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第一课《画感觉》
课 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学习目标:
1、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上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不盲从于他人的观点。
2、在画面构图和色彩应用上要做到新颖独特,对于以往的绘画模式要做到突破。
教学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学习尝试将个人的感觉具象化。
教学难点:
如何将同一种感觉在画面上进行多种形式的表达。
教学方法:
讲授,自主探究。
教师教具:
暖色系、冷色系、对比色系的材料及相关作品。一个暗色的袋子,里面装上几种不同形状、质地不同的常见物品。学生各自准备一种食物。
学生教具:
宣纸、毛笔、水粉或水彩颜料、墨汁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阶段
检查学生用具,组织学生坐好。
二.导入阶段
游戏导入 :(找感觉)
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一组游戏:
(1)、动觉
听好游戏的要求;分组进行转圈、蹲马步、搓手的游戏。等到你支持不住的时候就可以停下来,回到位置上。
请说一说,做完运动之后有什么感觉?(头晕,腿酸、手热等感觉)
师小结:这是不同的运动带给我们的感觉,这也是我们人体的内部感觉———动感(板书)
(2)、视觉 出示一碟小番茄、桔子。
请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番茄)看到它们有什么感觉吗? 同桌交流,指名说。
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不同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视觉。(板书)
(3)、味觉 下面我们就来吃,请你看一看,闻一闻,再尝一尝。品尝自己准备的食品,也可与其他小朋友交换品尝)
你有什么感觉?请你不要说,要不同的颜色来告诉我。(酸、甜、苦、辣、鲜等感觉)
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画感觉。板书课题——《画感觉》
三.发展阶段:
1、小练习:
在老师给你的纸上涂一大块就可以,不用画出具体的形象。(学生习,配乐)
2、交流:你用什么颜色表现怎样的感觉。指名说。
四、继续游戏:
(1)、触觉。 (冷、热、麻、痒等感觉)
老师这儿有一些小宝贝,请你来摸一摸,看看有什么感觉? (冷、热、软……)
同桌小朋友互相挠一挠,有什么感觉?(痒)
师小结:我们的皮肤或身体接触到不同的物体,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触觉。
(2)、 听觉
请大家闭上眼睛,竖起小耳朵,听一听,有什么感觉?
不同的声音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感觉。你能用笔画出这些感觉吗?
五、欣赏:
(1)、大师绘画作品
不要急,让我们看看绘画大师们是怎么样表现他们的感觉的?
出示图。 (不同颜色的点、线、面)
(2)、 课本中的作品。
六、实践阶段 :
师:今天,我们找到了许多的感觉,小朋友们能不能也把自己的感觉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画出不同的感觉呢?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造,表现,体验美术造型的原始乐趣。
七.讲评阶段
自我评价。
学生互评。
师的辩论和评价。
·你画的是什么感觉?用什么方法表现的?
·能大胆发表自己对他人作品的看法。
·你喜欢本节课的哪些内容?
八、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游戏找到了许多不同的感觉,并能用不同的点、线、面、形、色画好不同的感觉,小朋友们这节课开心吗?感觉好不好?
九、板书设计:
第一课《画感觉》
感觉:包括动觉、
视觉、味觉、视觉、听
觉。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上要求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不盲从于他人的观点。
2、在画面构图和色彩应用上要做到新颖独特,对于以往的绘画模式要做到突破。
教学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学习尝试将个人的感觉具象化。
教学难点:
如何将同一种感觉在画面上进行多种形式的表达。
教学方法:
讲授,自主探究。
教师教具:
暖色系、冷色系、对比色系的材料及相关作品。一个暗色的袋子,里面装上几种不同形状、质地不同的常见物品。学生各自准备一种食物。
学生教具:
宣纸、毛笔、水粉或水彩颜料、墨汁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阶段
检查学生用具,组织学生坐好。
二、发展阶段
欣赏音乐资料,形成感受。这些歌曲音乐在你脑中留下什么印象?如何把他们具象化?
三、实践阶段
感悟音乐节奏带来的情绪感受,将合适的色彩与形式加入到其中。
在问答环节中将不同的情感体验加以收集、比较。
四、评价阶段
作业展示,讲述自己心中的音乐之旅。
教学反思
我用了运动的游戏,让所有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身体的感觉,然后通过图片让学生知道各个感觉是相同的,并让学生认识到冷暖色的相关知识,体会不同点线面表达的不同感觉。小组讨论生活中你喜欢的或不喜欢的各种感觉,什么情况下有这种感觉?好的感觉温馨、幸福、快乐、开心,不好的感觉郁闷、疼痛、苦恼等等······讨论过后再让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同龄孩子的画,让她们感受色彩,点线面和感觉的关系,最后再进行绘画、创作。最后让学生我自己的作品贴在前面的展板上,让他们参观,互评。
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激发、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感知欲望。作为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他们,应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环境,让他们真正在其中“成于乐,游于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