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晨测练习(九)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晨测练习(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5 19:3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林省长春市三中物理晨测(九)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4.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各小题.
为研究机械能守恒,研究人员让一根长度为L的细线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开始摆动,记住它向右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然后用一把直尺在P点挡住摆线,并拍下频闪照片,看一看这种情况下小球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牛顿总结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发表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下列哪个概念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
A.

B.
质量
C.
能量
D.
加速度
选择悬点O所在水平面为参考平面,重力加速度是g,小球运动至最低点时的重力势能为()
A.
mgL
B.
-mgL
C.
0
D.
mL
小球摆动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有()
A.
重力 
B.
重力.细线的拉力
C.
重力.细线的拉力.向心力 
D.
重力.细线的拉力.向心力.直尺的阻力
小球从A点向最低点运动的过程中,关于做功及机械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做正功,机械能守恒
B.
重力做负功,机械能增加
C.
细线拉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
D.
重力和细线拉力都做正功,机械能增加
下列对我们所学的几种性质力理解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它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
弹力产生于两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C.
滑动摩擦力一定产生于两运动的物体之间,且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D.
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就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心就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部分
B.
以太阳为参考系,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广场雕塑是静止的
C.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用实验验证了重的物体先落地
D.
“嫦娥二号”绕月球飞行(轨迹为曲线)时可以将“嫦娥二号”看成质点
根据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跳远起跳时地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的作用力
B.
背越式跳高过栏杆时人体的重心可能低于杆的高度
C.
铅球被抛出后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仅受重力和冲力的作用
D.
投铁饼时运动员要在原地转几圈再投出去,那是为了增大铁饼的惯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
B.
目前我们知道的自然界基本相互作用是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C.
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各处所受重力相同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关于物体所受的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B.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垂直于斜面向下
C.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
D.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匀速下滑的速度大小无关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一定做匀速运动
B.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一定做变速运动
C.
物体受到不为零的恒定合外力时,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D.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下列关于重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重心并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
运动的物体不会受到静摩擦力
C.
摩擦力总是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D.
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摩擦力时,一定受到弹力
B.
两物体之间有弹力时,不一定受到摩擦力
C.
两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能产生弹力
D.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规则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
B.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C.
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
D.
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而产生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小题4】A
【解析】(1)牛顿第一定律重新定义了力和质量,牛顿第二定律诠释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因此能量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

2)选O点为零势能参考面,小球在参考面的下面,所以势能是-mgL,
本题答案是B.
(3)小球在摆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本题答案是B
.
(4)小球在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机械能守恒,本题答案是A
5.【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三种性质力的理解,其中摩擦力是难点,关键是掌握摩擦力的方向特点和作用效果。
?【解答】
A、物体的重力是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的一个分力,方向竖直向下,故A错误;
B、弹力产生于两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故B正确;
C、滑动摩擦力一定产生于两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且方向一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
D、摩擦力有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D
【解析】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重心是相当于所有的重力集中于这一点,并不是最重的点,A错;
B:以太阳为参考系,地球是运动的,B错误;
C: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用实验验证了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同时落地,C错;
D:研究“嫦娥二号”从地球到月球的飞行轨迹时,“嫦娥二号”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
?选D。
7.【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及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回答本题;
本题考查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的定律,基础题目。
【解答】
A.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跳远起跳时地对人的作用力等于人对地的作用力,故A错误;
B.?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集中点,同一物体不同形状,重心位置也会发生改变,由图可知,背越式跳高的重心最低,因此它也是跳得最高的,B正确;
C.铅球被抛出后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仅受重力的作用,C错误;
D.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物体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解析】
【分析】
自然界中的物体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力按性质分类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常见的重力与万有引力有关;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的物体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一定也是受力物体,力的分类,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解答】A.初速度为零且只受重力的物体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
B.自然界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故B正确;
C
.
几何形状规则且质量分部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故C错误;
D
.由于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不同,同一物体在地球上各处所受重力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方向;由力的合成与分解可得出各力间的关系。
在研究共点力的平衡时,若物体受三力而平衡时,常用合成法,即任意两力之和与第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物体受四力及以上时,可以采用正交分解法。
【解答】
A.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及摩擦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故A错误;?
B.物体所受重力是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其方向竖直向下,故B错误;?
C.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上,物体受到的合力应为零,故支持力应等于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即支持力小于重力,故C错误;?
D.滑动摩擦力,故摩擦力与下滑速度无关,只与正压力及动摩擦因数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10.【答案】BC
【解析】
【分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即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但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当物体的加速度不为0时,物体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物体的运动状态即物体的速度,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既包括速度大小发生改变,也包括速度的方向发生改变。
【解答】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不为0,故物体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即物体做变速运动,故B正确。
C.物体受到不为零的恒定合外力时,则加速度不变,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故C正确。
D.物体运动的方向为速度方向,而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无关,故D错误。
故选BC。
11.【答案】AD
【解析】
【分析】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
本题考查了重心、摩擦力,明确摩擦力的性质,知道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各自的产生条件,明确“相对”的意义,从而准确掌握摩擦力的性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解答】
A、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才在其几何重心,故A正确;
B、运动的物体也会受到静摩擦力,比如:手握竖直的酒瓶匀速前进,静摩擦力向上(与重力平衡),运动方向向前,故B错误;
CD、摩擦力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作为阻力,也可以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作为动力,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2.【答案】AB
【解析】解:A、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弹力、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表面粗糙,故A正确;
B、由A选项分析,可知,两物体之间有弹力时,不一定受到摩擦力,故B正确;
C、物体相互接触时且挤压,才一定产生弹力,故C错误;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压力大小成正比,并不是重力,故D错误;
故选:AB。
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时,两物体间不一定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还要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才有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压力大小成正比,从而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弹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注意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
13.【答案】BD
【解析】解:A、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故A错误;
B、根据胡克定律F=kx,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故B正确;
C、质点作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C错误;
D、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弹力,作用在受力物体上。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而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BD。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知道胡克定律的内容,并能理解其中各个量的含义;
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施力物体的形变产生弹力,作用在受力物体上。
本题考查了胡克定律、位移与路程、重心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F=kx中x的含义是形变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