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干热岩是一种可循环利用,不排放废水、废物、废气的地热能源,其利用潜力巨大的地方一般分布在板块边缘,但目前开发条件和技术还不成熟。青藏高原南部占我国大陆地区干热岩储量的1/5,开发前景广阔。据此判断干热岩( )
A.
是清洁能源
B.
属于气候资源
C.
是不可再生资源
D.
已大规模开发利用
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中现成存在的能源。读我国某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问题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其他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此完成问题。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种植茶树、果树
②发展山区生态旅游
③陡坡地开辟梯田
④禁止开采矿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一次能源,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中现成存在的能源。读我国某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问题。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水能
B.
天然气
C.
风能
D.
地热能
如图为中国部分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最多
B.
我国水资源人均较少,但分布均匀
C.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单一,数量极其匮乏
D.
我国各类自然资源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煤炭
读世界不同地区的石油年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比例图,回答7?8小题.
石油是一种( )
A.
可再生资源
B.
非可再生资源
C.
水能资源
D.
工业制成品
读“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完成问题。
图中河北省的能源矿产主要有( )
A.
煤矿、石油
B.
煤矿、天然气
C.
石油、天然气
D.
煤矿、铁矿
下列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采矿时采富弃贫、采大弃小
B.
对共生的矿物只采一种,抛弃其它的
C.
采矿时不注意保护环境
D.
对矿产资源有计划开采,合理利用,综合利用
以下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耕地
B.
森林
C.
河流水
D.
天然气
2020年3月我国海域可燃冰第二次试采成功,此次试采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是今后替代传统能源的首选。下列选项中,与可燃冰属于同一类自然资源的是( )
A.
煤、铁、森林
B.
煤、石油、天然气
C.
森林、阳光、水
D.
水、石油、天然气
下列行为中,符合“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原则的是( )
A.
使用一次性筷子
B.
喝瓶装水
C.
垃圾分类
D.
坐小汽车上学
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 )
①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增长
②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破坏浪费严重
③自然资源种类少,数量有限
④人均占有量少,且人口仍在增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煤炭
②土地
③石油
④森林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农业的根基是粮食,粮食的根基是土地。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广布着肥沃的黑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如图为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问题。
提倡节约粮食,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有助于( )
①提高粮食产量
②保护耕地资源
③减少洪涝灾害
④减轻环境污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随着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休闲健身的普及,北京市开辟了多条骑行绿道。如图为北京市部分骑行绿道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骑行绿道可以( )
①扩大休闲健身空间
②推广绿色出行方式
③促进城乡互联互通
④扩大中心城区面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问题。
比较项目
耕地面积
年产矿石
森林面积
水资源总量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4位
第3位
第6位
第6位
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第67位
第80位
第121位
第110位
两种位次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我国的自然资源十分贫乏
B.
我国的人口众多
C.
我国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D.
我国人口的总量与自然资源的总量十分吻合
下列资源,全部属自然资源的是( )
A.
石油、森林、水泥、太阳能
B.
阳光、土地、煤油、草原
C.
铁矿、天然气、农村沼气、阳光
D.
森林、水、天然气、铁矿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下列不属于能源资源的是( )
A.
B.
C.
D.
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世界平均为100%)完成问题。
据图分析,我国资源( )
A.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多
B.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C.
总量少,人均占有量少
D.
总量少,人均占有量多
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世界平均为100%)完成问题。
我国人均占有量最多的资源是( )
A.
石油
B.
水
C.
耕地
D.
煤炭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针对这个说法.光明学校地理活动小组的同学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活动。下面就是他们的调查报告,请你帮助他们分析一下吧。首先,他们上网找了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然后走访了学校附近的几个生活小区。
(1)调查结果一:看看我们身边的垃圾都有什么。
垃圾
尘土、树叶
厨余垃圾
纸张
木材
玻璃
塑料
旧衣物
金属
所占比重%
7
63
11
1
2
13
2
1
问题1:人类生活涉及的自然资源种类有哪些?其中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2)调查结果二:怎么处理身边的垃圾?
地理小组的同学走访了学校附近的光明小区和紫金小区,下面是同学们拍的照片。
问题2:你能看出问题最有可能出现在哪里吗?
(3)调查结果三:垃圾去哪儿了?
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万式包括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根据2003年12月份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北京市生活垃圾治理白皮书》介绍,这三种垃圾处理方式所占比重分别为89.6%、58%和46%。
问题3:你认为填埋和焚烧的方法有什么弊端?
(4)地理小组的同学在这次实践活动后准备在学校以及他们各自所在的社区发起一项公益活动—跳蚤市场活动。
问题4:对于如何处理身边的垃圾,你还有哪些其他建议和方法?
看图,完成问题。
(1)图一中是矿产资源,此类资源属于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开发______来代替。
(2)图二中是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人类利用该资源进行______、______等。
(3)图三中的资源属于______田,主要分布在______区(干湿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探究家乡
材料一:山西位于我国中部,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山西利用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业。
材料二:截至2015年底,山西省已发现的矿种达120种,其中有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63种。资源储量居中国第一位的矿产有煤层气、铝土矿、耐火粘土、镁矿、冶金用白云岩等5种。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主要矿产为煤、煤层气、铝土矿、铁矿、金红石等32种。其中,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709.01亿吨,占全国保有资源储量的17.3%,居全国第三;煤、铝土矿等沉积矿产分布广泛,铁矿、铜矿等重要矿产分布相对集中,但是重要金属矿产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矿多、单一矿少。
材料三:山西地质史上森林分布很广,随着地壳变动,地面下沉,森林在沼泽中沉积并被覆盖,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而形成煤炭,所以山西有“乌金之乡”的美称。在山西有大同、平朔、西山、阳泉等是著名的煤矿。山西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年产量在2亿吨左右,需要更广阔的消费市场,而我国南方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于是就有了晋煤外运。
探究思考
(1)山西省会太原位于A______河畔,这条河注入了B______河。
(2)山西被称为“乌金之乡”,大量煤炭运往全国各地,煤炭为什么要外运?外运的主要方式有哪些?______。
(3)“五一”期间贝贝一家游览了乌金山,偶尔听到一旅游团队的导游介绍乌金山的情况。贝贝听后感觉有几处不对,请你帮贝贝找出来并更正(至少找出三处)。______。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太原以东,属于秦岭的支脉。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这里森林茂密,植被丰富,一派典型的亚热带风光……乌金山所在地区物产丰富,主要有芒果、核桃、苹果、柑橘等。它和常家庄园、榆次老城和后沟古村都属于人文景观。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表
自然资源
土地
矿产
耕地
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上的名次
3
3
4
6
6
我国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6
材料二:《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森林”,该报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材料三:用炭做燃料无异于用木材做燃料,因为炭是木材在隔绝空气高温加热而成的。?这样一来就破坏了绿化系统。此外,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如果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会导致温室效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______。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写出炭火烧烤对资源和环境的不良影响(写出二条)。______。
(3)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餐饮业中,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有哪些(写出两种现象)。______。
(4)从环保的角度,请你为烧烤从业者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由题干信息可知,干热岩是一种可循环利用,不排放废水、废物、废气的地热能源,是清洁能源,属于地热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目前没有大规模开发利用;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干热岩是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普遍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以上。通过注入温度较低的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的方式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目前有开发价值的干热岩地区主要为有火山活动或地壳较薄的地带。
本题考查干热岩的特点,结合题干材料理解解答即可。
2.【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得,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煤炭,煤炭是我国的第一大能源。
故选:A。
能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既是世界能源资源大国,也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加速发展能源工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
本题考查我国的煤炭特点,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即可。
3.【答案】A
【解析】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主旨在于减少环境污染,节能减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①②做法正确;③陡坡地开辟梯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④禁止开采矿产太过绝对。
故选:A。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战略思维。
本题考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做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解题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故B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B。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掌握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含义,理解解答即可。
5.【答案】D
【解析】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少,A错误;
我国水资源人均较少,分布不均匀,B错误;
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部分资源数量较大,C错误;
图中人均占有量最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是煤炭,占世界平均的79%,D正确。
故选:D。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均占有量不足。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矿产资源的占有量,读图解答即可。
6.【答案】B
【解析】解: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石油属于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理解答题即可。
7.【答案】A
【解析】解:据图中图例分布可得,河北省的能源矿产主要有煤矿和石油,主要的煤矿产地有开滦和峰峰等,主要的油田有华北油田等。
故选:A。
能源矿产是中国矿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石油、天然气在世界和中国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分别占93%和95%左右。中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齐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本题考查河北省的能源矿产名称,解答此题的关键熟记能源矿产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读图解答即可。
8.【答案】D
【解析】解: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在开采矿产资源过程中存在着严重浪费现象,特别是采富矿,弃贫矿现象。为此国家制定了矿产资源保护法,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实行许可证制度,对矿产资源有计划的开采,合理利用,综合利用。根据题意。
故选:D。
对矿产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开采、合理的利用,才能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的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时又是矿产资源不足的国家.
9.【答案】D
【解析】解: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故选:D。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可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理解答题即可。
10.【答案】B
【解析】解:可燃冰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故选:B。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要理解记忆。
11.【答案】C
【解析】解:A、B、D都是浪费资源的行为,不符合“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垃圾分类是一种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正确做法。故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非常严重的,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必须具有环保意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环境保护等知识,可以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同时这也是中考的考点之一。
12.【答案】C
【解析】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增长;我国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出现了浪费的现象。以上原因导致我国自然资源形势严峻。根据题意。
故选:C。
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资源,但是如果它遭到破坏或污染的话,它会变成非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社会的发展进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理解不断加深,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掌握我国现阶段自然资源的特征,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A
【解析】解: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等。
故选:A。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大类。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种类,掌握可再生资源的含义即可解答。
14.【答案】D
【解析】解: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我国人口众多且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匮乏,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有助于减轻环境污染,保护耕地资源,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不符。
故选:D。
自然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保障。它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人为因素也影响、改变着自然环境。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保护环境和资源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本题考查避免“舌尖上的浪费”的意义,注意多角度理解分析。
15.【答案】A
【解析】解: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一般是林荫小路,供行人和骑单车者(排斥电动车)进入的游憩线路,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带等自然道路和人工廊道建立。骑行绿道可以扩大休闲健身空间、推广绿色出行方式、促进城乡互联互通等等,①②③符合题意;“骑行绿道”与扩大中心城区面积无关。
故选:A。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认识到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该题考查骑行绿道的意义,结合骑行绿道的内涵、意义理解分析。
16.【答案】B
【解析】解: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我国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比较靠前,人均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比较落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两种位次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人口众多。
故选:B。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的资源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考查我国人口和自然资源的特点,结合表中的数据解答即可。
17.【答案】D
【解析】解: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森林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于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等,称之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都没有经过人类的加工,这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8.【答案】C
【解析】解:读图可得,A图所示的是太阳能,B图所示的是水能,C图所示的是铁矿,D图所示的是风能,铁矿不属于能源资源。
故选:C。
能源是能够提供能量的资源。这里的能量通常指热能、电能、光能、机械能、化学能等。能源按来源可分为三大类:(1)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太阳光热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的能量(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可燃矿物及薪材等生物质能、水能和风能等);(2)来自地球本身的能量。一种是地球内部蕴藏的地热能,如地下热水、地下蒸汽、干热岩体;另一种是地壳内铀、钍等核燃料所蕴藏的原子核能;(3)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本题考查能源的分类,解答此题的方法是据图中所示的信息并结合能源的概念解答即可。
19.【答案】B
【解析】解: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读图可得,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故选:B。
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本题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解答此题的方法是结合所学知识点和图中所示的信息解答即可。
20.【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我国人均占有量最多的资源是煤炭,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占世界平均的79%。
故选:D。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是人均占有量不足。
该题考查我国矿产资源的知识和读图能力,了解我国的资源现状读图解答即可。
21.【答案】(1)涉及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其中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2)紫金小区没有完善的垃圾分类设施,管理也不到位。
(3)处理工艺不好会影响环境,可能污染空气、土壤和地下水,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4)及时清运和处置垃圾,防止垃圾占用我们的生活空间。?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自然资源的分类等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人类生活涉及的自然资源种类有涉及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2)本题考查我国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正确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是解题关键。根据图示可知,光明小区的垃圾有分类设施,而紫金小区的垃圾没有分类设施,管理也不到位。
(3)本题考查我国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正确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是解题关键。我认为焚烧处理不好会影响环境,可能污染空气、土壤和地下水,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4)本题考查我国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明确正确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是解题关键。对于处理身边的垃圾,我的建议是:及时清运和处置垃圾,防止垃圾占用我们的生活空间。
22.【答案】非可再生?
新能源?
可再生?
灌溉?
养殖?
水?
湿润?
耕地
【解析】解:读图可知,(1)图一中是矿产资源,此类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开发系能源来代替。
(2)图二中是可再生(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人类利用该资源进行灌溉、养殖、发电等。
(3)图三中的资源属于水田,主要分布在湿润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故答案为:(1)非可再生;新能源;(2)可再生;灌溉;养殖;(3)水;湿润区;耕地。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
23.【答案】汾?
黄?
山西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1/3,年产量在2亿吨左右,需要更广阔的消费市场,而我国南方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于是就有了晋煤外运;方式:铁路、公路?
秦岭改成太行山,亚热带改成温带,芒果不正确,去掉,柑橘不正确,去掉,乌金山属于自然景观
【解析】解:(1)山西省的省会-太原位于汾河河畔,汾河是B黄河的支流之一;
(2)山西有“乌金之乡称号,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1/3,年产量在2亿吨左右,需要更广阔的消妻市场,而我国南方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于是就有了晋煤外运;运输的主要方式是公路和铁路;
(3)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应该是位于太行山的支脉是一派典型的温带景观,而不是亚热带;该地区不可能产芒果、柑福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故答案为:
(1)汾;黄;
(2)山西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1/3,年产量在2亿吨左右,需要更广阔的消费市场,而我国南方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于是就有了晋煤外运;方式:铁路、公路;
(3)秦岭改成太行山,亚热带改成温带,芒果不正确,去掉,柑橘不正确,去掉,乌金山属于自然景观。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以西,东部隔太行山与河北省相邻,黄河流经山西省西部,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是我国煤炭储量最多的省区。
该题考查山西省的相关地理知识,重点识记山西省的资源。
24.【答案】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
?
破坏森林,污染环境
?
用一次性筷子、用塑料饭盒
?
电烤
【解析】解:(1)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据初步评估,中国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较大,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20多种矿产在世界上具有优势地位。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资源总量大、配套程度较高的资源大国之一。但中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从这方面看,中国又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可知,炭火烧烤对资源和环境的不良影响: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污染环境,造成温室效应,引起海平面上升,威胁人类生存或破坏森林、污染环境等。
(3)废水中油难处理,倾倒在垃圾中的蔬菜,废弃物的热值低,水分大,对垃圾的在处理有很大难度。用一次性筷子、用塑料饭盒、吃野生动物等。
(4)电烤能保护烧烤这种饮食文化,又能能减轻对森林资源、环境的破坏。
故答案为:(1)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
(2)破坏森林,污染环境;
(3)用一次性筷子、用塑料饭盒;
(4)电烤。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及怎样合理利用和自然资源。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