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教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6 09: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⑴、理解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⑵、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⑶、认识并正确使用体温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观察温度计的构造
⑵、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
⑶、对比普通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异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了解全球变暖的危害;
⑵、尝试对“全球变暖”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保意识
【重
点】温度计的使用
【难
点】难点:体温计的结构特点
【教学流程图】
新课引入――教师解惑――小组展示自学成果并质疑――合作互学-小结-在线测学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观看视频引入课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师解惑:针对学生自学反馈回来的信息,将整体学生掌握较差的知识点做点拔
(1)
温度计的计数方法(以幻灯片的方式呈现,以学生教学生的方式讲授)
(2)
体温计为什么与温度计的读数方法不同?(以视频的方式呈现)
三、小组展示自学成果并质疑
知识线
方法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温度的概念(第一小组完成)
自学--小组合作-小组讨论-小组展示—个别质疑-个别补充-老师指导—小组评比机制
1、注意倾听学生展示环节,留意是否有知识点的错误或表达的错误2、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对于表现好的小组及同学提出表扬及鼓励.3学生讲解不到位的知识作补充.。
学习内容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的物理量。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
(填“可靠”、“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____。
1、培养学生分析,质疑的能力;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3.始终坚持自学为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量让所有同学都“动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给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培养学生个性,主动参与尝试性学习。6、锻炼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温度计的原理(第二小组)
学生内容活动2:观察温度计。完成课本P82方框内容。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
,实验温度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温度计的原理:
温度的刻度方法及摄氏温标的规定(第三小组)
3、阅读课本P83-P84后填写:温度计的分度方法常用的有
温标和
_
温标·摄氏温标: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_______
为零摄氏度(0℃);_______
为100摄氏度(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
为1摄氏度(1℃).
液体温度计的读法及热力学温标的规定(第四小组)
4、温度的读法:人体的正常体温记作“37℃”,读作"
__
”,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一52.3℃”读作“
_
”或者“
”.
5、热力学温标是以
作为温度的起点,叫做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两种刻度方法的转换(第五小组
例如:沸水的温度是100℃,相当于___K。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相当于___K。绝对零度是___℃,相当于__K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第六小组
)
活动3:正确使用温度计a.在测量前:①观察它的
,并判断出是否适合所测物体的温度.②认清它的
,以便你能按要求准确读数.b.在测量时: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直到当温度计中的液面
时再读数.②如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的
,也不能用温度计搅动被测的液体;
进行活动:温度计的使用(第七小组
)
2、探究活动:用温度计测水温实验操作:(1).取三杯冷热程度不同的水,将其编号,先用手背轻轻碰一下杯的外壁,感觉一下水的温度,估计每一杯水的温度.(2).用温度计进行实际测量,将测得的温度和你估测的温度记录在课本P85的同一表格中进行对比.被测物体估测温度t/℃实测温度t/℃热水温水冷水
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第八小组)
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量程20℃~102℃35℃~42℃分度值1℃0.1℃内部构造内径均匀玻璃管下端有一个缩口外形一般是圆柱形______形,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使用时严格按照规则使用前要先_____几下。
体温计的使用方法(第九小组)
4、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测人体的温度呢?
四、合作互学:怎样自制温度计?并且给它标上刻度?(知识联系生活)
(先小组讨论再小组抢答说出方法,.不当之处教师再做补充说明)
五、小结(学生回忆总结\以幻灯片形式呈现现来.没讲到之处教师再做补充说明)
【板书设计】
4.1从全球变暖谈起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第五小组
第六小组
第七小组
第八小组
第九小组
小组
加扣分
展示内容
展示内容
展示内容
展示内容
展示内容
展示内容
展示内容
展示内容
展示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说明:因不熟悉学生的情况,所以特意将学生展示内容都写在黑板上,防止出现意外.而平时教学中并不需要将展示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而是让学生在上课前将内容书写在自己的展示阵地上.教师的准备工作难度并不大.
【学习评价】
本节课能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本,按照学生的学来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教。摈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小组合作质疑补充、老师指导穿插交融而互动的教学模式。?课堂基本结构清晰,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也适合学生的能力与个别差异,教学目标主要是指通过自学、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展示、质疑、补充等活动来实现.学生方面,?因初认识学生,而且仅仅只上一节课,所以对学生了解的并不透彻,只通过写了一节课感觉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胆量较大.整堂课上,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氛围热烈,学生展示大胆,质疑的补充都很到位.知识点掌握都很不错.
【教后反思】
1课堂教学设计流畅,重难点突出,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整个过程中基本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思考,展示和质疑,补充.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提高.
2
但在教学过程中,开始的第一小组展示时,因同学对这教学模式不是很熟悉,学生反映有点迟缓,导致时间上没把握好,后面的教学时间上有点不够,另外学生在质疑中出现一些同学问偏题或超纲的问题,在课堂上也有做解释,也误了点时间,今后在学生在质疑这一方面要加强引导.争取不耽误课堂教学时间.
课题
从全球变暖谈起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2、知道摄氏温标,会正确使用液体温度计测液体温度和用体温计测人体的温度。
重点难点
温度的概念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温度计的分度方法及测温原理







教师导学





【学法指导1】知识点1:温度温度和温度计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汞(水银)、酒精、煤油等。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
(一)教材自学并展示一、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的物理量。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
(填“可靠”、“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____。2、活动2:观察温度计。完成课本P82方框内容。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
,实验温度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温度计的原理:
3、阅读课本P83-P84后填写:温度计的分度方法常用的有
温标和
_
温标·摄氏温标:规定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_______
为零摄氏度(0℃);_______
为100摄氏度(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
为1摄氏度(1℃).4、温度的读法:人体的正常体温记作“37℃”,读作"
__
”,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一52.3℃”读作“
_
”或者“
”.5、热力学温标是以
作为温度的起点,叫做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例如:沸水的温度是100℃,相当于___K。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相当于___K。绝对零度是___℃,相当于__K二、用温度计测量温度,1、活动3:正确使用温度计a.在测量前:①观察它的
,并判断出是否适合所测物体的温度.②认清它的
,以便你能按要求准确读数.b.在测量时:①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一段时间,直到当温度计中的液面
时再读数.
c.在读数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
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除外);②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
,不可斜视。





教师导学
②如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的
,也不能用温度计搅动被测的液体;2、探究活动:用温度计测水温实验操作:(1).取三杯冷热程度不同的水,将其编号,先用手背轻轻碰一下杯的外壁,感觉一下水的温度,估计每一杯水的温度.(2).用温度计进行实际测量,将测得的温度和你估测的温度记录在课本P88的同一表格中进行对比.被测物体估测温度t/℃实测温度t/℃热水温水冷水3、用体温计测体温
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量程分度值内部构造内径均匀玻璃管下端有一个缩口外形一般是圆柱形______形,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使用时严格按照规则使用前要先_____几下。4、如何正确使用体温计测人体的温度呢?(二)合作互学1、怎样自制温度计?并且给它标上刻度?(三)小结(四)在线测学1、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2、温度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
图1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A.-4℃  B.-8℃.
C.8℃ D.
18℃.
3、关于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他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平。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D、读数时力求准确,
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地观察。
4、一只读数为38.5℃的体温计,如果不经过向下甩动,就先后测量甲、乙、丙、丁四人的体温,而他们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6.2℃、37.5℃、38.9℃和39.1℃,经过测量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体温是36.2℃
     B、乙的体温是37.5℃
C、丙的体温是38.5℃     
D、丁的体温是39.1℃
【学法指导2】在0℃和100℃之间分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读作1摄氏度。2)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用符号“K”
表示,它是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它以-273.
℃作为温度的起点,叫做绝对零度。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两者的关系:T=273+
t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体温计:身体正常体温是36.8℃-37℃);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体温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先用力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如图4-3中体温计的示数为
37.8℃
《从全球变暖谈起》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总结如下
一、收获
1、整堂课下来,感觉比较顺畅,学生配合默契.课堂效果明显.课堂教学设计流畅,重难点突出,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整个过程中基本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给学生大量的时间思考,展示和质疑,补充.让学生在合作中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样的课堂解放了老师,活跃了学生,也锻炼了学生.
2、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课改模式更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让每个小组的孩子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获得自己的成功。老师通过学生的讲解,质疑,争论等过程中能够捕捉学生的亮点,对子的互帮互助,小组的竞争机制可以使物理课堂气氛活泼融洽,形成学生爱学、乐学的氛围
二、感悟
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思想上转变
为了提升课堂效率,我一直在致力课改工程,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也不是满堂灌的教学.学生和老师都得到了提升。我的课堂再也不是独角戏。原来都是老师一个人主讲,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现在的课堂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每天都有不同的演员在表演;学生展示形式多样,这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让学生对每堂课都充满了期待。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从羞羞答答的回答问题到现在大部分同学能自信地讲解,我们学生的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团队意识明显得到提高。
2、准备导学案
因为教案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在经过充分的资料查找并参考以往教案、最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的基础上认真书写。教案内容必须要重点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主要思考重难点如何突破,教学目标如何实现,教法和学生学法指导,使教案内容更加合理、充实和完善,并形成学生的学习学案
3、小组的评价机制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他们原有的小组评比当中适当做了一些调整,比如为了体现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更为了课堂上能有更多的同学参与,我定下了展示时按人头加分的措施,上来几人加几分,为了养成他们思考的习惯,我定下了讲解时能发现对方小组的错误的加一分,对分减一分.而且能举一反三做补充的加一分.为了养成的倾听习惯,有安静我听课氛围,若小组违纪则扣一分.等.
三、不足
1、但在教学过程中,开始的第一小组展示时,因同学对这教学模式不是很熟悉,学生反映有点迟缓,导致时间上没把握好,后面的教学时间上有点不够,另外学生在质疑中出现一些同学问偏题或超纲的问题,在课堂上也有做解释,也误了点时间,今后在学生在质疑这一方面要加强引导.争取不耽误课堂教学时间.
2、一般来说,学生的课堂展示能力与老师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展示培训。培训应按照课堂展示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必要时要敢于叫停,老师作必要的补充.
温度
温度
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测量工具——温度计
制成原理:
液体热胀冷缩
使用方法:
会认,会放,会读
种类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