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练——2.3声的利用随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练——2.3声的利用随堂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6 09: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声的利用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2.以下各项中属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①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②声呐捕鱼;③超声波碎石
④B超探病;⑤用声波来清洗眼镜片;⑥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况。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③⑤
D.①②④⑥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
D.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4.如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
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
C.建筑师利用了声音的折射原理
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B.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能够使声音音调变高
C.超声波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混合在一起,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能量很小,破坏力不大
D.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6.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7.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
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
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9.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烛焰晃动
B.钢尺振动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倒车雷达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
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D.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二、填空题
11.有以下事实或做法:①
人们挑选瓷器时,总要敲击几下,以判断瓷器是否有裂纹;②医生用“B超”来获取病人体内器官的情况;③
医生用超声波给人们洁牙;④
中医通过“闻”来诊病;⑤
外科医生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以上事例中,能表明声可以传递信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能表明声可以传递能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________Hz,人耳________(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________次.
13.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_____;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
14.地震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地震产生的声波.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
【答案】次声波
振动
信息
15.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
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
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为_________m;利用此种方法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_.
16.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_________(选填“传递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
17.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___,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
18.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_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_.
三、解答题
19.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但没有与之接触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可以看到乒乓球会_________,乒乓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它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获得了能量,同时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分析判断左边音叉在__________.右边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当它的振动能量在_______中向外传播时,造成周围介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引发了左边一个音叉的共振,使该音叉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声源所传播的能量,并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______(选填“能够”或“不能够”)传递能量.
20.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000Hz~30000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_____Hz到_____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8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是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答:_____、_____.
21.小琦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盒上方,然后逐渐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回答问题:
(1)小琦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琦所得数据可知粗糙材料比平滑材料的隔音性能________(填“好”或“坏”).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__(填“强”或“弱”).
答案
1.
B
2.
D
3.
A
4.
D
5.
C
6.
D
7.
C
8.
A
9.
A
10.
C
11.
①②④
③⑤
12.
6
不能
200
13.
传递能量
信息
14.
次声波
振动
信息
15.
音调
能量
1531
真空不能传声
16.
传递信息
响度
17.
能量
响度
18.
振动
空气
能量
19.
振动


振动
.
空气
能够
20.
10
000
20
000
6
000
m
变大
不能
因为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