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本教学设计参考了网络媒体等不少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新闻特点及其写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阅读和写作新闻的能力,学会通过各种渠道(如报刊、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提。
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文中蕴含的喜悦感和自豪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激励学生具有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航天精神。
教学重点??理清层次结构;探究大量运用背景材料的作用。
教学难点??文章写法和标题的含义;新闻标题和一句话新闻写作。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万户飞天》和《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精彩瞬间回顾》导入新课。
从远古时期的嫦娥奔月,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屈原的仰望宇宙发天问,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闻名中外的“爱国飞行师”冯如……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经做了几千年。然而,只有到了今天,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太空的时刻,我们更多的是喜悦和自豪,却很少知道梦想到底是如何变成现实的。今天,我们有幸了解到这个历程,解开先前的种种疑惑,那么,就让我们马上进入《飞向太空的航程》的学习,领略我们期待已久而骄傲自豪的“飞天”历程。
二、查一查——检查预习
1.初读感知,检测预习,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翌年(????)???横亘(???)???九霄(??)???嫦娥(??????)
怦怦(?????)????目眩(????)???烧灼(????)??矫正(?????)
2.改正下面语句中的错别字。
(1)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宵。
(2)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振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3)由4位著名科学家连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
(4)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树立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
三、理一理——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情况。
整体把握,理清文章脉络:找出导语、主体、结尾部分。导语:(1—3)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明“神五”发射时间、地点、意义。(描述式+评论式)主体:(4—26)叙述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时间为线索,特点为“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结尾(27—30)呼应开头,回到导语重点内容——中华民族迎来飞天梦圆的时刻!(干净利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锦上添花)
2.航天大事记:1957年,苏联发射卫星,激励中国也立项研究;1958年,毛泽东提出“人造卫星”计划,专家学者制定发展规划方案;1960年,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关键);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升空/“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1980年,返回式卫星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1986年,“863”计划出台;1992年,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1999——2002年,“神舟系列(一至四号)”成功飞天;2003年,“神五”成功飞天,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四、说一说——重点探究
作为新闻报道,忠实地传递现场信息是其不容推卸的责任,但是这篇新闻关于“神五”升天的现场报道似乎不多,更多的篇幅让给了背景材料——中国航天史的叙述,仅在首尾谈及现实场景——“神五”升天。这样的新闻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你怎么理解这样的写法呢?预设:补充过去的重要事件更有说服力;把更多的背景放进文章使文章更有历史厚实感;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航天史……(充分发挥学生的理解能力)明确:
背景材料虽然不一定是最新的消息,但是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的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建立在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会拥有自豪感,同时也迫切想知道当中的一些细节,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个艰辛的历程到底是怎样的。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以及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且把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这就体现了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
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从而反映出本文作者立意的角度更高,使我们认识到“神舟”五号发射的成功是中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关注现实的场景,还需了解这一事件背后的故事。所以作者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把事件放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使得事件本身更加凝重。
这种历史和现实结合的写法,展示了中国飞天梦实现的艰辛过程,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中华民族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也照应了标题。
五、想一想——难点突破
1.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明确: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几千年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点拨:俗话说:“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喻成“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这对于新闻来说就更为明显,因为新闻的最大目的是供人阅读,标题的吸引度往往决定了文章的阅读率,所以标题就是新闻的“眼睛”。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可见新闻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的必要要素。
2.如何拟写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看导语,主体+事件+结果或意义。
写出来就像填空题,什么地方、什么人、物、什么单位或团队,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有什么意义。
主体不明是要限定的,特殊时间特殊记,时态需要理一理,字数少又近,概括对分是必须的。
3.如何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
教师结合新闻的时效性对学生加以引导,展示自编口诀:一句话新闻更容易,事发时间加标题,不必用洪荒之力。
六、练一练——拓展延伸
1.为下面两段文字各拟一个标题。
①近日,山东聊城街头惊现鳄鱼烧烤。一条成年鳄鱼被挂在一烧烤摊上,商贩现场制作鳄鱼肉烤烧,30元一串,张牙舞爪的鳄鱼被端上餐桌,引来不少顾客围观。据了解,被屠宰的鳄鱼为人工饲养长大,可进行商业贩售,鳄鱼肉可以提升人体免疫力,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不超过13字)
【参考答案】山东聊城街头惊现鳄鱼烧烤
②新浪体育讯??近日英国《每日邮报》等媒体都报道了傅园慧接受采访时的搞笑言论和神态夸张的表情包,并惊呼这姑娘真的是太有趣了!傅园慧在接受采访时夸张的表情,英国媒体一张也没有错过,他们不仅把图刊登了出来,还在每张照片下面做了详细的注释,并直呼:她真是太有趣了!而英国网友在看到傅园慧的照片之后也笑坏了,有网友评论道:“这个姑娘兴奋的已经有些魔性了,不行,一定得离她远点!”(不超过14字)
【参考答案】英媒报道让傅园慧红到了英国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涉及的机场主体工程、航空公司基地工程、空管航油工程、各项配套工程以及外围的高速公路、高铁城铁等工程均如期建设完成,相关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大兴国际机场主要工程项目的如期竣工,为下一步开展联调联试、投运演练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投入运营阶段,大兴机场将进行6次综合演练,共计787个项目,航班量达500班次,计划模拟旅客51984人次,模拟行李35270件次。
【参考答案】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项目主要工程如期竣工,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并将在运营阶段进行6次综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