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你认识这两幅图片吗?
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
原因
经过
意义
第十五课 法国大革命
【内容标准】
1、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2、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2、过程与方法:归纳问题教学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根据问题进行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自由、平等取代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是历史的进步。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人权宣言》的内容及其影响;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以及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拿破仑 。
自学思考题(教材98—102页)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什么?
2、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大资产阶级颁布了《人权宣言》,颁布的机构,时间,内容与意义,分别是什么?
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的起止时间。
5、处死路易十六的时间。
6、雅各宾派专政的时间范围。
7、革命高潮阶段的结束标志是什么?(推翻雅各宾派专政的时间)。
猜一猜:
你能否根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
独立战争的爆发,猜测法国为什么会爆发
资产阶级革命?阅读教材98—99页,分析
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
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18世纪末,法国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三个等级的划分,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3)波旁王朝统治腐朽,财政出现了危机。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召开了三级会议,成为法国革命的导火线。
三级会议场景
二、革命的经过
1、 革命开
始标志
2、颁布文献
4、处死国王
——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9.22——1804.5)
——路易十六(1793.1.21)
——《人权宣言》(1789.8.26)
3、成立共和国
看一看,说一说: 1、法国的国庆日是哪一天?
2、为什么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以攻占巴士底狱为目标?
巴士底狱是根据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命令,按照12世纪著名的军事城堡的样式建造起来的。当时的目的是防御英国人的进攻,所以就建在城跟前。后来,由于巴黎市区不断扩大,巴士底狱要塞成了市区东部的建筑,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到18世纪末期,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当时一共只关押七名囚犯)。
巴士底狱高100英尺,围墙很厚,有8个塔楼。上面架着15门大炮,大炮旁边堆放着几百桶火药和无数炮弹。它居高临下,俯视着整个巴黎,活像一头伏在地上的巨兽。凡是胆敢反对封建制度的著名人物,大都被监禁在这里。巴士底狱成了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
看书P100,回答:
主要内容:
意义:
《人权宣言》(1789年 )
B、自由、财产、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而不可剥夺的人权;C、国家主权属于人民;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E、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F、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纲领性的历史文件,它明确地提出人权和公民权,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A、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力上是平等的;
想一想:巴黎人民为什么举行第二次起义?
大革命为什么要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5、革命高潮
6、革命高潮
阶段结束
——雅各宾派专政(1793.6.2——1794.7)
——推翻雅各宾派专政(1794.7)
革命的经过
1、巴黎人民为什么又举行了第三次起义?
2、为什么仅仅一年之后,雅各宾派专政又被推翻了?
想一想:
三、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帝国)(1804.~1815.){资产阶级帝制}
(1)“雾月政变”1799年11月,拿破仑在大资产阶级和军队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2)1804年5月,拿破仑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制国家——拿破仑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2.2 波拿巴·拿破仑加冕,称拿破仑一世。
(3)拿破仑对内统治:
①采取了许多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1804年颁布《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资本主义民法典) ,用法律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成果,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② 意义:这部法典是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和法国启蒙思想结合的产物。《拿破仑法典》尽管经过几次修改,但在法国一直沿用到今天,并成为世界各国编纂新法典时所参考的蓝本。
拿破仑说:“我的真正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回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遗忘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对此,你有何认识?
说一说:
(4)拿破仑战争:
1812. 兵败俄国【开始崩溃】
1813.10 兵败莱比锡【开始瓦解】
1814.3.31 反法盟军、路易十八进入巴黎
1814.4.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此前两天拿破仑宣布无条件投降。法兰西第一帝国灭 亡了。拿破仑后被放逐厄尔巴岛
1815.3.1. 拿破仑登陆法国
3.20. 拿破仑重登皇位
6.18. 滑铁卢兵败
6.22. 拿破仑退位,不久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第一帝国最终覆灭、波旁王朝复辟】
1805年 奥斯特里茨战役
1815年 滑铁卢战役
议议,说说:你对拿破仑战争有何评价?
总结: 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有明显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卫大革命基本成果的一面,又有强烈的侵略扩张和争霸的一面,这也是导致帝国覆亡的重要原因。
进步性:拿破仑战争最初具有保卫法国大革命果实、反对封建复辟的进步性。如与反法同盟的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进一步摧毁了封建旧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
局限性:拿破仑战争也有侵略扩张的一面,而且它的侵略扩张性质到战争后期越来越明显了。当反法同盟的进攻被打退以后,拿破仑继续发动战争,侵犯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各国人民的财产,这就有了侵略性。对被占领地区人民的奴役和掠夺,引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这也是导致帝国覆亡的重要原因。
革命意义(教材104页)
国内:
国际:
摧毁……建立……促进……
推动了欧洲……产生……
法国大革命的性质: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说一说:
你知道左边建筑的来历吗?
你知道法国国旗的含义吗?
三色的意义
法国国旗三色最初的意义,是以红蓝两色代表巴黎城徽的颜色, 白色代表波旁王朝徽记的颜色。期望双方携手合作建立新国家。 不知自何时起,蓝、白、红三色分别被赋予了自由、平等、博爱三种意义, 且随著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声威传遍全世界,成为大家对此三色最为熟悉的阐释。
巴黎凯旋门: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为纪念奥斯特利茨战争的胜利而建立,1806年8月15日奠基,1836年7月29日落成。它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讲一讲:你能否讲一个有关拿破仑的故事?
“中国是一只睡狮,一旦它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它在沉睡着,谢谢上帝,让它睡下吧”。
—— 拿破仑
Napoleon and his Swede. soldiers
I hear N often asks three quenstions. and often in an order. The first one is "How old are you ". The second one is "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the Amry ". The third one is "Did you join any of my two compaigns " M: All of us have no problem except Sam. He doesn't know French. What shall we do
Ss: We believe that's no problem at all.
A:(慌慌张张的) N is coming. N is coming. (众士兵立正) N: Hello! Everyone. How are you Ss: Fine. Thank you!sir! Sam 在哆嗦,引起了拿破仑的注意。 N: (走到他的面前)Well. 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the Army Sam: 23 . sir. N: (非常吃惊的) How old are you Sam: (非常自信的) 3 .sir. N: (生气的) Either you or I am mad!!!! Sam:(洋洋得意的)Both. sir!!! Ss: My god!!! 众士兵失望的下场了。
拿破仑问士兵的三个问题
一个瑞典人非常钦佩拿破仑,后来他终于成为拿破仑的一名士兵。 一次,拿破仑检阅队伍时,战友们提醒瑞典人,那伟大的人也许会问你几个问题。这个典人十分焦急。他听不懂拿破仑所提的问题呀!一个年纪大的士兵说:"拿破仑总是按同样的顺序问三个同样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多大了?'第二个问题是:'你在我的部队多久了?'第三个问题是:'你是否参加过我两次大战的一个?'"瑞典人按顺序背下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23岁,先生"。"3年了,先生。""都是的,先生。" 检阅那天,拿破仑站在队伍前面,用满意的目光望着士兵们。然后,他开始检阅了,一会儿微笑着看这面儿,一会儿对那儿说句话。那瑞典一动不动地站着,只有嘴唇在轻轻地动着。拿破仑一眼看见了他。伟人走到他面前,开始问他问题。遗憾的是,这次拿破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在我部队里多久了?""23岁,先生"。"你今年多大了?""3年了,先生。"瑞典人的回答使拿破仑既吃惊又生气,于是吼道:"是你疯了,还是我疯了?""都是的,先生"。瑞典人自豪地回答。
看一看,说一说:评价拿破仑
他军功显赫,24岁就被晋升为准将,30岁成为法国第一执政,35岁加冕为皇帝。他有超人的精力,非凡的胆识,雄狮般的勇猛。有人说他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有人说他是一位英雄,改变了欧洲的历史;有人说他是一个战争罪魁,是一个暴君;有人说他建立帝制,是历史的倒退 。也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魔鬼!有人说他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就是拿破仑!
参考下面两人分析拿破仑事业成功的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女生:“拿破仑能够成功,完全是‘时势造英雄’,与他个人的能力没有关系。”
男生:“不对,拿破仑是完全凭自己的本事成功的,是‘英雄造时势’。”
活动探究
课外拓展
学习法国革命史,我们认识了拿破仑传奇的一生。但人们对拿破仑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有人曾说他“打个喷嚏就会使全欧洲感冒”,有人对他恨之入骨,称他为“吃人的魔鬼”。法国文学家夏多布里昂说:“不是他(拿破仑)创造了法兰西,而是法兰西创造了他。”因此一位史学家曾感叹道:“在拿破仑名字后面,永远有一个‘?’。”请结合有关内容,以《我心目中的拿破仑》为题,写一篇小论文。(字数200字左右)
正确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建立了拿破仑帝国,实行军事独裁统治;采取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行政机构,制定了拿破仑法典。这些措施有利于法国政治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对法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在夺取政权后,对外多次与反法同盟进行战争,通过早期的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捍卫了大革命的果实; 后期的对外战争,侵犯了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和奴役了欧洲各国人民,这就有了侵略性,引起了各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尽管如此,拿破仑仍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拿破仑时代”。
感悟与认识
(1)从拿破仑的一生认识到:
勤奋、自信、勇敢、忍耐、抓住机遇是拿破仑走向了成功。
(2)骄傲自满、狂妄自大、迷信武力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
比较《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异同:
1、相同点:
①是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在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表达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强烈要求,都突出地强调保障人的自由、民主和平等权利,反对封建专制政治;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都对本国及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都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利益和要求,都有具有进步意义。
③自由与平等在资产阶级统治下不可能真正实现,广大人民不可能完全享有真正的民主、平等与自由权利。
2、不同点:
重要文献 颁布情形 主要矛头 根本目的 重要意义
《权利法案》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时颁布的 针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 限制王权,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巩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 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理论和法律基础
《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战争开始时颁布的 反对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残酷压迫和剥削,揭露其在北美殖民地实行的种种暴政 摆脱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表达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提出了建立民有、民治、民享政府的伟大构想,对美国和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初颁布的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推翻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保障每个人享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的人权和公民权,建设资产阶级民主和法制社会 它明确地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治的基本原则,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3、不同点:
不同点还包括以下几点:
1、《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为限制王权而制定的法律性文件,具有宪法性质,而《独立宣言》《人权宣言》是不具备的。 2、《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纲领性文件,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3、《人权宣言》和《权利法案》所带有的资产阶级统治意愿是片面性的,《独立宣言》是美国提出的较为合理的纲领。
4、《权利法案》:没有规定人民的权利。
5、《独立宣言》:没有规定黑人奴隶的权利,为美国的种族歧视埋下了祸根。
6、《独立宣言》是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者,体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但后两者是代表封建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渴望民主、平等,反抗封建统治。
7、《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文献。
开始
主要事件
,巴黎人民攻占 。
1、1789、8制宪议会通过《 》。
2、 干涉法国革命,1792年8月巴黎人民第 次起义,逮捕国王及王后;9月废除 ;成立法兰西
共和国;1793、1处死国王 。
3、1793年6月巴黎人民第 次起义,开始 专政,一年后被推翻。
4、1799年 发动政变夺权;1804年建立帝国即法兰西第 帝国; 颁布《 法典》; 年帝国亡。
练习
1789、7、14
路易十六
人权宣言
奥普
二
王政
第一
三
雅各宾派
拿破仑
一
1815
拿破仑
巴士底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