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人教版八年级上)
1.(2009·贵州黔东南州)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
【解析】选B。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A只能看出西高东低,没有阶梯状特征;C是中部高、东西部低;D符合阶梯状分布,但是东高西低。故A、C、D三项均不符合我国的地势特征。
2.200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10周年,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我国的(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解析】选C。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
3.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
A.地形类型 B.山脉走向
C.平均海拔高度 D.相对高度
【解析】选C。我国三级阶梯的海拔高度不同,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 000米~
2 000米左右,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因此,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依据是平均海拔高度。
4.读下图的省区,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选D。分析图中四省区的轮廓看出①是山东省,②是新疆,③是广东省,④是西藏,西藏和新疆分别是属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省区,山东省和广东省均位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
5.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C.秦岭—淮河
D.阿尔泰山—祁连山—武夷山
【解析】选B。我国的地势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在青藏高原的北边和东边海拔迅速下降到
1 000米~2 000米左右,是我国的地势第二级阶梯,其分界线是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6.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青海省玉树县位于我国地势的(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
【解析】选A。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包括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因此,青海省的玉树县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7.下列山脉不是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 )
【解析】选A。根据山脉两侧的地形可判断A是天山,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B是大兴安岭,D是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C是昆仑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8.下列关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促进沿海和内地经济联系
B.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C.地势向海洋倾斜,利于形成降水
D.西高东低,使高山、高原均分布在东部
【解析】选D。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促进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的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我国的地形分布与地势无关,山地、高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二、综合题
9.读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
(2)阶梯名称:甲_______级阶梯,乙_______级阶梯,丙________级阶梯。
(3)地形区名称:A_______高原,B_______盆地,C______平原。①_______山脉,②_______山脉,③_________山。
(4)第三级阶梯向东延伸为广阔的近海________区。
【解析】此题结合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考查了我国的地势特点、三级阶梯分布及主要地形区名称。第(1)题,分析我国沿北纬32°地形剖面图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第(2)题,图中的甲、乙、丙分别是我国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第(3)题,图中字母A、B、C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字母①②③代表的山脉分别是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和巫山。第(4)题,我国第三级阶梯向东延伸是广阔的近海大陆架区。
答案:(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第一 第二 第三
(3)青藏 四川 长江中下游 喜马拉雅 横断
巫
(4)大陆架
10.读图,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28日上午,宝鸡—德阳±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投产仪式在四川德阳换流站举行。该工程全长534千米,途经四川、甘肃、陕西三省,跨越秦岭山脉,输送电容量300万千瓦。
材料二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0年3月4日8时18分在台湾高雄县、屏东县交界(北纬22.9,东经120.6)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约6千米。距离2月26日9时7分台湾花莲海域发生5.1级地震仅六天。
(1)材料一中的四川、甘肃、陕西三省在图中的字母代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岭的数字代号是__________。
(2)图中数字代表的山脉中:作为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作为省与省分界山的是______,属于东西走向的是_____,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_。
(3)图中说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依据是:___________。
(4)台湾山脉的形成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的碰撞挤压有关,台湾地震频发就是此两大板块之间的运动引起的。
【解析】观察图中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征和相对位置,可知A是四川,B是陕西,C是甘肃,D是河南,E是贵州。图中山脉①是秦岭,②是雪峰山,③是武夷山,④是巫山,⑤是台湾山脉,⑥是南岭。秦岭、南岭属于东西走向,雪峰山、武夷山、巫山、台湾山脉属于东北—西南走向,武夷山是江西和福建界山,巫山是湖北和重庆界山。图中显示的两条大河:长江和珠江,其流向是自西向东的,可以证明地势西高东低。台湾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答案:(1)A C B ①
(2)②④ ③④ ①⑥ ⑤
(3)长江和珠江的流向都是自西向东的
(4)亚欧 太平洋
1.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暗含了我国地势的两大特点,请你结合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判断。
【点拨】“黄河之水天上来”暗含的是黄河之水由高处流向低处的落差大,水流急,说明我国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奔流到海不复回”暗含黄河水流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滚滚东流入海,说明我国的地势西部高、东部低。
2.假如我国的地势东高西低,与目前现状正好相反,对气候、河流将会带来哪些影响?
【点拨】如果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海洋湿润气流将难以深入内陆,我国的降水会明显减少;众多的河流水量也将减少,且流向也会变为由东向西。
[精练精析]2.1《地势和地形》第二课时(人教版八年级上)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我国地形的种类共有几种( )
A.7种 B.6种 C.5种 D.4种
【解析】选C。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构成我国地形的种类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类型。
2.下列四幅基本地形类型图中,表示山地地形的是( )
【解析】选C。从四幅景观图看出,A地形平坦,一望无垠,是平原;B坡度平缓,顶部浑圆,是丘陵;D周围海拔高,但顶部相对较为平坦,是高原;C地势陡峻,海拔较高,是山地。
3.(2009·贵州黔东南州)关于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地表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
【解析】选A。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表缺乏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沟壑纵横。B描写的是内蒙古高原,C描写的是青藏高原,D描写的是云贵高原。
4.与南岭同在一个地势阶梯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东北平原
【解析】选D。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地势第一级阶梯,内蒙古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的第二级阶梯,东北平原与南岭同在第三级阶梯。
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
A.①四川盆地 ②巫山
B.①黄土高原 ②太行山
C.①塔里木盆地 ②雪峰山
D.①内蒙古高原 ②巫山
6.图中②山的走向为( )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解析】5选A,6选B。第5题,根据山的走向和该山东侧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判断①为四川盆地,②为巫山。第6题,根据图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判定②山为东北—西南走向。
7.下列山脉中属于东西走向的一组是(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天山
B.长白山、武夷山、昆仑山
C.武夷山、喜马拉雅山、祁连山
D.天山、秦岭、南岭
【解析】选D。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有三列:北列是天山——阴山,中列是昆仑山——秦岭,南列是南岭;因此天山、秦岭、南岭同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
8.(2009·山东烟台)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产生于黄土高原的歌舞比产生于江南水乡的歌舞:①舞姿更遒劲有力 ②舞姿更轻柔飘逸 ③歌声更委婉动听 ④歌声更粗犷嘹亮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沟谷深且宽阔,沟谷对面,人们需要扯起嗓子招呼同伴,高亢、拖长的吆喝,才能使对面的同伴听见,在此环境下形成的陕北民歌,安塞腰鼓,歌声更粗犷嘹亮,舞姿更遒劲有力。
9.山脉往往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天然界线,如下图所示的界线是( )
A.太行山 B.武夷山 C.昆仑山 D.祁连山
【解析】选B。结合“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图”分析看出,福建省和江西省分布在武夷山脉的东西两侧,太行山的东西两侧分别是河北省和山西省,昆仑山的南北两侧分别是西藏和新疆,祁连山是甘肃省与青海省的分界线。
10.既是阶梯分界线,又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是( )
A.大兴安岭 B.祁连山
C.天山 D.南岭
【解析】选B。祁连山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属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天山、南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但不是我国阶梯分界线。
二、综合题
1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A是_______山,其南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
(2)山脉B是_______山,它是我国第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3)山脉B、C之间的地形区是________,因为其海拔高而被称为“_________”,山脉C走向为________。
(4)山脉D东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西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
(5)E是_______山脉,其西侧地形区是_________。
(6)F是_______,其南侧地形区是_________。
(7)图中位于我国最东的山脉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8)图中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有_______,属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_______,属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______。(填字母代号)
【解析】此题考查了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名称、地形区的分布及山脉走向等知识点。第(1)题,从图中看出,A山脉是阿尔泰山,其南侧的地形区是准噶尔盆地。第(2)题,山脉B是昆仑山,它是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第(3)题,山脉B、C之间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被称为“世界屋脊”,山脉C是弧形走向的喜马拉雅山脉。第(4)题,山脉D是大兴安岭,其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东北
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第(5)题,E山脉是太行山脉,其西侧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第(6)题,F是秦岭,其南侧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第(7)题,图中位于我国最东的山脉是台湾山脉,图中代号为J。第(8)题,图中属于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天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代号分别为K、B、F、H,图中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夷山和台湾山脉,代号为D、E、G、I、J,图中属于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是阿尔泰山,代号为A。
答案:(1)阿尔泰 准噶尔盆地
(2)昆仑 一、二
(3)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 弧形
(4)东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5)太行 黄土高原
(6)秦岭 四川盆地
(7)J
(8)K、B、F、H D、E、G、I、J A
1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精练精析]2.1《地势和地形》第三课时(人教版八年级上)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 )
A.中部 B.东部 C.西部 D.北部
【解析】选C。我国地形分布以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界,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
2.图2-19字母A~F中,代表山区的是( )
A.B B.F C.A D.E
【解析】选C。图中字母B~F分别代表
的是我国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和
高原面积比例,字母A表示的范围包
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面积约
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是我国山区
的范围。
3.(2009·山东滨州)在陆地五种地形中,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的是(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解析】选C。高原与平原相同点:都是地面起伏较小;不同点:高原海拔高、边缘陡。
根据下图提示的信息,完成4~6题。
4.我国的五种地形中,图中未体现出来的是( )
A.盆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
5.上图所示的我国主要地形类型,按面积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③②
6.上图四类地形中,在我国第二级阶梯上分布最广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4选C,5选D,6选B。第4题,根据图中的景观,可判断①为丘陵,②为山地,③为高原,④为盆地,我国地形类型中还有平原。第5题,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10%,山地约占33%,高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由小到大依次为①④③②。第6题,从我国地形分布图上看出,我国第二级阶梯上分布最广的地形是高原和盆地。
7.关于山区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山区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B.在山区最适合发展林业
C.山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
D.山区多发生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
【解析】选B。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不利于大力发展种植业,而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在开发利用山区资源时,若植被遭到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为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在山区最适合发展林业,山区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
读图2-21,完成8、9题。
8.图示区域,容易产生的地质灾害
是( )
A.泥石流 B.滑坡
C.地震 D.台风
9.下列可以有效防治该自然灾害的
是( )
A.网包
B.修建拦沙坝
C.开挖排水沟
D.清挖
【解析】8选B,9选C。第8题,在重力作用下,土石体沿着滑动面作整体下滑为滑坡。第9题,网包、清挖主要防治崩塌,开挖排水沟主要防治滑坡,修建拦沙坝主要防治泥石流。
二、综合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部地区山区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山地多,平地少,高原、盆地分布广,分布有我国主要的东西、南北、西北—东南等走向的山脉。西部复杂的地形对经济发展有很大制约作用。
材料二 我国主要贫困县的分布图
(1)我国的贫困县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省区。
(2)贫困县贫穷的原因,不包括(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自然灾害多发
C.自然资源丰富 D.自然条件差,开发难度大
(3)字母A表示________山脉,图上的_______(填字母)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这是因为_________。
(4)山区中常见的地质方面的自然灾害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的人们可以在哪些方面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解析】此题考查了我国贫困县的分布范围、形成贫困县的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部分山脉分布、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和山区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向。第(1)题,从图中看出,我国贫困县主要分布在甘肃、宁夏、陕西、贵州、云南等省区的山区。第(2)题,造成贫困县贫穷的主要原因是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自然灾害较多,自然条件差,开发难度大。第(3)题,从图中分析看出,A是祁连山,B是横断山区,位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B处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流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第(4)题,山区中常见的地质灾害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第(5)题,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从保护山区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可因地制宜地在山区发展旅游、采矿、林业、水电等。
答案:(1)甘肃 宁夏 陕西 贵州 云南 (2)C
(3)祁连 B 落差大,水流急
(4)崩塌 滑坡 泥石流
(5)大力发展旅游、水电、采矿、林业等。
1.依据下列图文资料,判断山区开发中存在的有利及不利条件。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横断山区水流湍急,当地的人们架设简易铁索吊桥,供行人过往。
(3)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安徽黄山2009年接待中外游客近
2 000万人次。
【点拨】材料(1)(2)反映了山区交通不便,但水流湍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材料(3)说明了山区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2.读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949年以来,先后发生中断铁路运行的泥石流灾害300余起,有33个车站被淤埋。在我国的公路网中,以川藏、川滇、川陕、川甘等线路的泥石流灾害最严重,仅川藏公路沿线就有泥石流沟1 000余条,先后发生泥石流灾害400余起,每年因泥石流灾害阻碍车辆行驶时间长达1~6个月。泥石流还对一些河流航道、水电站工程等造成严重危害。
(1)泥石流的发生条件有哪些?
(2)结合材料分析泥石流的危害有哪些?
(3)如何防治泥石流?
【点拨】在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覆盖差的地方,夏季突降暴雨或者冰雪融水汇集时,常会发生泥石流;从材料中可知泥石流危害铁路和公路交通、河流航道、水电站工程等;可以采取护林造林,修建水库、拦沙坝,开挖导流沟等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