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26 22:1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练习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1.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袁世凯称帝
②护国战争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
A.④①③②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2.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A.帝制复辟
B.日本侵华
C.军阀混战
D.东北易帜
3.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失败的原因是


①孙中山、蔡锷等爱国人士的打击
②复辟帝制遭举国上下的反对
③北洋军阀的割据与混战
④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列强争霸,相互残杀
C.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5.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
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理由是指袁世凯(

A.篡夺革命果实
B.建立新式陆军
C.出卖了维新派
D.公然复辟帝制
6.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出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其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B.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
C.袁世凯之后无人能统一各派军阀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7.
由如图内容,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北京政府
B.军阀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C.军阀割据混战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
D.军阀割据混战加速了袁世凯政府倒台
8.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掌握着北京政府的是


A.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张作霖
C.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
D.滇系军阀唐继尧
9.
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在下列哪一事件中最能体现


A.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B.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C.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10.
“二次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军力量强大
B.国民党的投降
C.帝国主义的干涉
D.国民党力量涣散
11.下图檄文中出现“万户涕泪”的原因是


(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

共和,即称民贼。”
——孙中山《讨袁宣言》
)A.二次革命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护国战争
D.军阀割据
12.
护国战争的直接作用是(

A.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
B.建立中华民国
C.结束中国封建帝制
D.推翻清朝的统治
13.
面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进行捍卫革命成果的斗争有


①武昌起义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运动
④广州起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言之有理即可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
皖直相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5.
对如图所示的历史词汇进行全面探究,应查阅


A.《鸦片战争史话》
B.《甲午中日战争纪要》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
16.
下列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的相同之处的是(

A.都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
B.都由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C.都以武装斗争形式进行
D.都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7.
曾纪鑫在《千古大变局》一书中,以十一个历史人物为载体,并为每个人物配备了一个副标题,以此去反映中国的一段艰难历程。若要为袁
世凯选标题,最适合的是(

A.走在时代前列的弄潮儿
B.挥之不去的专制与皇权
C.怀有坚定理想的革命者
D.天降大任的自觉担当者
18.
下列对于军阀混战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军阀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扶植
B.主要有奉系、皖系、直系
C.掌握北京实权的是曹琨和冯国璋
D.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非选择题:
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组织讨袁护国军。“誓与民国同生死,誓与四万万同胞共生死,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材料二
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事过共和幸福,非共和之罪也:执共和国政之人,以假共和之面孔,行真专制之手段也。
——孙中山广州演讲(1917年)
材料三
民国初期若千年(注:指192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最精糕的时期之一
——《全球通史》
材料四
如图(袁世凯祭天)
(1)材料一中蔡锷组织讨袁护国军的原因是什么?这场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什么孙中山认为“中国共和垂六年,国民未有享过共和幸福”?他把共和的敌人指向了谁?
(3)材料三中说,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原因是什么?
(4)从材料四图中看出最终袁世凯的结果如何?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材料二
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什么条约的主要内容?袁世凯为什么接受这个条约?
(2)为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统治,蔡锷等人在哪里发动了什么战争?
(3)材料二中的三位人物分别是哪派军阀的代表?他们的统治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
材料二
在现行国体之下,而思以言论鼓吹他种国体,则无论何时皆反对之。
——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材料三
段祺瑞说:“项城(袁世凯)帝制自为之迹,已渐暴露。我当年曾发采取共和通电,如今又拥项城登基,国人其谓我何?且恐二十四史
中,亦再找不出此等人物!所以论公,我宁死也不参与:论私,我从此只有退休,决不多发一言。”
(1)材料一中的“一人冠冕”指的是什么事件?“民贼”是谁?
(2)材料二中的“现行国体”指的是什么?材料显示了梁启超先生怎样的态度?
(3)材料三中表达了段祺瑞一种怎样的无奈?
(4)上述三则材料出现的共同背景是什么?材料内容说明了什么?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练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C
B
D
D
D
C
C
D
序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B
A
C
D
C
A
B
C
二、非选择题:
19.
(1)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2)中国依然实行专制统治;北洋军阀(或袁世凯)。
(3)军阀割据混战,人们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国家四分五裂等。
(4)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在绝望中死去。
20.
(1)“二十一条”。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寻求外国势力的帮助。
(2)云南。护国战争。
(3)冯国璋:直系。段祺瑞:皖系。张作霖:奉系。
影响: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21.
(1)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
(2)民主共和制。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3)曾经赞同共和,但如今袁世凯却复辟帝制,对这种背信弃义的行为感到不齿并强烈反对。
(4)袁世凯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说明了袁世凯复辟活动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