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共19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共19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0-27 22:30:31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时2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思考:碳原子排列方式多种多样,使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那它们的化学性质会怎样呢?也会差异很大吗?
金刚石
石墨
C60
说一说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以及三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
旧知回顾
这些单质都是有碳元素组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密切,因此这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
石墨
C60
金刚石
说明了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相传”
古代书画家用墨做的古画、字迹历经千年而不褪色
交流讨论:下面的事例说明了碳单质的什么性质?
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旧知回顾: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
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一、碳与氧气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C
+
O2
===
CO2
点燃
氧气充足
充分燃烧
交流讨论:冬天,北方农村地区常在房间里燃煤、烧炭取暖,常发生中毒现象,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碳与氧气不充分燃烧:
2C
+
O2
===
2CO
点燃
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会决定着反应的进行程度或产物的不同。
1.氧气充足、燃烧充分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氧气不充足、燃烧不充分时,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C
+
O2
===
CO2
点燃
2C
+
O2
===
2CO
点燃
注意: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时,要注意条件哦。如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时则生成一氧化碳等。
碳做燃料
二、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实验6-2: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实验现象
结论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CO2生成
1.黑色粉末变红色
有Cu生成
C
+
2CuO
==
2Cu
+
CO2
高温
金属网罩: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在高温条件下,碳可以与某些氧化物发生反应

一般来说,
加热:表示的温度泛指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约在400~500℃。
高温:超过500℃以上的温度,在实验室需要
用酒精喷灯来实现。
酒精喷灯温度可达700-1000℃。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实验结束时,先撤出导气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入热的试管致使试管破裂
待试管冷却后再把试管内的粉末倒在纸上(防止生成的铜再被氧化成氧化铜)。
C
+
2CuO
===
2Cu
+
CO2↑
高温
氧化铜失去氧变为铜单质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应用1: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如,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3C
+
2Fe2O3
===
3CO2↑
+
4Fe
高温
C
+
CO2
===
2CO
高温
应用2: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古代墨字墨画)
2.可燃性
C
+
O2
===
CO2
点燃
2C
+
O2
===
2CO
点燃
(O2充足)
(O2不充足)
3.还原性
C
+
2CuO
===
2Cu+CO2
高温
2Fe2O3
+
3C
===
4Fe+3CO2
高温
C
+
CO2
===
2CO
高温
课堂小结
1.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木炭具有可燃性,金刚石、石墨不具有可燃性
C.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构成
D.书写档案资料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课堂练习
2.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是石墨电刷,它没有体现出石墨具有的性质是(  )
A.导电性
B.滑腻感
C.还原性
D.稳定性
C
3.两份质量相等的木炭,一份燃烧全部生成二氧化碳,一份燃烧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则两份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是(

A.1:2
B.2:1
C.3:8
D.3:4
B
4.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
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
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A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