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检测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26 17:54: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柴、米、油、盐、醋”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醋(醋酸)??????????????????????B.?米(淀粉)??????????????????????C.?油(脂肪)??????????????????????D.?盐(氯化钠)
2.比较归纳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若以下的物质转化都由一步反应完成:①Zn→ZnCl2②Zn(OH)2→ZnCl2③ZnCO3→ZnCl2。则(??? )
A.?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复分解反应
B.?三种转化都必须加入盐酸才能完成
C.?只有②发生了中和反应
D.?三种转化的生成物中都有水
3.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
40741607493025247606096014103352006603556090170
A.?检验醋酸是否有酸性 B.?小气球变瘪
C.?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D.?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案
A
Zn粉
Cu粉
加入足量CuCl2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
B
CO2气体
HCl气体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C
NaCl固体
Na2CO3固体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蒸发
D
BaCO3固体
BaCl2固体
加水溶解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后蒸发
A.?A???????????????????????????????????????????B.?B???????????????????????????????????????????C.?C???????????????????????????????????????????D.?D
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在稀盐酸中:Ba2-、CO32- 、Zn2+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 NO3-
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 OH-
6.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
4336415-1104902944495-342901431290-177802070107620
A.?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
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稀盐酸
C.?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7.如图中X、Y、Z、W分别表示金刚石、石墨、C60、石墨烯的结构模型。下列对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多种单质??????????????????????B.?它们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
C.?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新型化合物??????????????????D.?它们的性质和用途都相同
8.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木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可用于制作切割工具????????????????????????????????B.?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D.?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
9.下列表示单质与化合物正确关系的示意图是(?? )
A.???????????????????B.???????????????????C.???????????????????D.?
10.铁在海水中容易被锈蚀,通常在轮船的吃水线以下焊接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用于保护铁质船壳。该金属块的材料可以是( ??)
A.?金?????????????????????????????????????????B.?银?????????????????????????????????????????C.?铜?????????????????????????????????????????D.?锌
11.甲和乙反应可制备燃料丙,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2773680228600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C.?甲、丙是有机物,乙是氧化物
D.?甲、丙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12.有A、B、C三种金属,将C和B浸入稀盐酸中,B溶解而C不溶解,将C浸入A的硝酸盐溶液中,其表面有析出的A,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A>B>C???????????????????????????B.?B>A>C???????????????????????????C.?B>C>A???????????????????????????D.?C>B>A
1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可能一步实现的是(??? )
A.?Fe→FeSO4??????????????????B.?CaO→CaCO3??????????????????C.?Ca(OH)2→NaOH??????????????????D.?Cu→Ag
14.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兴趣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试管①中反应后固体可能不含铁??????????????????B.?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可能含铁
C.?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D.?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克
15.如图用“W”型管进行CO还原CuO的微型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错误的是( ???)

4267200261620A.?a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
C.?b处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处理尾气
二、填空题(共5题;共32分)
16.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对铜的冶炼有如下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1)书中提及的“胆泉”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若“浸铁”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其中“ ”“ ”“●”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
17.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均填容器代号)

18.铁的使用非常广泛,但较容易锈蚀.
(1)工业上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________,该反应中一氧化碳(CO)会夺取氧化铁(Fe2O3)中的氧,这说明一氧化碳具有________性.
(2)根据如图所示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
462915041719519.社会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在如图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
(2)在汽车的电路中主要使用的是铜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性。
(3)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________的作用。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枯竭等问题。德州市自2018年开始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19年实现全市全覆盖。乙醇(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2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CuSO4、Na2CO3、BaCl2、Na2SO4、Ba(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证明其组成,小明进行了探究,方案及现象如图所示。据此推断:

(1)CO2通入无色滤液后有白色沉淀B生成,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5分)
21.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金属却是液体,该金属是________。
(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________(写化学式)。
(4)铁矿石有多种,如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等。
①写出赤铁矿石中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冶炼2900t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理论上能得到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________t(结果精确到0.1)。
(5)含有锌粉6.5g、铁粉5.6g、铜粉3.2g、铝粉1.8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6g固体剩余。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2.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 , 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下:

查阅资料:I.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
Ⅱ.CO2中混有的HC1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1)图1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 (填字母)。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2)图1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__。
(3)为证明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小高重新设计了图3所示的方案。则图3方案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________。
23.图①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所需时间过长,为此,某兴趣小组设计了改进实验(其中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如图所示:

(1)B中盛放的是浓硫酸,其作用是 ________。
(2)4min后观察,只有D中铁片表面生锈,C、F中铁片依然光亮。该实验现象说明铁生锈主要与________有关;
(3)小明发现海边的铁器很容易生锈,从而猜测氯化钠能加快铁的锈蚀。于是在D装置后增加了E装置进行对照,请在方框内画出E装置。
四、解答题(共2题;共13分)
24.某品牌男士休闲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等? 级 一等品
成? 分 面料 羊毛80% 涤纶20%
里料 涤纶100%
熨烫标准 中温熨烫、底板不超过150℃
(1)该西服的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任答一条):________。
(3)从熨烫标准推测,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缺点是________。
25.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g,再用100.0g稀硫酸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求:

(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C
3.【答案】 D
4.【答案】 C
5.【答案】 C
6.【答案】 B
7.【答案】 A
8.【答案】 B
9.【答案】 C
10.【答案】 D
11.【答案】 B
12.【答案】 C
13.【答案】 B
14.【答案】 D
15.【答案】 B
二、填空题
16.【答案】 (1)Fe+CuSO4=FeSO4+Cu
(2)Fe2+
17.【答案】 AD;A;D
18.【答案】 (1)3CO+Fe2O3=Fe+3CO2;还原
(2)水
19.【答案】 (1)轮胎、塑料保险杠
(2)导电
(3)防锈
(4)C2H5OH+3O2 点燃__ 2CO2+3H2O;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0.【答案】 (1)CO2+Ba(OH)2=BaCO3↓+H2O
(2)Na2CO3、Ba(OH)2
三、实验探究题
21.【答案】 (1)汞
(2)Al2O3
(3)ZnCl2、FeCl2
(4)3CO+Fe2O3 高温__ 2Fe+3CO2;1714.3
(5)0.5
22.【答案】 (1)D
(2)除去水分
(3)BaCl2
23.【答案】 (1)除去水蒸气
(2)氧气和水蒸气
(3)

四、解答题
24.【答案】 (1)涤纶
(2)抗皱保形,平整顺畅,易清洗
(3)易燃,受热易变形
25.【答案】 (1)65%
(2)解:设反应中消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
H2SO4=ZnSO4+H2↑
65
98
6.5g
x
6598=6.5gx
x=9.8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9.8g50g ×100%=19.6%。
答: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