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考纲扫描 考纲解读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教育事业的发展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两弹一星”
1.1964年,中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2.1967年,中国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
3.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________”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二、杂交水稻
1973年,________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________,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杂交水稻技术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一、1.原子弹 2.氢弹 3.东方红一号 二、袁隆平 南优2号
三、载人航天工程
2003年10月15日,载人飞船“________”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_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四、计算机技术
________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行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定名为“银河—Ⅰ号”。
五、生物工程技术
1965年,中国首次实现人工合成________,开辟了人工合成________的时代。
三、神舟五号 三 四、1983 五、结晶牛胰岛素 蛋白质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提出:1956年,________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2.内容:________问题上“百花齐放”和________问题“百家争鸣”。
3.意义:“双百”方针提出后最早出现繁荣景象的是生物学领域;“双百”方针的提出促进了文学、电影艺术的发展繁荣。
一、1.毛泽东 2.艺术 学术
二、曲折的年代
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2.“文革”期间,“双百”方针遭到篡改和歪曲。
三、文艺的春天
新时期,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继续贯彻“双百”方针,并提出“文艺要为________服务,为________服务”的方向。
三、人民 社会主义
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奠基
1.1949年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和政府制定了________的教育方针。
二、曲折
1.1958年的“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
2.“文革“时期,教育战线一片混乱,高考制度于1966年夏被废止。
3.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________”,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一、2.全面发展 二、3.工农兵学员
三、发展
1.1977年,恢复________。
2.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的“________”指导方针。
3.1986年,《__________》法律的颁布。
4.1995年,中央提出“________”战略。
三、1.高考制度 2.三个面向 3.义务教育法 4.科教兴
(2010年1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百家争鸣”主要针对( )
A.艺术领域 B.政治领域
C.经济领域 D.学术领域
解析:“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针对学术领域,艺术上“百花齐放”。
答案:D
(2010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1956年中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
A.“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B.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
C.“双百”方针的实施
D.“两个凡是”思想禁锢的打破
解析:由于我国在1956年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所以在文学艺术上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答案:C
新中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时中断。其间,高等学校在1966~1969年未招生,1970~1976年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入学。由此可见,1977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 )
A.高等教育
B.以群众推荐为主的招生方式
C.高校招生
D.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
解析:1977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即通过文化考试筛选人才的方式。
答案:D
(2010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普及义务教育是中国为提高公民素质而实施的一项战略决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建国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解析: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律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答案:D
1.“两弹一星”是指( )
A.导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氢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
C.导弹、原子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原子弹,载人航天宇宙飞船
解析: “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2.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的是( )
A.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B.“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升空
C.返回式遥感卫星的发射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解析: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
答案:D
3.(2010年山东学业水平测试)下列科技成就中,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最先取得成功的是( )
A.原子弹爆炸 B.氢弹爆炸
C.人造卫星发射 D.杂交水稻培育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D是正确的。
答案:D
4.对“双百”方针理解错误的是( )
A.是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B.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
C.推动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的新发展
D.其实践过程也遇到过曲折
解析: “双百”方针是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来的。故选B项。
答案:B
5.建国后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 )
A.义务教育 B.扫盲教育
C.“教育大革命” D.民族教育
解析:扫盲教育是建国后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Ⅰ
1.(2010年福建会考)建国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属于20世纪60年代的成就是( )
A.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B.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
C.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D.成功发射“神舟”五号
解析: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
答案:B
2.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
A.世界性的植树造林运动
B.中国杂交水稻的培育
C.环境保护成为人们的共识
D.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
解析:因为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二、单项选择题Ⅱ
1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那一年还取得了下列哪项成就( )
A.氢弹试爆成功
B.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C.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
D.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解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是在1964年,同年成功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是在1966年。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是在1975年。故正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12.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④“银河—Ⅰ”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解析: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1964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是在1970年;“银河—Ⅰ”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是在1983年。
答案:C
三、双项选择题
17.下列科技成就,是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革”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银河一I”型计算机诞生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解析: “文革”发生在1966年-1976年,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的时间是196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根据题意,CD正确。
答案:CD
1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西方媒体称为( )
A.“东方魔稻” B.袁隆平稻
C.“第二次绿色革命” D.“第一次绿色革命”
解析:西方媒体称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答案: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