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分子热运动拓展练习
一、选择题
1.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的;将100
mL的酒精和100
mL的水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小于200
mL.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
A.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B.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C.液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是连成一片的
D.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满屋充满香水味
B.把糖放入水中后,不久整杯水都变甜了
C.寒冷的冬季,漫天飞舞的雪花
D.衣箱里的樟脑块不断变小,箱内充满樟脑味
3.下面对于分子运动论的理解错误的是
A.物体是由大量的微小分子组成的
B.扩散现象是微观上大量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
C.阳光下可以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分子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4.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
B.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C.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
D.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5.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一实验说明了( )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有重力
6.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插。气溶胶是指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核心尺寸在亚微米到微米的范围。则下列情况与气溶胶的运动相同的是(
)
A.墨水在水中散开
B.美味佳肴的香气扑鼻
C.冬天的雾霾重重
D.刮风时尘士飞扬
7.如图为液体扩散的演示实验装置(甲、乙、丙、丁为实验中的四种状态),
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先在筒中装一半清水然后用长颈漏斗加入硫酸铜溶液
B.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搅拌
C.常温下从图甲到图丙大约需要
20
天
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8.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B.分子是运动的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间有引力
9.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分子间有空隙
10.元代诗人王冕有咏梅诗句“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里清香四溢现象是因为(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分子间存在斥力
二、填空题
11.一种被称为“笑气”的成瘾性麻醉气体(N2O)已开始毒害青少年,不法分子利用气体分子在不断_______的特点,使人不知不觉中毒上瘾.长期吸食“笑气”会导致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瘫痪.同学们务必保持高度警惕!
12.用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选填“A”或“B”)瓶.根据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13.如图所示,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_____;长时间挤压在一起的铅块和金块会相互渗透,说明分子_____.
14.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从物理学角度来说这是______现象,
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关于分子的一些情况.比如,炒菜时菜很快就变咸了,而腌咸菜时,很长时间菜才会变咸,这个表明了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5.煮茶蛋时,蛋壳很快染上了茶色,把蛋放入凉茶中却不会那么快染上茶色,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分子运动越________.
16.苏州市已开展对空气中的浓度的监测工作.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室外空气中的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在空中的运动______(属于/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有效减小在空气中浓度的做法是______.
17.田野里油菜花盛开,走在田埂上闻到沁人的花香,这说明分子_____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_____(选填“引”或“斥”)力,若把水分子看成一个小球,水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10-10m,合______μm.
18.用如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选填“A”或“B”)瓶.抽掉玻璃板根据两瓶气体颜色均匀混合可知气体发生了________现象.该现象说明分子_______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__(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三、解答题
19.学习了分子的相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几种猜想:
A.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B.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
为了研究猜想A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同时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如图所示).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与物质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猜想B,小明和同学们又设计出如下实验方案: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
请你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
20.在杭州市虎跑泉的茶室里,一批旅客带着奇异的目光看服务员表演,桌上一只盛满虎跑泉水的碗,服务员轻轻地把硬币投入碗内。她一口气投了好几枚,水面已经高出碗边好几毫米,可就是不溢出。看到这一切游客惊奇地叫了起来。虎跑泉水满而不溢,是由于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水的表面张力特别大的缘故。
(1)原来,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要比内部稀疏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弱了,其中______减弱更多,所以表面层分子之间有相互________,这种力叫表面张力,甚至它能使液面形成一层弹性薄膜把缝衣针托住而不会下沉。
(2)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请你猜想:液面总是尽可能________(填“增大”或“缩小”),设计实验证明猜想是否正确
21.为什么炒菜时几分钟就咸了,而腌菜时却需要很长时间?
答案
1.A
2.C
3.C
4.B
5.A
6.C
7.B
8.B
9.A
10.B
11.做无规则运动
12.B
B红棕色变淡
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④
13.引力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4.扩散
温度
15.温度越高
快
16.不属于
严禁焚烧垃圾、秸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17.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斥
10﹣4
18.B
扩散
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④
19.墨水在热水中扩散较快
物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应该控制水和酒精的温度相同;(墨水应该同时滴入水和酒精中;滴入水和酒精中墨水的质量应该大致相同).
20.斥力
吸引力缩小
21.炒菜时菜的温度要比腌菜时菜的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分子扩散越快,菜变咸得越快.
试卷第4页,总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