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藤儿连万家,家家开出幸福花,花儿夜夜放光芒,工作学习需要它。
电灯
电话
与电有关
没嘴会说话,没手会摇铃,
相隔千万里,说话能听清。
你能说说两则谜底的共同之处吗?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和特点。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如:电的应用,爱迪生的发明,内燃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化学工业的产生。)
3、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
4.感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目标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的时间
具体表现
原因
“蒸汽机的吼声使欧、北美、亚三大洲发生变革,以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自王斯徳《世界近代史》
技术支持
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发展。
直接原因
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巩固和发展(19世纪五六十年代)
政治前提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基础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概况
开始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国家
美国 德国
主要标志
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显著成就
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展厅
时间
国家
发明家
成就
电力应用
交通运输
化学工业
重大成就
显著成就
重大成就
电力应用厅
图一 电磁感应现象
图二 发电机
图三 电动机
1866年德国人
西门子研制出
发电机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电学之父
1873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并开始大规模用于工业生产。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1、思一思、议一议:电力作为一种能源,比蒸汽动力具有哪些优点?
廉价、高效、清洁
2、19世纪70年代,_____ 逐步取代蒸汽成为机器工厂的主要动力,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_________。
电 力
电气时代
3、①它是由美国的发明家_______发明的。
爱迪生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爱迪生
留
声
机
电
影
放
映
机
电影摄影机
投票计数器
打字机
留
声
机
电
影
放
映
机
电影摄影机
投票计数器
打字机
发明大王
曾对1600多种耐热材料进行实验。
先后失败了2000多次。
致力于电灯研究,历时10余年。
为了改进留声机,一连5天没有睡觉。
75岁的时候,每天准时上班。
81岁时提炼橡胶成功。
2000多项发明,1093项专利,创造了发明专利数的世界纪录。
Thomas
Edison
“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偷来了天火,爱迪生却把光明带给了人类。”这是人们对这位伟大发明家的赞誉。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爱迪生
电力技术发展成就简表
成果
时间
国家
发明人
交流发电机
1866年
德国
西门子
交流电动机
1888年
美国
特斯拉
电冰箱
1913年
美国
DOMELRE
电动洗衣机
1901年
美国
阿瓦小菲舍
有轨电车
1881年
德国
西门子
有线电话
1876年
美国
贝尔
电灯
1879年
美国
爱迪生
无线电话
1895年
意大利
马可尼
1、①与马车相比,卡尔·本茨制造的三轮车是以________为动力的。
内燃机
②汽车成为交通工具后,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1885年,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第一辆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汽车之父”
②中国近代也有一位飞行设计师__ 在1910年制成了一架飞机。
2、①它是_______年由美国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
1903
冯如
它们最早出现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A
B
C
D
E
F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是( )
第二次的是( )
CD
ABEF
1866
格拉姆
时 间 内 容 国 别 发 明 人
发电机 德国 西门子
1879 电灯泡等 美国 爱迪生
19世纪80年代 内燃机 德国 卡尔.本茨
1885 汽车 德国 卡尔.本茨
1903 飞机 美国 莱特兄弟
19世纪晚期 有线电话 美国 贝尔
1870 电动机 比利时
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的重大发明
特点
①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突出)
②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③日、俄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④侧重于重工业部门。
1902年沙俄在大连
建造的瓦斯工厂
影响
①政治: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主涨;
对中国
《辛丑条约》的签订
②经济:帝国主义的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启示
材料一: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发表的演说
材料二: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材料三: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然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动社会进步。
②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科技的同时要保护环境,要趋利避害,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时 间
主要标志
进入的时代
领先国家
主要发明
能 源
动力机器
?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美国、德国
英国
珍妮机
蒸汽机车 汽船
电灯、电话
汽车、飞机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煤
石油、电力
蒸汽机
内燃机
革命
内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电气时代
1、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4、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课堂小结
影 响
主要表现
时代特征
时 间
特 点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