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地理(课件+智能演练+单元检测)第2章第4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新课标同步导学地理(课件+智能演练+单元检测)第2章第4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0-09 18:23:52

文档简介

(共82张PPT)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历经百年沧桑,位于德国西部北威州的鲁尔区时至今日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它因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蜿蜒穿过而得名。然而看到如今这片蓝天与绿地辉映的土地,你很难想象几十年前的鲁尔区还是矿山遍野、烟囱林立,甚至被人戏称为“煤窝子”。
【学习目标】 1.了解鲁尔区形成重要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分析其衰落原因。
2.了解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分析其整治措施的合理性。
一、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4. 广阔:德国以及西欧经济发达。
市场
二、鲁尔区的衰退
1.产业结构 ,以重工业为主。
3.钢铁工业: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 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单一
组织方式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1.经济结构的 和产业转型
(1)改造 。
(2)发展新兴产业。
(3)重视发展 。
2.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效推进产业转型。
3.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4.大力开展 。
多元化
传统工业
第三产业
环境保护
读中国和德国最大的工业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是什么?
(2)甲工业区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
(3)乙工业区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
要点(1)[对比分析]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素质高。
要点(2)[分析归纳]能源,矿产缺乏。
要点(3)[读图分析]煤炭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煤化工、炼焦工业。
读德国鲁尔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合适的工业部门的代号填入下图中空格内,完成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地域部门联系框图。
A.煤炭工业       B.钢铁工业
C.化学工业 D.机械工业
(2)从工业发展类型角度看,鲁尔区是以________型工业和________型工业为主发展起来的。
(3)鲁尔区综合整治工作中有一项重要内容是改造________工业、________工业,发展________工业和________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中(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________工业基地更应借鉴这些经验。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鲁尔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其中煤炭、钢铁是本区域的主导产业,再根据框图已有信息和投入—产出的关系完成框图中内容。发展重工业部门一是需要资源,二是需要大量资金,改造传统工业首先做到由单一结构转向多元化发展,然后治理环境污染,我国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应借鉴其经验为己所用,走振兴之路。
答案: (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A、B、C、D
(2)资金密集 资源密集
(3)煤炭 钢铁 新兴 第三 辽中南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呈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京津冀地区 东北三省 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 23 798 11 335 13 094 12 957 61 184(52.2%)
增速均值 14.8% 15.5% 12.2% 10.7% 9.1%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6∶52.1∶41.9 4.9∶49.8∶45.3 10.0∶45.7∶44.3 12.8∶49.7∶37.5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5.1∶54.6∶40.3 4.1∶52.4∶43.5 9.5∶47.2∶43.3 12.5∶50.4∶37.1 14.6∶52.3∶33.1
材料三 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__________。
(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材料三,说明山西省工业结构的优劣,并指出其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解析: 第(1)题,依据表格中2002、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可知,四大经济圈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较大。第(2)题,重化工业资源和能源消耗量较大,环境污染严重。第(3)题,珠三角第二产业所占比重(49.8)低于长三角(52.1),且以轻工业为主,故单位GDP能耗较低。第(4)题,由图可知,山西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应围绕产品深加工、产业结构多样化方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 (1)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2)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 环境污染加剧
(3)第二产业比重较低 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4)优:围绕能源(煤炭)开发,充分发挥本省铝土矿、铁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劣:工业结构重型化,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利于持续发展。调整方向: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它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20世纪50年代后期,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如下图所示。
材料三 鲁尔区产业人数的变化图。
(1)据材料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的工业门类和数量发生了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末,鲁尔区钢铁工业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简述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析说明鲁尔区在整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要点(1)[读图分析]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企业数量减少;建立了化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等大型企业。
要点(2)[对比分析]向西部莱茵河沿岸港口附近集中。便于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费,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要点(3)[归纳总结]对煤炭和钢铁等传统工业进行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单一多样化发展);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2009·承德调研)读鲁尔区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和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鲁尔区的第二产业的主导工业是________等,其最早形成工业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试分析其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鲁尔区在冬季易出现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据表中的数据,绘制鲁尔区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并判断这一天中污染程度最大发生在________(时间段)上。
A.3~4时 B.7~8时
C.13~14时 D.19~24时
(3)根据鲁尔区大气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图,分析20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鲁尔区的环境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德国鲁尔区的莱茵河曾遭受严重污染,鱼虾难觅,今日却清澈洁净,成为欧洲人度假休闲胜地之一,试分析该河得到成功治理的有效途径。
解析: 本题以鲁尔区产业人数变化图和鲁尔区大气污染含量变化图为载体考查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内容,同时考查学生联系教材知识分析解答问题能力。第(1)题,联系教材知识回答。笫(2)题,考查绘图及分析问题能力,由绘制的曲线图可知7~8时段气温上升明显,污染程度最大。第(3)题,据图可知大气污染物含量呈波状下降,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其原因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分析。第(4)题,联系工业布局调整,污水治理措施等分析。
答案: (1)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答出其中2个工业部门即可) 能源(煤炭) 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钢铁、煤炭等工业的衰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加重等。
(2)绘图略 B
(3)大气污染物含量呈波状下降,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产业结构调整,重污染企业规模减小,轻污染或无污染的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采取了消除污染的相关技术措施;绿化美化环境。
(4)调整工业布局;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等。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山东济宁是全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据了解,济宁市土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其中煤田面积占了近1/3。这些煤全部采完以后,塌陷区面积相当于两个“南四湖”的面积。在煤炭生产过程中排出的煤矸石、矿井水和煤层气极大超过了环境所能承受的限度。
材料二 济宁某煤矿开采示意图。
(1)地下竖井开采煤矿除了环境污染外,还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请你提出适当的应对措施。
(2)下图为该煤矿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答案: (1)采煤形成大片地下采空区,引起地层断裂、塌陷,引发地质灾害,导致地面沉降,破坏地表地貌景观,采矿产生的煤矸石占用耕地。(答出2点即可)
措施:用碎石、煤矸石、沙子等回填采空区;有计划采矿,尽量避免在建筑物、主要交通线下采矿,禁止私采乱挖和破坏耕地现象;对采矿区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改善矿区的自然环境。(答出2点即可)
(2)E:电力工业,F:建材工业。理由: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图1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2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2)图2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B、C表示什么?
(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
(4)图示地区还可以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哪些?
要点(1)[读图分析]接近铁矿、煤矿区,原料丰富;接近煤产地、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地形起伏大,平地少。
要点(2)[读图说明]铁矿石 煤炭 钢铁
要点(3)[读图归纳]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加强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要点(4)[读图分析]铜矿资源丰富,水电充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最深的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材料二 2007年9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副组长张立昌指出,东北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筑发展的新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1)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2)下列问题不是东北地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是(  )
A.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衰落    
B.水资源缺乏
C.劳动力不足
D.环境质量下降
(3)20世纪末,东北地区走向衰落,其原因是什么?
(4)请结合鲁尔区的治理经验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解析: 借鉴鲁尔区的案例分析法,比较东北地区与鲁尔区在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面临困境、衰落原因、治理措施等方面的共性和个性,并且结合东北地区的具体实际寻找答题的切入点。
答案: (1)①东北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森林及煤、石油、铁矿石等资源丰富;②公路、铁路交通发达;③东北重工业区市场广阔;④发展农业的条件优越,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供应;⑤东北地区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2)C
(3)①部分矿产区资源濒临枯竭;②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所占比重大,而且工业又以重工业为主;③受高新技术的冲击。
(4)①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③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营造绿色空间等。
3.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乡驻地及周边部分辖区示意图,经勘探发现图示区域有储量丰富的大煤田。结合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乡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但近年来却不断缩减,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利用,图示区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请推测一下会有哪些变化?
(3)图示区域除了通过铁路、公路等直接向外运输煤炭外,还将煤炭转化为电能输出。这样做有哪些好处?如果把坑口电站建在①处,是否合理?
(4)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图示区域煤炭资源几近枯竭。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请你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 据题干知,该乡位于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稻需水量大,不适宜在此种植。煤炭开发会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第(3)题,①处位于与西北—东南季风相垂直的郊外,对居民区污染较轻。依据教材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相关措施可回答第(4)题。
答案: (1)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
(2)①乡驻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工矿城市;②经济结构会由种植业和林果业为主发展为以工矿业为主;③居民数量迅速增加,多从事工矿业和服务业;④交通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⑤生态环境有可能恶化,植被减少,水源被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答对三个要点即可)
(3)①减轻交通运输压力;②减少环境污染。合理。
(4)①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延长生产链;②发展新兴产业(或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等。
1.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比较表
区位优势条件 表现
丰富的煤炭
资源 鲁尔区煤田储量大、品质好、品种齐全、含硫低、发热量高、开采条件好
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区铁矿资源较为贫乏,但离法国东北部著名的铁矿区——洛林铁矿较近,通过便捷的交通即可运抵。后来,德国又通过便捷的水陆交通运输,从瑞典等国进口铁矿,来满足其生产
区位优势条件 表现
充沛的
水源 鲁尔区位于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河流之间,加上附近的支流及人工运河,河网密布,淡水资源充足,满足了其生产、生活的需求
便捷的水陆交通 鲁尔区地处欧洲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陆上有稠密的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流和四条人工运河都可通航,并能直达海洋,有着方便、廉价的水运条件
广阔的
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以鲁尔区为核心,方圆100千米内,鲁尔区生产的70%以上的煤炭和钢铁在此加工、消费
2.鲁尔区的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的关系
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其主要工业有煤、钢铁、炼焦、电力、煤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鲁尔区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鲁尔区是一个采矿型的工业区,其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下图所示:
这幅图反映了鲁尔区五大传统工业部门之间及其与煤、铁、水资源之间的主要联系。从图中可以看出,鲁尔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产业结构的突出问题是生产结构单一,某一工业部门生产的衰落,将会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因此生产结构单一是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内在原因,是其他各原因产生影响的基础。
3.露天采煤区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1)工程措施:
①隔离护坝,将河流与工程矿区分开,以免河水注入工作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水土流失。
②排水沟,旨在引开可能进入工作区的水源。
(2)生物措施:
①固沙草方格,阻沙、固定沙丘,且可在草方格上栽种沙生植物,营造防风固沙防护林。
②灌木、乔木,在草方格后面是灌木,这必须以草本植物成活为基础,因灌木比较矮小,需水量小,易成活,灌木成活以后再种植乔木。草本植物在草方格的保护下在最前面,灌木和乔木组成二、三级梯队。在复垦区的周围同样种植灌木和乔木,目的是为了保持水土和防风。
4.鲁尔区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衰落的原因
项 目 内容
衰落的原因 煤炭
工业 开采深度加大,工人工资高
石油、核能利用,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煤炭需求量减少
钢铁
工业 煤炭成本上升,提高了钢铁工业成本
产钢、出口钢的国家增多,钢替代品广泛使用,导致世界性钢铁过剩
其他
工业 主导产业煤炭、钢铁工业衰落导致机械、电力、化工等产业衰落
衰落表现 从业人员减少,工人失业问题严重,钢铁生产向国外转移,产量下降
5.“对症下药”分析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措施
鲁尔区实施的各项发展措施是针对鲁尔区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来的,其目的是解决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促进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其联系如下图所示:
6.鲁尔区转型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为第一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制定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方案,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对传统产业进行治理改造,并投入大量资金来改善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兴建和扩建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整治土地,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70年代为第二阶段,在继续加大前一阶段改善基础设施和推进矿冶工业现代化的同时,重点通过提供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援助,逐步在当地发展新兴产业,以掌握结构调整的主动权。
优惠的政策,加上强有力的扶持措施,使得信息、电信、生物技术等“新经济”产业在鲁尔区蓬勃发展,发展速度远远领先于德国其他地区。80年代至今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鲁尔区内不同地区的区域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行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
7.鲁尔区加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
(1)在改善投资环境中,除了注意一般软、硬件建设外,还应该加强对外宣传,以提高地区的知名度。
(2)在兴办新产业、新企业的同时,应注意加强对原有产业部门的更新改造,降低企业破产倒闭数量,以便从总量上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3)在制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时,应注意原有传统产业与新建新兴产业之间的结合与协调。把区域技术进步、新兴产业的发展建立在原有产业以及区域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上,“扬长避短”,以求得区域持续稳定的发展。
(4)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注重“下岗”职工的“转业”培训和在职职工的进修提高,以适应未来产业发展对职工教育水平的新要求。
8.鲁尔区的新发展
(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如下表所示:
措施 做法 效果
改造传统产业 对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 厂矿企业数量大幅度下降,生产规模大幅度提高 鲁尔区已逐渐成为一个以传统工业为
基础、以日渐强大
的新兴产业为增长
点的综合性工业区
扶持新兴产业 利用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和消费市场巨大的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 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建立了化工、汽车、电子、机械制造、通信技术以及环境保护等大型企业,旅游、咨询、传媒等新兴服务产业竞相发展
(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始终重视环保,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一度被严重污染的环境,限制污染气体排放、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曾经浓烟蔽日、煤渣满地的老工业区,如今随处可见成片的公园绿地、幽雅的产业园区和豪华的商贸中心。其采取的具体措施如下表所示:
措施 具体做法 效果
治污措施 改造河流 在鲁尔河上建立完整的供水系统和污水净化系统 解决水污染,具有蓄水拦洪、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
治理大气污染 全区建成了烟囱自动报警系统 大气染污得到了有效控制
各企业建立有害气体和灰尘回收装置 
管理措施 特别重视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
美化措施 在鲁尔区总体发展规划中制定了营造“绿色空间”的计划 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30平方米
全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                                   
1.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是传统产业的衰落
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传统产业的衰落和生态与环境恶化。
2.鲁尔区的煤炭、钢铁等工业发展最早,因而成为鲁尔区的主导产业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鲁尔区最早发展起来的是煤炭和钢铁工业,但这不是它们成为鲁尔区主导产业的原因。煤炭、钢铁工业之所以能够成为鲁尔区的主导产业,关键在于它们是其他工业部门发展的基础,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3.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自身的原因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生产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老化。外因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具有如下图所示:
一、选择题
内蒙古东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探明储量640多亿吨,占全国煤炭总量的10%。读该地区图,回答1~2题。
1.下列对内蒙古东部矿产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交通较为便利
C.紧临华东市场
D.科学技术发达
答案: B
2.下列有关内蒙古东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中,可行的是(  )
A.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防治水土流失
B.大力发展煤炭等重工业,控制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规模
C.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D.减少煤炭燃烧,控制酸雨危害
答案: C
读中国近年GDP与电力供需的增长率图,回答3~4题。
3.2002年后电力装机快速上升的原因是(  )
A.水电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
B.国家重视水电建设
C.GDP的稳步提升和电力消费的增长
D.综合国力的提升
4.我国现阶段电力供需的主要问题是(  )
①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电力供应相对紧张 ②电力装机和电力消费持平,供求不会出现矛盾 ③电力供应形势依然偏紧,高峰时段和局部地区供应紧张 ④青藏地区是我国电力供应最为紧张的地区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第3题,我国电力装机快速上升主要是由于电力消费需求的增长和GDP的稳步提升。第4题,现阶段我国电力供应和需求之间存在着供不应求的问题,青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太阳能、风能、水能丰富,电力供应相对充足,电力供应最紧张的地区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答案: 3.C 4.A
二、综合题
5.根据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表1 各国每万元GDP消耗的铜、铝、铅、锌、锡、镍合计量(单位:千克)比较。
日本 美国 印度 中国
9.9 12.4 25.2 70.5
表2 我国经济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与各国的比值。
表3 我国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变化。
中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日本
1 4.3 7.7 7.7 11.5
时期 “七五”
期间 “八五”期间 “九五”期间 “十五”期间
环保投入占当年GDP的比例 0.7% 0.8% 1.0% 1.2%
能源密度是衡量能源消耗效率的指标,用能源消耗量与产生的GDP的比例表示。下图为我国的能源密度变化曲线图。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来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
(1)矿产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最高的国家是 ________。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的消费特点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发展变化上看,改革开放以来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污染时代所代表的时间段是________,我国工业目前正处在________(OA、AC、CB、BE)发展阶段。
(3)我国环保资金的投入呈________趋势。
(4)要避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以免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下列各项能源政策方案建议中,可行的是(  )
A.提高电力脱硫技术,削减燃煤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
B.建设西电东送绿色工程,优化东部的能源消费结构
C.倡导私人交通工具,削减公共交通工具带来的环境污染物
D.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解析:  表格2的理解难度较大,“我国经济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与各国的比值”理解为“我国经济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别国经济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如表中的日本的数据是11.5,其代表含义就是“中国经济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日本经济每创造1美元所消耗的能源=11.5”,即中国的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反过来说即日本的能源利用率很高。我国的能源密度变化曲线图中,从曲线的变化趋势来看,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这不仅是问题设计中的考查点,同时也是伏笔,暗示着我国已进入了重化工业时代,也就是在后面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表现为我国工业处于AC段。
答案: (1)日本 消耗量大、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总体上不断下降,但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2)AC CB
(3)上升 (4)ABD
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第2章 第4节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3题。
1.图示工业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煤炭工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导致图示工业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②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③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④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  )
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 ③该区用地紧张 ④这里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读图可知该工业区为德国鲁尔区,是在丰富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导工业是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由于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生产结构单一,环境问题加剧等原因,其主导产业逐渐衰退。新兴企业不愿在鲁尔区落户的主要原因并非其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
答案: 1.B 2.A 3.C
(2009·海淀模拟)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为了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山西省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煤炭的综合利用,构筑了“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促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建设。据此回答4~6题。
4.对于山西省来说,向外输送煤炭比向外输送电力的优势在于(  )
A.提高经济效益 B.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
C.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 D.降低运输成本
5.目前,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是(  )
①“西气东输”将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②“西电东送”将使晋煤在东部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少 ③今后核电和水电的比重将大幅上升,国内对晋煤的需求将减弱 ④山西煤炭的开采因为种种原因已不具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
A.改善了环境质量 B.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C.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 D.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解析: 本题考查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第4题,对山西省来说,向外输电能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发电会产生大量废气,直接污染电厂周围的环境,输煤对沿线地、产煤地和目的地的环境都有影响,所以无论输煤还是输电,都不可能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第5题,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以及今后水电、核电的比重大幅上升,是对山西煤炭市场挑战的外因;山西省煤炭枯竭,开采难度增加等是对山西煤炭市场挑战的内因。第6题,山西省煤炭构筑了三条产业链,明显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要注意“明显”二字。
答案: 4.C 5.D 6.B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读产品单耗国际比较表,结合有关知识回答7~9题。
名称 单位 国内平均水平 国外先进水平
火电供电煤耗 千克标煤/千瓦时 392 316
吨钢可比能耗 千克标煤/吨 781 646
水泥综合能耗 千克标煤/吨 181 124.6
乙烯能耗 千克标煤/吨 1 212 714
载货汽车油耗 升/百吨千米 7.6 3.4
7.对上表分析不正确的结论是(  )
A.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B.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产品单耗差距(%)最大的是乙烯能耗
C.我国重点行业产品单耗大
D.按单位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目前我国的节能潜力巨大
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是(  )
A.产业结构不合理,低能耗的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明显滞后
B.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尤其是重点行业工艺落后所占比重较高
C.管理水平低,与节能密切相关的统计、计量、考核制度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损失浪费严重
D.我国能源资源品质差,热效率低
9.当前持续发生的能源“三荒”再次告诫我们,中国并不是一个能源富裕的国家,节能降耗至关重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措施有(  )
①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②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倡导公众参与 ④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 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解析: 认真分析资料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 7.B 8.D 9.C
为举办2008“绿色奥运”,北京市加快了工业布局的调整。一是将首都钢铁厂迁往渤海沿岸的曹妃甸,二是制定了新的工业规划。下图是北京市最新的工业区域规划模式。据此回答10~11题。
10.有关首钢搬迁对北京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①钢铁工业是重污染企业,首钢搬迁有利于改善北京城市环境
②钢铁工业用水量大,搬迁后可以缓解北京用水紧张的状况
③首钢搬迁可以减少北京的人口,减轻工作、住房的压力
④首钢搬迁会促使北京钢铁价格上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近年来,北京市远郊的传统工业发展规模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为减少水资源消耗,关停了用水量大的企业
B.为减少能源消耗,对工业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
C.为接近消费市场,将部分轻污染工业迁往市区
D.为改善环境质量,将部分重污染工业迁往外地
解析: 第10题,钢铁工业会造成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并且北京位于华北平原,是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第11题,北京市远郊分布的主要是污染大的传统工业,为改善首都的环境质量,需要外迁一部分污染严重的企业以分散污染源。
答案: 10.A 11.D
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从1998年到2008年底,累计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资金11.14亿元,建成国内首个亿吨级绿色煤炭基地。据此回答12~13题。
12.神东矿区地处晋陕蒙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在开发过程中容易引发的生态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地面塌陷 D.湿地萎缩
13.在绿色煤炭基地建设过程中,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创造性地提出“采前、采中、采后”的治理理念,有关治理理念叙述正确的为(  )
①采前大面积治理,增强区域生态保护功能 ②采中创新开采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③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建立和开发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 第12题,神东矿区地处晋陕蒙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气候干旱,植被稀少,不合理的开矿施工容易造成土地的沙漠化。第13题,采前治理,采中创新开采技术,采后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生态系统,合理解决了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
答案: 12.A 13.D
二、综合题
1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持续产业。
材料二 2003年6月,温家宝总理考察辽宁后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2003年8月初,他再赴吉林和黑龙江视察,明确指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
材料三 鲁尔工业区和东北工业区示意图。
(1)同鲁尔区相比,东北工业区有哪些资源优势?
(2)同鲁尔区相比,东北工业区发展工业明显不足的资源条件是什么?
(3)20世纪60年代以后,德国鲁尔区的一些钢铁公司将炼铁炉建在________(国家)沿海港口,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你认为振兴东北工业区可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解析: 针对当今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东北老工业区的振兴问题与德国鲁尔工业区发展过程中的相似之处,引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认识。鲁尔区的繁荣可以说主要原因是充分发挥了它的资源优势。同样是作为煤炭和铁矿丰富的东北,相比之下更具资源优势。2003年9月10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东北工业区的发展更具政策的优势。而且鲁尔区的发展模式非常适合东北工业区的发展。
答案: (1)石油、铁矿、森林、土地。
(2)能源、水资源。
(3)荷兰 便于进口铁矿石,减少运输成本 减少对鲁尔区环境的污染
(4)①调整工业结构,加强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②发展科技,提高现有企业的竞争力;③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造,处理和安置好下岗人员的再就业;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⑤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⑥不盲目上新的项目,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造。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二 下图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
材料三 湘东和湘南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储量情况表。
地区 主要城市 储量占全省百分比(%)
锑 钨 锡 铅 锌 铜 汞 铋
湘东 长沙、株洲、湘潭 0.62 0.72 0.10 2.92 10.12 32.44
湘南 衡阳、郴州、永州 3.30 94.14 99.71 72.61 55.68 54.90 1.14 100.00
(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4)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湖南省酸雨最严重的城市有________等。分析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解析: 第(1)题,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第(2)题,湖南省西部和南部为山区地形,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第(3)题,湘东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在工业基础、科技、交通等方面具有优势,而湘南地区的原料和动力充足。第(4)题,湖南省酸雨严重的城市主要为降水pH值小于5.0的地区。湖南省酸雨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所排放的酸性气体量大;为防治酸雨,今后应在能源结构、能耗、工厂尾气等方面采取措施,并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答案: (1)种类多,储量大 分布不均
(2)西部和南部的山区 地形
(3)湘东: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交通便利;湘南: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
(4)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益阳)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