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绚丽多姿的物质
你知道它们是怎么“画”出来的吗?
这是中国科学家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操纵一个个铁原子排列出的世界上最小的“中国”二字
(比例尺为 l∶1013 )
放大10万亿倍
水是由 构成的。
水分子
一滴水中大约有 个水分子。
1.7 × 1021
17 万亿亿
铁是由 构成的。
铁原子
如果将铁原子和乒乓球相比
就相当于将乒乓球和地球相比。
水分子、铁原子等微粒极其微小,
肉眼看不见。
微粒的性质:
1、物质是由 构成的。
2、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酚酞试液和紫色石蕊试液相似。某些物质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1:向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
实验2:向盛有少量浓氨水的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
小结:蒸馏水 使酚酞试液变色,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 。
实验3:配制酚酞与水的混合溶液A,在另一烧杯B中加入一些浓氨水,用大烧杯罩在一起,观察现象。
现象为: 变 .
该实验说明 .
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越快
不能
变红
酚酞试液
红
浓氨水中的微粒在不断地运动,当它运动到酚酞试液中,使酚酞变红。
(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 )
3、微粒之间有空隙。
( 中微粒间的空隙大, 中微粒间的空隙小)
所以 易被压缩, 难被压缩)
气体
固体、液体
气体
固体、液体
实验操作
体积变化情况
预测结果
测量结果
1、10mL水与10mL水混合
2、10mL酒精与10mL酒精混合
3、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
20mL
20mL
<20mL
空气 被压缩; 水、铁块 被压缩。
易
难
为什么两种不同的液体混合总体积会变小呢?
物质状态的变化微观三维模拟动画
固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巩固练习):
1. 在远处就可以闻到花香,为什么呢? .
2. 为什么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呢? .
3. 为什么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冷水中要快?
.
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微粒间有空隙
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科学家长期研究证实: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原子、分子、离子。
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铜由铜原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
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和 。
1. 和(如铜、铁) (如氦气、氖气等)和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硫等)是由原子构成的。
2. 等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3)其它大多数物质一般由分子构成的。
原子
离子
分子
金属
稀有气体
氯化钠
(俗称食盐)
(联想与启示):
请大家比较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思考他们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填能或不能,下同)
氢气 燃烧, 支持燃烧。
氧气 燃烧, 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燃烧, 支持燃烧。
能
不能
不能
能
不能
不能
(提问):这三种气体的化学性质相同吗?为什么呢?
2、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 ,
是因为构成不同物质的 。
(思考):氧气和液态氧气中含有的微粒都是氧分子,
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吗?
不相同
化学性质
微粒不同
氢气由 构成。
氧气由 构成。
二氧化碳由 构成。
氢分子
氧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
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同
但物理性质不相同
气体
液体
无色
淡蓝色
三、分子和原子:
(设问)分子很小,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过程中还能再分成更小的微粒吗?(填“能再分”或“不能再分”)物理变化 :如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分子 。
化学变化 :如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 。
水分子
水分子
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水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了。
不能再分
能再分
水 氢气 + 氧气
通电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O
H
H
水分子
O
H
H
O
H
H
H
H
O
水分子
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O
H
H
O
H
H
O
H
H
H
H
O
氧原子
氢原子
水分子
O
H
H
O
H
H
O
H
H
H
H
O
O
H
H
O
H
H
O
H
H
H
H
O
O
H
H
O
H
H
O
H
H
H
H
O
水电解过程图示
水分子分解成
氢原子和氧原子
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
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以分解
而原子不能再分解。
★(小结):
(1)分子和原子的联系:
①都是构成物质的 ,
② 是由 结合而成的。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 中,分子可以 ,但原子 。
(原子是 中的 微粒)
(思考):分子是由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对吗?
基本微粒
分子
原子
化学变化
(化学反应)
再分
不能再分
化学变化
最小
氢原子
氢分子
汞原子
不对,如汞原子比氢分子大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充满空气的气球可以被压缩。
2.酒香不怕巷子深。
3.为什么湿衣服晾晒会干呢?
4.为什么湿衣服在太阳下比在阴凉处容易干呢?
5.10L水和10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L?
6.10L板栗和10L小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0L?
微粒之间有空隙。
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微粒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微粒的运动速度越快。
微粒之间有空隙。
不能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
因为板栗和小米间的空隙不算微粒间的空隙。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物质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微粒的运动速度变快,
微粒间的空隙变大,
所以体积膨胀。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
微粒本身并有改变,
微粒间的空隙变大,
没有变成新微粒。
水通电生成氢气 和 氧气是化学变化:
微粒本身发生改变,
变成新微粒。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物理变化:
不生成新微粒。
(但微粒间的空隙和运动速度会发生改变)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
微粒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微粒。
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 和 。
1. 和(如铜、铁) (如氦气、氖气等)和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 等)是由原子构成的。
2. 等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3)其它大多数物质一般由 构成的。
原子
离子
分子
金属
稀有气体
氯化钠
(俗称食盐)
碳、硫
分子
氧气是由 构成的。
氖气是由 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
铜是由 构成的。
水银是由 构成的。
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硫酸是由 构成的。
氧分子
氖原子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分子
铜原子
钠离子 和 氯离子
硫酸分子
汞原子
氢气 和 氧气 的化学性质 ,
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 。
冰 和 水 的化学性质 ,
因为构成这两种物质的 。
不同
微粒不相同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相同
水分子
微粒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