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琵琶行》并序课件(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26 20:0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音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我们表情达意的手段。我国是一个古老的音乐大国,音乐作品浩如烟海,但其中有一首琵琶曲,哀婉动人,流传千古,赚取了不知多少儿女的眼泪,引发了不知多少志士的慨叹。今天我们就来聆听这首精妙绝伦的琵琶曲,共同走进诗人白居易的心灵世界。
16



缀玉连珠六十年,
谁叫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
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
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
李忱
吊白居易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又号醉吟先生,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简介
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著有《白氏长庆集》,今存诗近三千首。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糅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白居易生平与创作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这首诗的前半部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后半部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这样,诗的主题思想便由批判转为对唐明皇与杨贵妃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不过,歌颂和同情中仍暗含讽意。这是一首主题思想具有双重性的长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后半部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大大增强了白诗的表现力。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歌、行都称歌行体,属于古体诗。音节、
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
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可叙
事,可抒情、议论。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都
是歌行体。
文体知识
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
(古:因此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
2.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以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
词)
3.老大嫁作商人妇(古:年龄大
今:兄弟排序第一)
4.暮去朝来颜色故(古:面貌、面容
今: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5.又闻此语种唧唧(古:叹息声
今:模拟小鸟和虫的鸣叫声)
6.明年秋,送客
(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后一年)
7.因为长句
(古:七言诗
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与”短句“相对)
8.铁骑突出刀枪鸣(古:突然出击
今:超过一般)
9.整顿衣裳起敛容(古:整理
今:进行治理,使严整、健全、有序)
10.秋月春风等闲度(古:随随便便
今:平常、普通)
一词多义
言:①东船西舫悄无言
(名词,说话的声音)
②感斯人言
(名词,话)
③凡六百一十六言
(名词,字)
④自言本是京城女
(动词,说)
命:①遂命酒
(动词,叫,吩咐,命令)
②命曰《琵琶行》
(动词,取名)
数:①使轻弹数曲
(数词,几,表示不确实的数目)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名词,数量)
是:①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指示代词,这,此)
一词多义
②自言本是京城女
(动词,是)
为:①因为长句
(动词,写,创作)
②初为《霓裳》后《六幺》(动词,弹奏)
③为君翻作《琵琶行》(介词,替,给)
语:①琵琶声停欲语迟
(动词,说话,回答)
②今年闻君琵琶语
(名词,曲)
轻:①轻拢慢捻抹复挑
(形容词,轻轻)
②商人重利轻别离
(动词,轻视)
暂:①凝绝不通声暂歇
(副词,短暂)
②如听仙乐耳暂明
(副词,暂时,忽然)
泣:①满座重闻皆掩泣
(动词,哭泣)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
(名词,眼泪)
拨:①转轴拨弦三两声
(动词,拨动)
②曲终收拨当心画
(名词,拨子)
转:①却坐促弦弦转急
(副词,更,越)
②转徙于各地
(动词,辗转)
③转轴拨弦三两声
(动词,转动)
辞:①我从去年辞帝京
(离开)
②莫辞更坐弹一曲
(推辞)
一词多义
乍:①银瓶乍破水浆迸
(忽然)
②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刚刚)
于:①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向)
②转徙于江湖间
(在)
然:①曲罢悯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非刘豫州莫可当曹者,然豫州新败(连词,可是、但是)
③成然之
(动词,认为是这样)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遂命酒
(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3.商人重利轻别离
(形容词用作动词,重视,轻视)
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2.被动句
感斯人言
3.省略句
(吾)送客(于)
口;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使(之)快弹数曲;感斯人(之)言
沉吟放拨插(于)弦中
序归纳概括了哪些内容?
A.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
B.概述琵琶女的身世。
C.点明写作目的。
D.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
琵琶女自诉身世苦
白居易自叹谪居苦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名满京都的艺人
才华横溢的诗人
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
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幽愁暗恨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的演奏(三次)
一闻琵琶邀相见
再闻琵琶诉沦落
三闻琵琶青衫湿
赏析诗中三次音乐描写的诗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互
文)
江头送客闻琵琶
第一次(暗写)
“惨”!(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音乐的美,琴技高超
江上聆听琵琶曲
第二次(明写、暗写)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女出场
1.
“寻”“问”……这一系列的动词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
答:急切、欣喜。
2.
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答:
矛盾、含羞。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女演奏
序曲
第一
乐章
第二
乐章
第三
乐章
曲终
倾诉悲情
急切愉快
幽愁暗恨
激越雄壮
曲终收拨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鉴析此段描写音乐的技巧:

大量运用比喻

摹声与比喻结合

叙议结合,妙语
点睛。
第三次
重闻琵琶青衫湿(明写暗写)
诗句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直接描写音乐的悲凄)
(侧面烘托音乐的感人)
“男儿有泪不轻弹”,诗人为何“泪湿青衫”?
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
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诗歌往往少不了景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景物描写的文字。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凄凉愁惨
“别时茫茫江浸月”
离愁别绪
“唯见江心秋月白”
寂静
,烘托了音乐效果
“绕船月明江水寒”
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黄芦苦竹绕宅生”
“杜鹃啼血猿哀鸣”
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文言知识归纳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话,名词
字,名词
说,动词


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数量,名词

琵琶声停欲语迟
今夜闻君琵琶语
?说话,回答,动词
曲,名词

因为长句?????????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写,创作,动词wéi?
弹奏,动词wéi?
替、给,介词wèi
轻:?
轻拢慢捻????????????
商人重利轻别离??????
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轻轻,形容词
轻视,动词
哭泣,动词
眼泪,名词
?因为
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
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
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
古:从前、刚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
古:年龄大。??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
古:神态、脸色。?今:色彩?
古今异义词
歌以赠之????
?????
?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
转徙于江湖间???
本(是)长安倡女??
???
使(之)快弹数曲??
???
送客(于)湓浦口?????
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
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省略句,省略谓语
省略句,之,琵琶女
省略句,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