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必躬亲

文档属性

名称 治水必躬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0-10 12:53:00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躬历山川
亲劳胼胝
这还是家乡的运河水吗?
情境导入
荡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
情境导入
钱 泳
钱泳(1759-1844)原名鹤,字立群,号台仙、梅溪。江苏无锡人。清代学者,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等。
字音检查
泥( )于掌故
必得( )躬历山川
亲给( )钱粮
好逸恶( )劳
势有曲( )直

děi



先自由朗读文章
再请同学朗读展示
要求:读准字音。
初读文章,读准字音
小组合作 释词译文
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在预习中存在的疑难词句 。
2. 全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词句。
译文纠错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轻便服装,冒着风雨,来来往往在荒村乱流中间,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都不尝试横行勒索一文钱财。如果必然是这样,以后才可以事情做成。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
也不曾
必须像这样
译文纠错
从前海瑞治理河流的时候,穿着轻便服装,冒着风雨,来来往往在荒村乱流中间,亲自发给民工钱粮,一厘也不克扣,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都不尝试横行勒索一文钱财。如果必然是这样,以后才可以做成事情。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
也不曾
必须像这样
释词译文需注意:倒装句,古今异义的译法。
齐读文章,试着理解文章内容。
二读文章,读懂文意
文理探究
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作者又是如何让人们都接受这个道理的呢?
1、朗读本篇课文,要注意:
a.重音--
b.节奏--
c.语速--
朗读提升
如: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 ● ● ●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 ● ●
以“二二”节拍为主。
如: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如:盖 ,是以,如……则
语速适中,启迪思考
朗读挑战
请仔细听老师朗读,听老师在重音、节
奏和语速的处理是否得当。
治水必躬亲
钱泳
特别说明:需重读的字还有:躬立、亲劳、冒、
冲、往来、亲给、一厘
需注意的节奏有: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语文活动
当堂背诵
治水之法,既不可 , ,亦不可 。盖 , , , ,非 不 ,非 不 ,是以\必得 , 。
昔 治河, , ,往来于 ,亲给\钱粮 , ,而\随官人役\亦未尝\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 而 , 而 , 而 ,
则 而 。
躬亲是治水成功的必要条件,生活中的许多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悟。
拓展延伸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孙中山
感谢各位领导、老师莅临指导!
躬历山川
亲劳胼胝《治水必躬亲》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不可执一,泥于掌故(泥: )
(2)流有缓急,潴有浅深(潴: )
(3)非咨询不穷其致(穷: )
(4)布袍缓带(缓带: )
(5)必如是而后事可举(如是: )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1)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2)必如是而后世可举也。
(3)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3.辨别下边各组句子中多义词的意思。(4分)
①情:非相度不得其情( )  以情动人( )
②致:非咨询不穷其致( )  错落有致( )
③躬: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鞠躬尽瘁( )
④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  举世闻名( )
4.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河的 请用课原话回答。(3分)
5.填空。(3分)
《治水必躬亲》选自《      》,作者    ,    代江苏金匮人。文章论述了        的道理,并以明代有名的清官     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      ,而且要     。
6.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  )(3分)
A.治水/必躬亲  B.泥于/掌故
C.昔/海/忠介治河  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
7.海瑞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操劳奔忙、造福百姓的实干家。下面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4分)
①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②亲给钱粮,不扣一厘……
读选文,回答问题: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8.给下边的字词注音。(2分)
潴(  )  躬(  )  胼(  )  胝(  )
9.解释下边的词语。(4分)
(1)执一:
(2)掌故:
(3)相度:
(4)咨询:
10.翻译下边的句子。(4分)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11.为什么说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用课文原句回答。(3分)
12.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 用课文原句回答。(3分)
第二部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3、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4分)
⑴子无敢食我也。(无: )
⑵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逆: )
⑶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遂: )
⑷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畏: )
14、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⑴虎求百兽而食之(  )
A、要求,请求  B、寻求,寻找  C、帮助  D、需求,需要
⑵虎以为然(  )
A、正确,对  B、这样  C、然而  D、然后
15、为下列句子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3分)
A、它们,代百兽  B、它,代老虎  C、它,代狐狸  D、它们,代老虎和狐狸
⑴虎求百兽而食之(  )
⑵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
⑶兽见之皆走(  )
16、选择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项。(4分)
⑴天帝使我长百兽(  )
A、上天任命我做百兽的王。  B、天帝让我比百兽长寿。
C、老天爷让我比百兽年长。  D、上天派我带领着百兽。
⑵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A、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敢不走开吗?  B、看看百兽和我不离开吗?
C、看看百兽看见我敢不逃跑吗?  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离开?
17、从寓言中可提炼出一个成语,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3分)
18、分析句子中词语的古今词义。(4分)
⑴子无敢食我也。子:古义  今义
⑵兽见之皆走。走:古义  今义
19、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4分)
20、片断写作练习:(30分)
海瑞是我国著名的清官,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为官清廉的人,请叙述关于他(她)的一件事,注意记叙的要素要交待清楚。
1、(1)泥:拘泥(2)潴:水停聚的地方(3)穷:追究到底(4)缓带:宽束衣带(5)如是:像这样 2.(1)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2)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3)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的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3、①真实情况;情感②事理;情趣③亲自;身体④成功;全 4.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5.履园丛话;钱泳;清;治水必躬亲;海瑞;躬亲;清廉 6.C 7.①为真实、全面地了解情况,不辞劳苦、事必躬亲。②廉洁奉公、造福百姓。(意近即可) 8.略 9.(1)固执一端,不知变通。(2)古代的典章、制度。(3)观察和测量。(4)访问,征求意见。 10.(1)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2)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11.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12.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13.⑴不⑵违背⑶于是,就⑷害怕 14、⑴B⑵A 15、⑴A⑵C⑶D 16、⑴A⑵C 17、狐假虎威 18、⑴第二人称,您;儿子⑵跑;行走 19、这篇短文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权威,招摇撞骗的人,也说明做事如果不加分析,往往会被假象所迷惑。 20、略课题 治水必躬亲 课时:1 执教
学习目标 能准确流畅地朗读文言文,并能当堂背诵。能说出治水必躬亲的道理。
难点重点 重点:读懂课文,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句中含义的基本方法,能理解“治水必躬亲”这一基本道理。难点:读好并当堂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学生:适当预习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备注
一、看投影中的图片,聆听感受。个人朗读,全班朗读找茬并改正深入思考,回答问题学生挑刺,七嘴八舌。思考读好文言文的要点:认真听读,挑战权威摇头晃脑,如情入境个别郎读,男女生朗读准备背诵 导入同学们,对于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座都市——常州,大家一定充满自豪之感。它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人杰地灵,山清水秀。可是,仅仅在三年前,我们却无法骄傲和自豪,由于城市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导致河道污染,因为印象中的清水河已经又黑又臭,如何让黑臭的河水变成清流?如何让常州重现昔日水乡风貌?对,“清水工程”,通过三年时间的“截污”集中整治,再造了“水活、水清、岸线美”的水乡常州新形象。所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唯有治水得法,方能造福百姓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治水的文章《治水必躬亲》。二、初读文章,字词正音1、预习检查(字词正音)(投影出示以检查效果)2、点名朗读,全班齐读,读准为主。三、再读文章,释词译文,探究文理1、 小组合作,释词译文毕竟我们和钱泳是初次相识,而且我们与他相距的时间也有200多年了,朗读中有点不顺不是问题,读的遍数多了,自然也就通顺了。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我们的不注意,放过了一些暂时还不能理解的东西。下面我们小组合作。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在预习中存在的疑难词句 。全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词句。2、语文活动:译文纠错我们解决了小组的疑难,那么,就让我来检查一下大家释词译文的掌握程度吧。请看“译文纠错”,请找出译文中翻译不当的字词句,并改正。强调:同学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倒装句、古今异义词的翻译。探究文理: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用文中原话回答。作者又是如何让我们接受这个道理的呢?(教师板书本文结构)4、全班齐读课文。小结:我们读准了字音,读懂了文意,知道本文通过海瑞治水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告诉人们治水必躬亲的道理。四、三读文章,挑战权威,超越自我1、挑战权威,师生擂台过渡语:我们已经读准并读懂了文章,那么,就一篇文言文应该如何把它读好呢?谈谈你们的想法。(投影出示朗读注意点,重音、节奏、语速)请仔细听老师朗读,听老师在重音、节奏和语速的处理是否得当。下面就请你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能分清句内停顿,能把握课文节奏,读出理趣。老师朗读虽有瑕疵,但相比同学,肯定技高一筹,不信,老师在此,谁人应战?2、当堂背诵:曾听闻美国总统奥巴马、前总统布什、里根等名人在演讲中不时冒出一两句中国的文言诗词和语句,并以之为荣,可见,能流利地背上一两段文言文,可以展示个人文化魅力,亲爱的同学们,能否在课堂之上,展现你的魅力呢?请当堂背诵课文。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本文大多句式整齐,读来节奏鲜明,琅琅上口,请一生个别读,同学评价。(从节奏、语速、重音等方面)教师示范朗读,同学效仿。激起朗读的高潮。过渡语:那么,我们开展背诵比赛,你能在规定的三分钟能背出多少课文呢?交流评价五、拓展延伸躬亲是治水成功的必要条件,生活中的许多事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悟。明确:针对学生轻“行”重“知”的特点,联系学生生活,以本文启发之诱导之,使其懂得求知的重要性,更明白践行的必要性,使之能够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过渡语:治水需躬亲,治学亦需躬亲,事必躬亲。知识是重要的,但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知识是苍白和肤浅的,如同拥有着丰富治水经验的海瑞虽懂得许多治水之法却从不过于迷信经验,在调查走访中摸清了水情,掌握了水势,进而治水可举也。所以我们青少年必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更重视亲身实践,并在活动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作业布置:仿写练习。要求学生以《治学必躬亲》为题,仿照课文形式写一段文字,字数300左右。(通过仿写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无论做什么事情躬亲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进一步加深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感悟——能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创设生活情境)以家乡的清水工程为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进入朗读环节营造氛围。2分钟5分钟15分钟其中小组合作释词译文5分钟,译文纠错5分钟, 探究文理5分钟20分钟其中挑战权威10分钟,当堂背诵10分钟教师及时总结提升。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