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课堂实录
设计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宗旨.“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从这一理念出发,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立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只当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从诗的意象中感受诗人的情感,与诗人进行心灵的沟通;从清新活泼的语言中,感受诗的魅力,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体验,使学生认识到诗歌源于生活,生活就是一首诗,揭开诗的神秘面纱,从而走进诗歌,感受自然的美
教学背景分析:
1.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对诗歌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把握欣赏的角度,因而本诗的学习宜于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朗读和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发挥联想和想像力,学生可以把诗歌学活
2.教材分析:
《雨说》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二课内容,本诗可以唤起学生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朗诵清新明丽,节奏欢快的语言,会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领悟作者的情感,特别是本诗拟人手法塑造的意象,让学生感受意境美的同时,激起对现代诗的热爱,并尝试写现代诗,进而实现“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学以致用”的宗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反复诵读,欣赏诗歌的语言,感悟诗歌的内容,捕捉诗歌的意象
(2)通过联想、想像、体验情境,理解诗情
2、过程与方法:采用诵读法和欣赏法,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和体验自然,丰富心灵感悟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明丽清新的语言,感受作品饱含的深情
教学难点:发挥想象,体味诗歌意境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播放《三月里的小雨》(flash)伴随音乐,我们仿佛听到了春雨在沙沙作响,春雨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因而成了文人笔下的宠儿,杜甫的《春夜喜雨》(多媒体示)成为千古绝唱在现代诗人郑愁予的笔下春雨又获得了灵气,幻化成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雨”的魅力
作者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1949年随父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雨说》写于1979年,作者心系祖国大陆,关注儿童的成长,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多媒体显示)
二、品读诗歌:师:学诗首先要读透,我们先听配乐朗诵,欣赏大屏幕上展现的雨景,注意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第七 八 九节同学们可以试着跟读(播放大屏幕)
师:听了一遍后,说说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情调(学生非常活跃,举手的人很多)
生1;我有一种亲切感
生2:我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生3:我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生4;有一种充满活力的感受
师:好,同学们真的领悟到了诗的情调,那么能带着你的感觉,读一下你喜欢的诗段吗?可以读也可以评读(师放映下雨画面,配乐)
生;我喜欢第一节诗,朗读
生:他方块字的很好,读书了对“春雨”的盼望之情
师:评价的很恰当,确实读出了“春雨”探访大地的喜悦之情
生:我喜欢第七节,我觉得应该用欢快的语调来读
生:我也认为这节诗很好,但他没读出那种语气(有些同学点头赞同)
师;你能试一下吗?
生:朗读(学生鼓掌)
生:他读的的确很好,课下我一定向他请教
师:好,虚心求教是好品质,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生:我想读一下第四节,我觉得有一种亲切感(朗读)
师:“亲一亲”让人感觉到亲切还有许多同学想试一试那么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小组内可以评议(学生尽情朗读,组内互评争论激烈)
师:通过读,我们已初步感知诗意,同学们想想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探究欣赏呢?
生:领悟诗人的情感,主旨
生:欣赏诗的语言和表现手法
师:我们还要把握诗的意象,我们就充分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多角度的探究,欣赏 (学生小组探究,大屏幕显示,雨师到名小组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展示本小组的成果可以提出问题,也可以直接展示成果
生:我们组找出了“雨”说的话,分析了雨要表达的意思尽而把握雨的象征意义,寒冬过后,雨作为爱的使者,给大地带来了春天,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幸福地生活
生:诗的副标题的作用,谁能谈一谈
生:写给中国儿童的,表达了一份祝福
生:概括了诗的内容,全诗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和理解力
师: 确实是这样,作者写此诗时,正是文革结束之后,中国在地呈现了勃勃生机,由衷地祝福祖国,祝福儿童
生5:诗中多次提到“笑”怎么样理解“笑”的涵义
生6:“笑”代表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孩子们勇敢地笑,表现诗人对孩子们美好的祝福和殷切的希望
生7:拟人手法的运用,使“雨”有了生命,使诗生动了
生8:我也这样认为,作者写“小燕子,石狮子,柳条等”
师: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使全诗有亲切感,活泼,欢快
生9:“雨”其实就是作者是美好的,神奇的,有情有义的人
师:诗中拟人手法,塑造的意象不只是“雨”,找找看还有哪些?
生10;还有田圃,小溪,旗子,牧场等
师;好,这些意象的塑增强了诗的竟境美,使全诗洋溢着活泼的生命力同学们你们知道拟人修辞手法和拟人手法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七嘴八舌)
师;回想一下,我们学习《海燕》时进过比喻和象征的区别,也许能帮助你理解拟人手法
生:我明白了,拟人修辞是就句子而言拟人手法是就篇章而言
(生点头赞许)
师:对,拟人手法用于整体形象的塑造掌握这一点对我们分析和写作都会有很大益处同学样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吗?
生:本诗第二中有一个比喻句,我觉得写的很好“温声细雨”抓住了春雨的特点、“象丝缕”写出爱的细柔,“天地间交织着”写出爱之广博
生:排比修辞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如:第五节,给人一种欢快之感,又与第一节照应
生:语言的口语化,是本诗的一大特点
师:举例说说看
生:如“亲一亲”、“擦着嘴”,很符合儿童的特点,便于儿童理解
师:“口语化”确实是一大特点,不仅如此,诗中还能体现作者的古典诗的修养和江南文化的气息如“小燕子”一句让人想起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披蓑衣,戴斗笠”体现江南气息
师:综合以上的探究欣赏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雨”前加一上个修饰语,概括“雨”的形象
(学生畅所欲言)
大地企盼的雨、亲切的雨、温柔的雨、充满爱心的雨、与孩子们嬉戏的雨、勇敢地笑的雨、脚步轻盈的雨,甜雨、幸福的雨、奉献的雨等
师:同学们理解的很深,很透,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本诗的特点(屏幕显示一朵雨中的玫瑰作为背景)1、节奏美2、意境美3、人情美
师:“雨”作为爱的使者,可以说是作者的化身,“雨”对你说了这么多的话,你不想对“雨”说点什么吗?请同学们展开联想,想象
(沉默片刻)
生1:谢谢雨对我们的关心
生2:我想告诉雨,我们生活的很快乐
生3:我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回报雨的关爱
生4: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如果是“酸雨”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爱的
生5:我想到了写雨的诗句:志南和尚的《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杏花雨
生6:我想起了人们用来比喻良好的教育的成语:春风化雨
……
(学生七嘴八舌,有补充,有争议,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师:看来郑愁予的《雨》激发了同学们的热情,那么就拿起你的笔,也写几句诗,或赞美春雨,或赞美春天,可选择一个意象,抓住其特点,展开想象
1. 配乐朗诵(多媒体显示)
2.谈初读的感受(明确:亲切、喜悦、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
3.学生尝试读自己喜欢的诗节(学生互评)
三、欣赏、探究,培养自主、合作意识
1.理清思路,感情主旨围绕“雨”说的话,浓缩全诗内容,进而把握“雨”的形象(爱的天使),理解“笑”的含义,挖掘诗的丰富内涵,体会作者的感
2.把握诗中拟人手法塑造的意象(雨、田圃、小溪、小燕子、柳条等)理解诗的意境美
3.品味古典诗的修养和口语化的语言特色,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美感
4.根据自己对全诗内容的理解,在“雨”前加上修饰语,概括“雨”的形象,学生可以围绕“爱”的主题畅所欲言,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
(注:学生可以多角度提出问题,“美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四、联想想像,开阔视野,激创作欲(多媒体画面,音乐创设情境)
1.由《雨说》所联想到的相关诗句
2.展开想像的翅膀,创作新诗句(如在第一节诗的意象田圃、牧场、鱼塘、小溪之外,再选一两个意象,写出新诗句.)
3.“雨”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你是不是也想拿起你手中的笔,对“雨”说说你想说的话,和“雨”对唱一首歌?请赶快行动吧,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与本诗欢快、喜悦、乐观的情调相符的画面,回应作者的关爱
教学反思:
“品读”是学诗的有效教学策略,诗的美在于语言,在于意境,在于情感,只有用心读,用情读,才能把握诗的内涵多媒体的使用,调动了视觉、听觉,接受文字信息的同时,接触了文字塑造的形象,场景,氛围,触摸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学生综合了自己的感受,读出了诗意,读出了高潮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探究中我没有给学生布置思考题,只是与学生一起明确了应把握的方向,把学生放在了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惊奇地看到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充分展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雨说》中的意境激起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抓住自然万物的特点,展开联想、想像,就能成为创作的源泉虽然学生诗句有些稚嫩,但我们捕捉到了智慧的灵光,收获到了情感的微芒.
总之,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有激情的燃烧,有审美的空间,有想像的飞越,有创造的火花,这也许就是本节课的成功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