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一课时(人教版八年级上)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农业生产的是( )
A.种植草药 B.种植葡萄 C.养殖珍珠 D.制作沙发
【解析】选D。农业指的是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制作沙发属于工业生产活动。
读图4-19,完成2、3题。
2.图中景观最可能分布在下列哪一省区( )
A.西藏 B.黑龙江
C.云南 D.内蒙古
3.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渔业 D.林业
【解析】2选D,3选B。根据图中景观:草场广布,典型民居蒙古包,可判断此地位于内蒙古,该地畜牧业发达。
4.我国四大牧区在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 )
A.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
B.长江以北的地区
C.盆地、丘陵地区
D.湿润、半湿润的地区
【解析】选A。我国的四大牧区都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的草场广布的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5.从“物以稀为贵”的角度看,下列地区淡水鱼价格最低的是( )
A.青藏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新疆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解析】选D。淡水鱼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湖泊,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网密布,淡水渔业发达。
6.下面是我国的冬小麦、油菜、水稻和甜菜的集中产区分布图,图序与排序一致的是( )
A.①油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甜菜
B.①水稻 ②甜菜 ③油菜 ④冬小麦
C.①甜菜 ②冬小麦 ③水稻 ④油菜
D.①冬小麦 ②水稻 ③甜菜 ④油菜
【解析】选C。甜菜是一种喜温凉的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内蒙古、北疆地区;冬小麦分布在北方,但不在东北地区,主要在华北地区;油菜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水稻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7.(2009·山东德州)下列地区,以灌溉农业为主的是
( )
A.东北平原 B.宁夏平原
C.江汉平原 D.鄱阳湖平原
【解析】选B。宁夏平原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发展种植业依靠引黄河水灌溉。
8.下列关于我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作物是“南麦北稻”的分布格局
B.糖料作物是“南甜北甘”的分布特点
C.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为三大油料生产区
D.秦岭—淮河以南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
【解析】选D。小麦、甜菜是北方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水稻、甘蔗则主要种植在南方。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是我国三大产棉区。
9.(2009·吉林长春)长春一水果商去全国各地进货,其中难以采购到当地产品的是( )
A.甲到海南采购香蕉、菠萝
B.乙到山东采购苹果、梨
C.丙到新疆采购葡萄、哈密瓜
D.丁到黑龙江采购橘子、荔枝
【解析】选D。橘子、荔枝属于亚热带和热带水果,黑龙江位于寒温带和中温带,当地不可能盛产橘子、荔枝。
10.(2010·福建福州)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A.青稞、水稻 B.高粱、玉米
C.玉米、水稻 D.水稻、小麦
【解析】选D。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我国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二、综合题
11.读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曲线Ⅰ为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为我国_______区,此线以东为我国的______区。图中曲线Ⅱ为_______(山脉)——________(河流)一线。
(2)图中字母代表的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区是:
A_________,B _________ ,
C _______ ,D _________ 。
(3)花生主要分布的地区是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
(4)某制糖厂到B所在省区采购制糖原料,采购的原料是________。
(5)台湾水果在大陆销售越来越旺,下列水果来自台湾的是(双选)( )
A.苹果 B.柑橘 C.梨 D.菠萝
(6)E地小麦未成熟时,小华看到一辆辆收割机由北向南行驶,当E地小麦收割完后,小华看到一辆辆收割机由南向北行驶,小华不明白怎么回事,请你给小华解释一下。
【解析】此题是一道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综合性读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看出曲线Ⅰ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曲线Ⅱ为秦岭—淮河一线。第(2)题,我国著名的四大牧区:A是内蒙古牧区,B是新疆牧区,C是青海牧区,D是西藏牧区。第(3)题,花生的产地主要是黄淮地区,应是图中E地。第(4)题,制糖所用原料是甘蔗或甜菜,B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糖料作物是甜菜。第(5)题,台湾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水果有柑橘、菠萝等,苹果、梨是温带水果,分布在北方地区。第(6)题,小华看到的情况与小麦的成熟期有关,小麦的成熟期与气温有关,受气温高低影响,我国小麦成熟期由南向北越来越晚。
答案:(1)400 畜牧业 种植业 秦岭 淮河
(2)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3)E (4)甜菜 (5)BD
(6)受气温的影响,我国小麦成熟期由南向北越来越晚。
全国各地的中学生在夏令营活动“谈谈我的家乡”中兴致勃勃地谈论起自己的家乡,下面是来自山东、新疆、湖南、广东、西藏、黑龙江的几位同学的描述,你能根据叙述判断他们的家乡吗?试试看吧。
A:葡萄干,哈密瓜,本省的棉花人人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一条天路通家乡,青稞美酒藏羚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面条、馒头家常饭,苹果、桃子大又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荔枝红,甘蔗甜,岭南水果好又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高粱红,玉米黄,大豆品质优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油菜金黄稻花香,江河湖泊淡水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A来自新疆,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光照强烈,水果甜,棉花纤维长,是我国三大产棉区之一。B来自西藏,青藏铁路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海拔高,被称为“天路”,主要的农作物是青稞。C来自山东,山东位于暖温带,是小麦和温带水果的集中产区。D来自广东,荔枝、甘蔗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广东被北回归线穿过。E来自黑龙江,高粱、玉米、大豆是该省主要的农作物。F来自湖南,长江流域是水稻、油菜、淡水鱼的集中产区。
4.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人教版八年级上)
一、单项选择题
1.小明的家乡平均海拔在3 000米以上,地形陡峭,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这个地方适宜发展( )
A.渔业 B.畜牧业
C.林业 D.种植业
【解析】选C。从描述中可以看出小明的家乡地形陡峭,降水较多,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2.珠江三角洲地区把粮田腾出来改种花卉、蔬菜和发展塘鱼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政策 B.农民喜好
C.自然条件 D.市场需求
【解析】选D。种花卉、蔬菜,发展塘鱼比种粮收入高。此举是适应市场的需求,对农业结构的相应调整。
3.从图4-24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 ②人口增长快
③环境污染 ④耕地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从图中看出,由于人口增长,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减少。
读下图,回答4~6题。
4.该农业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一地区( )
A.珠江三角洲 B.山东丘陵
C.横断山区 D.东北平原
5.关于该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农业为基塘农业,是生态农业的典型
B.该农业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C.该农业模式的形成取决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D.整个生产过程最大的好处是物质得以循环,没有废物产生
6.单从原料的角度看,不适宜在该地布局的产业部门是
( )
A.丝绸厂 B.制糖厂
C.水产品加工厂 D.毛纺厂
【解析】4选A,5选C,6选D。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势低平,有丰富的水源,盛产甘蔗,可判断该地为珠江三角洲。第5题,基塘农业的形成取决于当地的自然条件。第6题,桑叶可以养蚕,蚕丝可以制成丝绸,甘蔗是制糖的原料,池塘可以养鱼等,从原料的角度看,毛纺厂应布局在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7.目前,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的主要原因是
( )
A.该地区畜牧业发达,需要大量饲料
B.该地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小
C.该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该地少数民族擅长种植牧草
【解析】选C。西部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发展种植业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应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
8.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是要提高( )
A.森林覆盖率 B.粮食生产能力
C.乳肉生产能力 D.水产品的生产能力
【解析】选B。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粮食需求量大,所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9.(2009·山东淄博)下列做法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是( )
A.在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的地方实行基塘生产
B.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
D.在上海近郊发展乳畜业
【解析】选B。内蒙古草原地区降水较少,不能满足粮食作物生长需要,适宜发展畜牧业,如果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会造成土地荒漠化。
10.从农业发展方向看,下列省区适宜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是( )
【解析】选B。根据省区轮廓可判断A为湖北省,B为广东省,C为西藏自治区,D为河南省,西藏位于西部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湖北省和河南省皆位于中部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建立高产高效农产品基地。B为广东省,适应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二、综合题
11.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县地形示意图,根据该县自然条件的差异,在空格中填写出相应的农业生产类型。
【解析】根据发展农业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布局农业部门,安排农业生产。
答案:(1)林 (2)畜牧
(3)水稻 (4)渔
12.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根据影响农业分布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在城市周围把小麦种植业、果树园、奶牛场、蔬菜种植园合理安排到A、B、C、D四地并说明理由。
(1)A处适宜发展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蔬菜种植园最适宜在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适宜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4)果树园适宜在_______,此处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写出两种适宜种植的果树_________。
(5)近年来该地许多农民将粮田改种果树,但随着果树园的增多,许多农民出现了“卖果难问题”,但仍有少数农民及时改良树种、用套袋技术,水果质量提高,经济收入仍然很高,这对我国发展农业有什么启示
【解析】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第(1)题,A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离城市较远,适宜发展种植业。第(2)题,B处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两岸,离市场近,适宜种蔬菜。第(3)题,C处交通便利,离市场近,宜发展为奶牛场。第(4)题,D处是丘陵,易发生水土流失,发展果树种植有利于保持水土,又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第(5)题,发展农业要准确了解市场信息,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不能盲目发展,还要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农业。
答案:(1)小麦种植业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离河流近,水源丰富
(2)B 地形平坦,水源好,位于河流两岸,离市场近
(3)奶牛场 交通便利,离市场近
(4)D 水土流失苹果、桃等
(5)①发展农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②要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符合实际,答案合理即可)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许多新型农业不断出现,如“外向型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精确农业”,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或查阅有关资料,判断下面描述的农业应属于哪种类型。
甲:某城市郊外农民利用山林、池塘招揽游客来进行狩猎、垂钓活动,向游客提供农家饭,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
农业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利用卫星、计算机、自动控制等高科技手段指导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而有效提高产量,降低消耗。
农业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福建闽南地区农民大量生产花卉、蔬菜、水果、禽畜等农产品,利用便利的交通将其农产品销往日本,获取外汇。
农业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我国南方地区实行基塘生产,如桑基鱼塘:鱼塘中养鱼,塘泥培基,给桑树提供养料,落入池塘的蚕粪又是鱼的饲料。
农业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甲属于旅游农业,乙属于精确农业,丙属于出口创汇农业,丁属于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