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升华和凝华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题)
1、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冰化成水??
B.露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霜的形成
2、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
B.夏天,利用冰箱制作棒冰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3、
下列图中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
A.吉林冬天树上的“雾凇”????????
B.水蒸气在凉玻璃上形成水珠
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D.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5、
冬季开车时,前窗玻璃经常会蒙上一层雾气,影响司机的视线。通常司机会打开空调开关向玻璃吹暖风,雾气会很快消失。在此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
A.液化、汽化??
B.升华、汽化??
C.凝华、升华??
D.液化、升华
6、
冬天的早晨,地面和屋顶等室外物体表面有时会看到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固???
???
???
B.升华??
?
???
???
C.凝华???
???
???
D.汽化
7、
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卫生球放一段时间变小???
B.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
C.严寒冬天湖水结冰????
D.清晨草地上出现白霜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冰雪消融
B.?
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
C.露珠的形成?
D.
电吹风吹干了湿头发
9、
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对“白雾”的形成,小明的解释是:(1)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
B.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
C.秋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了小水珠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
11、
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华???
B.升华???
C.熔化???
D.汽化
12、
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
)
A.雨???
B.露???
C.雾???
D.霜
13、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1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图所示的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液化 B.液化,汽化
C.熔化,液化 D.汽化,液化
二、填空题(共11题)
1、
我国古代启蒙读本《千字文》是一部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知识的国学经典,其中“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讲述了雨和霜的形成。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其中的二处科学性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
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于冰(固态的二氧化碳)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
热,实现快速灭火.
3、
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4、
冬天冰冻的衣服可以变干、卫生球变小、灯丝用久了变细是 现象.
5、
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 侧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
6、
当一个白炽灯泡用久后,与同型号新灯泡比较会发现它里面的钨丝变细了,且灯泡内壁变黑,说明钨丝工作时温度高,先发生 ,后在停止工作时遇冷发生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7、
如图密封的锤形玻璃泡装有少量碘颗粒,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后,发现玻璃泡中紫红色的气体越来越浓,此时仔细观察玻璃泡中
(填“有”或“没有”)液态的碘,紫色的气体是碘由___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___态.停止加热后,玻璃泡中紫色气体将__________(填“保持不变”、“持续变浓”或“逐渐变淡”),同时在玻璃泡未加热的部位发现小颗粒,此过程实质是碘的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8、
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
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雾.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气会直接??
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
9、
如图所示装置,称为“碘锤”.
碘锤的两头向内凹陷,锤内有一些碘粒,在下端微微加热,在碘锤中部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汽出现,这时锤内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停止加热,让其冷却一会儿后,在上端内凹部分滴几滴冷水,可以发现,上端内凹部分的内表面上析出的碘比容器壁上的__________(填“多”或“少”),形成这一现象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
10、
在地球上,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这些水蒸气又随着风运动到别的地方,雪是当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在天空中经???
而来的固态降水。
11、
妈妈为苗苗买生日蛋糕时,为了保鲜,把赠送的小干冰块装入矿泉水瓶并旋紧瓶盖与蛋糕放在了一起。意想不到的是,过了一会儿矿泉水瓶竟然发生了“爆炸”。苗苗放学回家后告诉妈妈,在矿泉水瓶内的小干冰块会迅速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使矿泉水瓶内压强增大,超过其承受能力,就发生了“爆炸”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
1、
如图所示,把少量碘放入锥形瓶中,瓶口加盖玻璃片。微微加热,瓶中充满紫色的碘?
蒸气,此过程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停止加热,碘蒸气凝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5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
℃,碘的沸点为184.25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
℃。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3、
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碘颗粒的锤形玻璃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针对小红的质疑,小林又重新实验仔细观察,发现确实存在少量液态碘的现象,为此,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补充了少量辅助器材,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1)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
D
【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A.河里的冰化成水,冰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2、
D解:A、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是熔化.不合题意.
B、棒冰是水做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不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不合题意.
D、冰冻的衣服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符合题意.
故选D.
3、
C
4、C
5、
A
【解析】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前窗玻璃上的雾气是由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小水珠;对着车窗玻璃吹暖风,可使小水珠吸热加速蒸发成水蒸气,即发生汽化,车窗玻璃就清晰了。故答案为:B
6、
C
【解析】
冬天早晨温度极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冷凝华为固体的霜。
7、
D
【解析】
卫生球变小是固态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错;湿衣服变干是液态变成了气态,属汽化现象,故B错;湖水结冰是液态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C错;白霜的的形成是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属凝华现象,故D正确。
8、
B解:
A、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
B、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是樟脑片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了气态,故B正确;
C、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电吹风吹干了湿头发,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9、
B
10、
D解:
A、烧开水时,壶嘴处喷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为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得到“白气”.不符合题意;
B、洒在地面上的水吸收热量,由液态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中的蒸发现象.不符合题意;
C、秋天的早晨,树叶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是固态的,过一段时间变小了,是由固态直接升华成为气态进入空气中了.符合题意.
故选D.
11、
B.“固体粮虫净”是固态物质,过一段时间变小说明变成了气态,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是升华.故选B.
12、
D.凝华是指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而雨、露、雾都是液态,它们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而形成的.
13、
B
14、
D
二、填空题
1、
露结为霜;霜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放热凝华而成的小冰晶
【考点】质疑创新
【解析】根据物态变化的事例解答即可
2、
升华???
吸
3、
解: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需要吸热.
故答案为:升华;吸热.
4、
解:
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的冰之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属于升华;
卫生球变小是因为变成了气体,进入空气,属于升华;
用久的钨丝会变细,是钨由固态变成钨蒸汽,属于升华;
所以以上三种变化都是升华现象.
故答案为:升华.
5、
解: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是固态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故是升华现象.
寒冷的冬夜,屋内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门窗玻璃会直接变成冰花;
故该过程是凝华现象;而且冰花是门窗玻璃的内侧.
故答案为:升华;内;凝华.
6、
解:钨丝变细是因为钨在高温下工作时升华为钨蒸气的缘故,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灯泡停止工作时钨蒸气遇冷发生凝华,附着在了灯泡壁上.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
7、
解:给玻璃泡中的碘加热,碘就会升华为紫色的碘蒸气;停止加热,玻璃泡中紫色气体逐渐变淡,碘蒸气就会由气态直接变为了固态,这种现象叫凝华,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出现液态的碘.
故答案为:没有;固;气;逐渐变淡;凝华.
8、
解: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草地等物体上,叫露;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空气中灰尘粒上,叫雾;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极冷的环境凝华成固态,叫霜.
故答案为:液化;雾;凝华;霜.
9、解:
当用洒精灯微微加热碘锤下部时,固态的碘颗粒升华为碘蒸气;停止加热,在上端内凹部分滴几滴冷水,碘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在上端内凹部分的内表面凝华为碘颗粒,可以发现,上端内凹部分的内表面上析出的碘比容器壁上的多.
故答案为:升华;多;凝华.
10、
凝华
解析:雪是当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在天空中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
11、
升华
三、实验,探究题
1、
升华?
紫色碘蒸气消失,瓶内出现固态碘
2、
解析:为了避免固态碘发生熔化现象,必须控制碘的加热温度低于碘的熔点(113.60
℃),可以仿照课本晶体熔化实验中海波的熔化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低于常压下碘的熔点,即可避免固态碘熔化为液态、再由液态碘汽化为碘蒸气。
答案:补充器材:大烧杯、水、石棉网、铁架台。
向大烧杯中注入适量的水并固定在铁架台上,利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至烧杯中的水沸腾,对固态碘进行水浴加热,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碘蒸气,而并未出现液态碘。
因为常温常压下,水沸腾时温度为100
℃,低于固态碘熔点,所以碘在加热过程中不会熔化,由此可证明紫色碘蒸气是从固态直接变化而来。
3、
(1)将锤形玻璃泡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
??
(2)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熔化成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