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2020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能够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
学习目标
除病毒外,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这些精美图片从何而来?
导入新课
细胞的大小
细胞的大小通常以微米来表示
人的肉眼的分辨率为只有0.2毫米
细菌细胞大约1~2微米,动植物细胞大约20~30微米。
1微米=0.001毫米
放
大
一
百
倍
后
放
大
一
千
倍
后
放大数百万倍后
细菌的大小
放大数万倍后
认识显微镜
讲授新课
光学显微镜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取镜和安放
一、显微镜的构造
目镜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作用:放大物像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接近人眼睛的镜头,上面标有16×或10×等字样,表示目镜放大16倍或者10倍。
目镜
安装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物镜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作用:放大物像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接近观察物体的镜头,上面标有10×或40×等字样,表示物镜放大10倍或40倍
物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10倍:低倍物镜
40倍:高倍物镜
安装物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镜筒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安放镜头
把目镜和物镜聚合起来
一、显微镜的构造
转换器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安放和转换物镜
————物镜
———————转换器
转换器
作用:安放并转换物镜。
注意:转换物镜的时候,一定不能直接拨物镜,而要转动转换器。
一、显微镜的构造
镜臂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握镜作用
一、显微镜的构造
粗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大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一、显微镜的构造
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升降镜筒,升降幅度较小
顺时针旋转下降镜筒;逆时针旋转上升镜筒
一、显微镜的构造
载物台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安放玻片标本
一、显微镜的构造
压片夹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固定玻片标本
一、显微镜的构造
通光孔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使光线通过进入物镜和镜筒内
一、显微镜的构造
遮光器
位于载物台下方,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作用:调节穿过通光孔的光线量
遮光器
作用:调节进光量
特点:圆板上的孔称为光圈,光圈有大有小,可调节进光量。
一、显微镜的构造
反光镜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作用:反射光线
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种
一、显微镜的构造
镜柱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支持
一、显微镜的构造
镜座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作用:稳定显微镜
考考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距离)。
对光
1、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2、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为了画图需要)
3、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通过通光孔到镜筒内
4、目镜中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对光
黑
灰
明亮
对光
放置标本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正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顺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镜筒下降的时候,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防止压坏玻片标本,损伤镜头。
观察
下降镜筒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在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观察
调准焦距
玻片上的物
视野里的像
显微镜下的物与像的关系:
写在玻片上的“上”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什么字?
上
上
互为倒像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向左移动玻片标本。物像会向 移动;向下移动玻片标本,物像会向 移动。
要使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正中央,须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同 向 移 动 法
右
上
左上方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但细胞越大,视野越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但细胞越小,视野越亮。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用擦镜纸擦拭。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取下目镜,放回盒内。
4、将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复原放回
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九退整理后归箱。
显微镜的操作
知识小结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特点
1、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2、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小、越多,视野越亮;反之,看到的细胞越大、越少,视野越暗。
3、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显微镜原理
2. 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D
1. 让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准焦螺旋
C
当堂练习
3、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
4、 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 × B.面积放大了400 × C.长度或宽度均放大40 ×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 ×
A
进一步练习
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⑤⑥为观察时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C
进一步练习
显微镜的发展史
1665年,罗伯特?虎克(英)
第一次发现细胞
19世纪30年代
光学显微镜
细胞内部结构
20世纪30年代
电子显微镜
细胞更细微结构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