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鲁科版八年级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质量与密度
【专题一:质量】
【例1】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米、宽0.2米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
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
C.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
D.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
【针对训练】
1. 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其直径约为40mm,质量约为( )
A. 3g B. 30g C. 300g D. 3000g
2.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 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
A.体积 B.质量 C.石油 D.硬度
【专题二:天平的使用】
【例2】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这时应该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 g、20 g和10 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移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针对训练】
1.小明用已经调好的天平测量一杯水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杯和水的总质量是( )
A.82.4 g B.82.2 g C.82.6 g D.82.8
2.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的操作有两处错误,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①错误一: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二: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填代号)
【专题三:密度】
【例3】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 ________? kg/m3 .
【针对训练】
1.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直立着身体迅速撤离火场,从物理学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2.小妍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对四种固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做出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ρ1>ρ2>ρ3>ρ4 B. ρ1<ρ2<ρ3<ρ4
C. 体积相同时的固体1的质量最小 D. 体积相同时的固体4的质量最大
3.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8:1 B.4:3 C.4:1 D.2:1
【专题四:密度的测量】
【例4】小华用在爱莲湖边拾到的一块约90g的黄蜡石进行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 拨动游码,归零后指针位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接着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 的 (选填“左侧”“中央”或“右侧”)刻度线上使横梁水平平衡。
(2)往右盘放5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后,接下来应放 g(选填“20”或“10”)的砝码才是正确的操作;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黄蜡石的质量为 g。
(3)用100mL量筒测量黄蜡石体积时,发现黄蜡石无法放入量筒,换用图丙中100mL的
来测量,测得黄蜡石的体积为34mL。
(4)根据测量结果算出黄蜡石的密度为 kg/m3。
【针对训练】
1.小梦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他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g,体积是________mL,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2.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于是小丽同学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止说:小丽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是没有把游码向左移到标尺的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3)接着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放入20 g、5 g砝码各一个时,天平横梁刚好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g。
(4)然后用一细绵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 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该小组测算得的密度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专题五:密度的计算】
【例5】杜莎夫人蜡像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蜡像馆之一,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是继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香港、拉斯维加斯之后,最新开设的全球第六家杜莎夫人蜡像馆,馆内有许多名人蜡像.图中所示的是姚明的蜡像.
(1)已知姚明体重为140 kg,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1×103 kg/m3)差不多,姚明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2)假设用蜡(0.9×103 kg/m3)来做一个同样体积的实心“姚明”,姚明蜡像的质量有多大?
【针对训练】
1.某燃料公司采购回1 500 t柴油,以备春耕农机的需要,用来运油的槽车(如图),每节车厢能装38 m3,把这批柴油一次运回来要安排多少节这样的油罐?(ρ油=0.8×103kg/m3)
2.一个装满水的水杯,杯和水总质量为600 g,将一些金属粒倒入杯中沉底后从杯中共溢出水200 g,待水溢完测得此时水杯总质量为900 g,则金属粒密度为多少?
【达标测练】
1.小聪放学回家,发现爷爷做生意用的杆秤锤碰掉了一小块,他用这个秤称出1kg黄豆,则这些黄豆的真实质量应
A. 小于1kg B. 大于1kg C. 等于1kg D. 无法判断
2.下列关于密度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A. 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无关 B. 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可能反而较小
C. 水结成冰后,密度保持不变 D. 写字时,水笔中液体的密度不变
3.一杯鸡尾酒有几种颜色,且不同颜色层界线明显,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的
A. 质量不同 B. 体积不同 C. 密度不同 D. 温度不同
4.如图所示,广州酒家双黄莲蓉月饼是广州人最爱的中秋食品,也深受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对月饼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每个月饼的质量约为20g
B. 一盒月饼的质量比教室里的空气总质量大
C. 宇航员带到空间站的时候,可以漂浮在空中,说明月饼的质量变为零了
D. 人们喜欢把月饼切成四块慢慢品尝,切开后月饼总质量不变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A. ρ甲>ρ丙>ρ乙 B. ρ乙>ρ丙>ρ甲 C. ρ丙>ρ乙>ρ甲 D. ρ甲>ρ乙>ρ丙
6.用托盘天平称1粒米的质量,较好的办法是
A. 认真仔细地直接测量
B. 先称一粒米与一块木块的共同质量,再测木块质量,然后计算求得
C. 先称10g质量的米.然后再数粒数,计算求得
D. 先称10粒米的质量,然后计算求得
7.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 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C. 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D. 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
8.用铜和铝两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如果它们的质量和横截面积都相同.[ρ铜=8.9g/cm3;ρ铝=2.7g/cm3]则这两条导线的长度之比等于
A. 27:89 B. 89:27 C. 1:3 D. 3:1
9.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块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 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 D. 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10.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相同体积的实心小球,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甲、乙两种小球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_.
11.小刚同学发现我们每天饮用的新希望牌学生饮用奶,每盒体积是200ml,他又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得一般盒装牛奶的密度是1.025×103kg/m3.你能根据小刚提供的数据,算出这盒牛奶的质量是________ g,如果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一个正方体金属块,为了测量它的密度,采取如下的做法:
(1)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的底面边长.如右图所示,边长是 ________ cm.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有20g的砝码1个,10g的砝码2个,游码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________ g.
(3)由以上测量可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________ kg/m3 .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13.一个空瓶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0g,将瓶内的水倒出,在空瓶内装一些金属粒,瓶和金属粒的总质量为1000g,再向瓶中倒满水,瓶、水和金属粒的总质量为1410g.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 . 试计算:
(1)瓶子的容积;
(2)金属粒的体积;
(3)金属粒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14.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
(2)如表中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 m1/g V1/cm3 V2/cm3 m2/g 干燥软木塞的密度ρ木/g?cm﹣3
测量值 6 370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
15.小明用如下实验测定所处环境的空气密度: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台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后,并未待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而是________,就开始测量了.
(2)他用打气筒将皮球打足气,用调好的天平称出此时皮球的质量为81.6g.将如图甲所示的量杯装满水后,倒放在水槽中,用气针和乳胶管将皮球中的空气引入量杯内,用排水集气的方法慢慢排出皮球中的气体(周围环境空气的密度与量杯中空气的密度相等),如图乙所示,同时调整量杯的高度,使量杯内气体达到量杯的最大测量值,且需量杯内、外水面相平.此时,用夹子夹紧乳胶管暂停放气.再将量杯装满水后重新集气,如此共进行10次.拔出气针,用天平称出此时皮球和剩余气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实验及图中情况,帮助小明完成下面的实验数据表格.
充足空气后皮球的质量/g 皮球和剩余气体的质量/g 排出空气的质量/g 排出空气的总体积/cm3 空气的密度/kg/m3
_____ _____ _____ ____ ____
2020鲁科版八年级物理章节专题训练——专题二十:质量与密度参考答案
【专题一:质量】
【例1】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米、宽0.2米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
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
C.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
D.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
【答案】C 【解析】将铁块压成铁皮,只是改变了物体的形状,并没有改变它自身所占的空间大小,它的体积不变。铁块在变形的过程中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质量同样没有改变。
【针对训练】
1. 乒乓球被誉为我国的“国球”,其直径约为40mm,质量约为( )
A. 3g B. 30g C. 300g D. 3000g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了质量的估测,根据生活经验知道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乒乓球要小的多.个别的要简单进行单位转换.A.一个乒乓球的质量只有几克,3g符合题意; B.30g大约是一个小鸡蛋的质量,质量太大,不符合题意; C.300g=6两,超过半斤,质量太大,不符合题意; D.3000g=6斤,质量太大,不符合题意;故选A.
2.年幼的弟弟发现密封的面包被挤扁总说面包变少了,哥哥却说面包没变。你认为哥哥所说的“没变” 可能是指下列哪个物理量( )
A.体积 B.质量 C.石油 D.硬度
【答案】B
【专题二:天平的使用】
【例2】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所示),这时应该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 g、20 g和10 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移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答案】右 增加 81.6
【解析】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规律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由于是称量物体质量前的调节,故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称量物体时,指针指向左侧,则应向右盘中增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根据天平的读数规则可知此物体的质量为50 g+20 g+10 g+1.6 g=81.6 g。
【针对训练】
1.小明用已经调好的天平测量一杯水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位置如图所示,则杯和水的总质量是( )
A.82.4 g B.82.2 g C.82.6 g D.82.8
【答案】A。
2.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小明的操作有两处错误,指出有错误的步骤并写出正确的做法。
①错误一: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错误二:__________(填代号),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填代号)
【答案】(1)A 使游码与零刻度对齐后调节衡梁平衡 D 移动游码而不是旋转螺母使天平平衡
(2)BADC
【解析】使用天平测量物体前应该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调节平衡螺母前应该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0刻度线处,即“两放一调”;当天平调节平衡后,称量物体时,用往右盘里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的位置的方法使天平重新平衡,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专题三:密度】
【例3】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 ________? kg/m3 .
【答案】 (1). 甲 (2). 1.5×103
【解析】
[1]由图象知,在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如都取V=2cm3),甲的质量较大,由公式 可以得到:甲物质密度较大.
[2]甲物质的密度为;
【针对训练】
1.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直立着身体迅速撤离火场,从物理学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答案】D
【解析】
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B项错误;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相符,故D项正确.
2.小妍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对四种固体的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做出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ρ1>ρ2>ρ3>ρ4 B. ρ1<ρ2<ρ3<ρ4
C. 体积相同时的固体1的质量最小 D. 体积相同时的固体4的质量最大
【答案】A
【解析】
由图像可知ρ1>ρ2>ρ3>ρ4,所以A对B错;根据公式得,体积相同时,密度大的质量大,所以体积相同时各固体的质量关系为:,C、D错.
3.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8:1 B.4:3 C.4:1 D.2:1
【答案】A
【专题四:密度的测量】
【例4】小华用在爱莲湖边拾到的一块约90g的黄蜡石进行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 拨动游码,归零后指针位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接着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 的 (选填“左侧”“中央”或“右侧”)刻度线上使横梁水平平衡。
(2)往右盘放50g和20g的砝码各一个后,接下来应放 g(选填“20”或“10”)的砝码才是正确的操作;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黄蜡石的质量为 g。
(3)用100mL量筒测量黄蜡石体积时,发现黄蜡石无法放入量筒,换用图丙中100mL的
来测量,测得黄蜡石的体积为34mL。
(4)根据测量结果算出黄蜡石的密度为 kg/m3。
【答案】(1)镊子;分度盘;中央;(2)20;88.4;(3)量杯;(4)2.6×103。
【针对训练】
1.小梦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他用调好的天平按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g,体积是________mL,盐水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答案】111 100 1.11×103
【解析】从甲、乙两次天平平衡时天平的读数可知,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154 g,空烧杯的质量为43 g,所以盐水的质量为111 g;在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100 mL,利用公式ρ=m/V得盐水的密度为1.11×103 kg/m3。
2.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于是小丽同学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止说:小丽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是没有把游码向左移到标尺的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3)接着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放入20 g、5 g砝码各一个时,天平横梁刚好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g。
(4)然后用一细绵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 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该小组测算得的密度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零刻线处 (2)右 (3)25 (4)10 (5)2.5×103 偏小
【解析】(1)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首先应该进行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把游码拨至横梁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再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使天平横梁上的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若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3)小石块的质量等于右盘内砝码的总质量加游码所对的刻度值,即m=20 g+5 g=25 g。(4)由题图可得小石块体积为:V=30 mL-20 mL=10 mL=10 cm3
(5)小石块的密度:ρ=m/V=25 g/10 cm3=2.5 g/cm3=2.5×103 kg/m3;按题目中测小石块体积的方法,由于小石块从盛水的量筒中取出时石块带有部分水,使得计算出小石块体积偏大,由密度公式ρ=m/V可知该小组测算得的密度值偏小。
【专题五:密度的计算】
【例5】杜莎夫人蜡像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蜡像馆之一,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是继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香港、拉斯维加斯之后,最新开设的全球第六家杜莎夫人蜡像馆,馆内有许多名人蜡像.图中所示的是姚明的蜡像.
(1)已知姚明体重为140 kg,人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1×103 kg/m3)差不多,姚明的体积大约是多少?
(2)假设用蜡(0.9×103 kg/m3)来做一个同样体积的实心“姚明”,姚明蜡像的质量有多大?
【答案】 (1). 014 m3 (2). 126 kg
【解析】
(1)已知姚明的质量,m=140kg,由ρ=得姚明的体积:V= =0.14m3(2)蜡做的“姚明”的体积等于姚明的体积,故蜡做的姚明质量,m=ρ蜡V=0.9×103kg/m3×0.14m3=126kg,
【针对训练】
1.某燃料公司采购回1 500 t柴油,以备春耕农机的需要,用来运油的槽车(如图),每节车厢能装38 m3,把这批柴油一次运回来要安排多少节这样的油罐?(ρ油=0.8×103kg/m3)
【答案】50节
【解析】方法一:柴油的总体积
V===1 875 m3
车厢节数n===49.3,取50节
方法二:一节车厢装油质量:
m车=ρ油V车=0.8×103 kg/m3×38 m3
=3.04×104 kg=30.4 t
车厢节数n===49.3,取50节
【解析】题目中要求将柴油分装,可从两方面入手考虑,一种方法是先求出1 500 t柴油的体积,再求节数;另一种方法是先求每节车厢装柴油质量,再求节数。
2.一个装满水的水杯,杯和水总质量为600 g,将一些金属粒倒入杯中沉底后从杯中共溢出水200 g,待水溢完测得此时水杯总质量为900 g,则金属粒密度为多少?
【答案】2.5×103 kg/m3
【解析】放入金属粒后杯中剩余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m1=600 g-200 g=400 g
则金属粒的质量为:
m金=m总-m1=900 g-400 g=500 g
金属粒体积=所排出水的体积:
V金=V排===200 cm3
ρ金===2.5 g/cm3=2.5×103 kg/m3
【达标测练】
1.小聪放学回家,发现爷爷做生意用的杆秤锤碰掉了一小块,他用这个秤称出1kg黄豆,则这些黄豆的真实质量应
A. 小于1kg B. 大于1kg C. 等于1kg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当秤砣磁掉一块后,秤砣的重力减小,则为了保持平衡,则秤砣的力臂应变长,即杆秤的示数要比真实示数要大,故称出的1kg黄豆,其真实质量将小于1kg.
故选A。
2.下列关于密度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A. 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无关 B. 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可能反而较小
C. 水结成冰后,密度保持不变 D. 写字时,水笔中液体的密度不变
【答案】C
【解析】
密度为单位体积内物体的质量.
A.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故A正确;
B. 质量大的物体,如果体积小,则密度可能反而较小,故B正确;
C. 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C错误;
D.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写字时,水笔中液体的密度不变,故D正确.
3.一杯鸡尾酒有几种颜色,且不同颜色层界线明显,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的
A. 质量不同 B. 体积不同 C. 密度不同 D. 温度不同
【答案】C
【解析】
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的密度不同.因为密度不同,密度大的在下面,密度小的在上面,就像油可以浮在水面上一样.
故选 C.
4.如图所示,广州酒家双黄莲蓉月饼是广州人最爱的中秋食品,也深受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对月饼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 每个月饼的质量约为20g
B. 一盒月饼的质量比教室里的空气总质量大
C. 宇航员带到空间站的时候,可以漂浮在空中,说明月饼的质量变为零了
D. 人们喜欢把月饼切成四块慢慢品尝,切开后月饼总质量不变
【答案】D
【解析】
A每个月饼的质量约为150g,故A错误;
B教室总体积约为180m?,空气密度为1.3g/L,教室内空气质量约为234kg,故B错误;
C月球引力约为地球的1/6,但月饼质量不变,故C错误;
D 月饼切开前后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故D正确.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则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A. ρ甲>ρ丙>ρ乙 B. ρ乙>ρ丙>ρ甲 C. ρ丙>ρ乙>ρ甲 D. ρ甲>ρ乙>ρ丙
【答案】D
【解析】
做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由图像可知,,根据可得,.故D正确为答案,选项ABC错误.
6.用托盘天平称1粒米的质量,较好的办法是
A. 认真仔细地直接测量
B. 先称一粒米与一块木块的共同质量,再测木块质量,然后计算求得
C. 先称10g质量的米.然后再数粒数,计算求得
D. 先称10粒米的质量,然后计算求得
【答案】C
【解析】
用托盘天平称1粒米的质量,较好的办法是积累法,先称10g质量的米.然后再数粒数,用10g除以粒数,计算可求得,选C
7.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 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
C. 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 D. 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
【答案】A
【解析】
由图示图象可知:ρ甲===4g/cm3=4×103kg/m3,ρ乙===0.5g/cm3=0.5×103kg/m3,
A.不知道物质的体积关系,无法判断质量关系,故A错误;
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C正确;
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8.用铜和铝两种材料制成的导线.如果它们的质量和横截面积都相同.[ρ铜=8.9g/cm3;ρ铝=2.7g/cm3]则这两条导线的长度之比等于
A. 27:89 B. 89:27 C. 1:3 D. 3:1
【答案】A
【解析】
根据ρ=,V=SL可得,两条导线的长度关系为:===== = ,故选A.
9.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块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体积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 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 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 D. 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答案】B
【解析】
质量为100g的冰块熔化成水后,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水的多少没有变,故质量不变.但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冰变成水后,体积变小了.故选B.
10.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相同体积的实心小球,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甲、乙两种小球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_.
【答案】 (1)2∶1 (2)2∶1
【解析】
如图所示,天平恰好平衡,即2m甲+m乙=m甲+3m乙,解得m甲:m乙=2:1;又因为两种球的体积相同,所以根据ρ=m/V知道,密度之比等于质量比为2:1.
11.小刚同学发现我们每天饮用的新希望牌学生饮用奶,每盒体积是200ml,他又利用业余时间上网查得一般盒装牛奶的密度是1.025×103kg/m3.你能根据小刚提供的数据,算出这盒牛奶的质量是________ g,如果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205 不变
【解析】
纯牛奶的体积:
牛奶的质量为:;
密度是物体的属性,与质量体积无关,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不变.
12.一个正方体金属块,为了测量它的密度,采取如下的做法:
(1)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的底面边长.如右图所示,边长是 ________ cm.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有20g的砝码1个,10g的砝码2个,游码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________ g.
(3)由以上测量可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 ________ kg/m3 . (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答案】 (1)2.00 (2)42.6 (3)5.3×103
【解析】
(1)由图1知,刻度尺分度值为1mm,则物体的边长L=5.00cm?3.00cm=2.00cm;
(2)金属块的质量m=20g+10g×2+2.6g=42.6g;
(3)根据公式ρ===5.3g/cm3=5.3×103kg/m3
13.一个空瓶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700g,将瓶内的水倒出,在空瓶内装一些金属粒,瓶和金属粒的总质量为1000g,再向瓶中倒满水,瓶、水和金属粒的总质量为1410g.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 . 试计算:
(1)瓶子的容积;
(2)金属粒的体积;
(3)金属粒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1)500cm3;(2)90cm3;(3)8.9g/cm3 .
【解析】
(1)空瓶装满水水的质量:m水=700g?200g=500g,空瓶容积:V=V水= =500cm3;(2)瓶中装了金属粒后再装满水,水的体积:V′水= =410cm3,金属粒的体积:V金=V?V水?=500cm3?410cm3=90cm3,(3)金属粒的质量:m金=m总?m瓶=1000g?200g=800g,金属粒的密度:ρ=≈8.9g/cm3.
14.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ρ水=1.0g/cm3)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再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
(2)如表中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 m1/g V1/cm3 V2/cm3 m2/g 干燥软木塞的密度ρ木/g?cm﹣3
测量值 6 370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
【答案】(1)将潮湿的软木塞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2)400,16,0.15
(3)将吸水性物质放入水中,吸足水后,再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测出体积.
【解析】
实验中错误的操作是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天平上测量,由于软木塞具有吸水性,从量筒中取出已经潮湿,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需要放在器皿等容器里进行称量;如图所示,将软木塞浸没水中V2=400cm3,质量m2=16g,软木塞所吸水的质量m吸=m2-m1=16g-6g=10g,
软木塞所吸水的体积;
吸水前软木塞体积V=400cm3-370cm3+10cm3=40cm3,
干燥软木塞的密度=0.15×103kg/m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让软木塞事先吸足水或用保鲜膜包好.
15.小明用如下实验测定所处环境的空气密度: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台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后,并未待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而是________,就开始测量了.
(2)他用打气筒将皮球打足气,用调好的天平称出此时皮球的质量为81.6g.将如图甲所示的量杯装满水后,倒放在水槽中,用气针和乳胶管将皮球中的空气引入量杯内,用排水集气的方法慢慢排出皮球中的气体(周围环境空气的密度与量杯中空气的密度相等),如图乙所示,同时调整量杯的高度,使量杯内气体达到量杯的最大测量值,且需量杯内、外水面相平.此时,用夹子夹紧乳胶管暂停放气.再将量杯装满水后重新集气,如此共进行10次.拔出气针,用天平称出此时皮球和剩余气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请你根据实验及图中情况,帮助小明完成下面的实验数据表格.
充足空气后皮球的质量/g 皮球和剩余气体的质量/g 排出空气的质量/g 排出空气的总体积/cm3 空气的密度/kg/m3
_____ _____ _____ ____ ____
【答案】 (1)水平 (2)“0”刻度线 (3)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解析】
(1)使用托盘天平应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先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0刻线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右以相同幅度摆动;
(2)①首先可以从丙图中读出皮球和剩余空气的质量:m1 =(50g+20g+10g)+0.4g=80.4g;
②排出空气的质量:m2 =81.6g-80.4g=1.2g;
③在题目中前后共排出了10次空气,每次都是一量杯,从图中能看出量杯的容积:V1 =100ml=100cm3 ,所以一共排出的空气的体积:V2 =10×100cm3 =1000cm3 ;
④空气的密度ρ=m/V=m2/V2=1.2g/1000cm3=1.2×10-3 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