取的实验器材有:牛奶、量筒、天平(带砝码)、烧杯。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方案A:(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1;(2)向烧杯中倒入一些牛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2,则这些牛奶质量为 ;(3)再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1;(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方案B:(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装有适量牛奶的烧杯的总质量m3;(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2;(3)测出烧杯及剩下牛奶的总质量m4;(4)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用m3、m4、V2表示)?
【评估与交流】
通过分析交流上述两种方案后,你认为在方案 中,牛奶的 (选填“质量”或“体积”)测量误差较大,导致牛奶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
【高频考点过关】
考点一:关于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
1.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kg冰与1 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2.
(2019泰州中考)用刻度尺测出实心正方体合金块的边长为2.00 cm,用天平测量合金块的质量,示数如图所示,合金块的质量为 g,算出合金块的密度ρ= g/cm3,若将此合金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密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2019重庆中考B)如图所示,2019年5月19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观众可以近距离了解国之重器——中国高铁。 高铁全程使用无缝钢轨。焊接机将两根钢轨相邻两端升温至1 000 ℃以上,然后两根轨道挤压到一起。它不仅仅是为了消除钢轨的哐当声,还是因为列车高速运行中车轮会对钢轨产生冲击,避免了脱轨的危险。动车组安装翼形受电弓(也称电刷,输送电能)、采用全新铝合金车体、超尖流线型车头、圆桶形车身,这些设计无不让人惊叹。
请找出一个与以上情景有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钢轨升温至1 000 ℃以上,挤压到一起。
物理知识:钢轨先熔化,后凝固。
物理信息:?
物理知识:?
考点二:有关密度的测量
4.(2019德州中考)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花岗石
B.称量花岗石质量的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C.花岗石的质量是25 g
D.花岗石的密度是2.8×103 kg/m3
5.(2019兰州中考)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某一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的质量数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将该石块放入原来盛有25 mL水的量筒中后,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甲
乙
6.(2019辽阳中考节选)学习了密度知识之后,鹏鹏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
甲
乙
丙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牛奶,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 mL。?
(2)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后,鹏鹏发现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到天平平衡。?
(3)把量筒中的牛奶全部倒入一个质量为20 g的烧杯中,并用天平测出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则牛奶的质量为 g,牛奶的密度为 kg/m3。?
(4)鹏鹏的测量方法会导致所测牛奶的密度值偏 (选填“大”或“小”)。?
7.小华有一枚质量为3.1 g的金币,经查阅资料知,制作金币所用材料的类别及密度如下表所示。
黄金类别
24K黄金
22K黄金
18K黄金
密度/
(×103 kg·m-3)
19.26
17.65
15.15
小华准备用量筒测出该金币的体积,计算出其密度,从而鉴别它的黄金类别。实验时,小华选用了一个能放入该金币的量筒,其规格如图所示。你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小华能否鉴别该金币的黄金类别?
章末复习与拔高
【易错过关】
1.C 解析:由分析可知,物体质量比137.8 g少0.2 g,所以金属块的真实质量m=137.8 g-0.2 g=137.6 g,故选C。
2.C 解析:把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搞错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所以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所以物体的质量为:32 g-1.2 g=30.8 g。故选C。
3.(1)54 1.08×103
(2)小于
4.【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方案A:m2-m1 方案B: m3-m4V2
【评估与交流】A 体积 大
解析:A方案中,牛奶的质量为m2-m1,则牛奶的密度为ρ=m牛奶V牛奶=m2-m1V1;B方案中,牛奶密度ρ=m牛奶V牛奶=m3-m4V2。A方案中,总是有一些牛奶沾在烧杯内壁,所以测得体积偏小,根据ρ=mV可以断定密度的测量值偏大;B方案中,倒入烧杯中的液体的体积就是从烧杯中倒出的液体的体积,因此这种测量相对A方案来说是精确的。
【高频考点过关】
1.B
2. 62.4 7.8 不变
3.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4.D
5.42 4.2×103
6.(1)50
(2)右
(3)57 1.14×103
(4)小
解析:(1)由甲图可知,量筒分度值为2 mL,则其中牛奶的体积为50 mL。
(2)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左偏,说明天平左侧重、右侧轻,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3)由丙图可知,天平游码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则游码读数为2 g,右盘中砝码质量为:50 g+20 g+5 g=75 g,则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75 g+2 g=77 g。空烧杯质量为20 g,则牛奶的质量为:m=77 g-20 g=57 g。牛奶密度为:ρ牛奶=mV=57g50 cm3=1.14 g/cm3=1.14×103 kg/m3。
(4)从量筒中将牛奶倒入烧杯的过程中,量筒壁上还附着一部分牛奶,这些牛奶的质量没有被测到,导致所测牛奶的质量偏小,根据ρ牛奶=mV可知,所测的牛奶密度偏小。
7.不能。假设金币由三种黄金中的一种制成,则金币的最大体积V=mρ最小=3.1g15.15 g/cm3≈0.2 cm3<1 mL,因量筒的分度值是1 mL,故用该量筒无法准确测量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