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随堂练——13.3比热容随堂练习(有答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人教版九年级物理随堂练——13.3比热容随堂练习(有答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7 07:01:05

文档简介

13.3比热容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2.由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D.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4..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煤和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慢
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5.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已知质量关系为Mb=Mc)三种物质加热至沸腾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
B.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
D.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6.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

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
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7.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止确的是
物质

煤油



比热容/(
J˙kg-1˙℃-1)
4.2×103
2.1×103
2.
l×l03
0.88×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8.下面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在河边游玩感觉河水凉,但河边的岩石却很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岩石小
B.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
D.铜的比热容比铝小,所以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升高的温度一定比铝高
9.小明同学学习了比热容知识后,联想到热水袋,设计了一种水暖背心,冬天将袋内灌满热水,穿在身上可暖胸背,他设计的原理是(  )
A.水的比热容大,吸热本领强
B.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时放热多
C.水资源比较丰富
D.水的流动性强,穿起来柔软舒适
10.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二、填空题
11.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鸡蛋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少,这是通过_____方式改变鸡蛋的内能;如果水的质量是1kg,初温为20℃,鸡蛋取出时水温为30℃,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J.[C水=4.2×103J/(kg?℃)]
12.已知,将质量相等的铝、铁、铜三种金属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__的温度升高得最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______放出的热量最多。
13.某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____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的舒适环境.
14.如图是某一内陆城市与某一沿海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像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A所示的城市气温变化较______(选填“大”或“小”),根据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曲线A表示的是_________(选填“内陆”或“沿海”)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15.在探究“影响物质放热能力的因素”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J/(kg·℃)。[c水=4.2×103J/(kg·℃)]
16.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4倍,当甲的温度从20℃升高到70℃,乙的温度从40℃升高到60℃时,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之比为5∶1,则甲的比热容与乙的比热容之比是______。
17.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甲和乙,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______的比热容大.(选填“甲”或“乙”),所以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水,冬天用暖手宝暖手,是利用______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
18.屠呦呦是我国迄今为止唯一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女科学家,她的团队曾用水煎的方法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实验曾失败了l90次,于是屠呦呦提出采用低沸点的溶剂并用热水对其进行加热,假设该溶剂的比热容是2200J/(kg·℃),3
kg这种溶剂升温10℃需要吸收______J的热量,用热水对溶剂加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一般液体的要______(选填“大”或者“小”)。
三、解答题
19.小强随家人到海边玩耍时,发现阳光下的海水和岸边的沙子温差很大.于是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想比较沙子和水这两种物质比热容的差异.实验过程中所使用仪器规格完全相同.请你来帮他完成实验:
(1)测量出______相同的水和沙子,然后安装仪器,并记下沙子和水的初始温度.
(2)在实验时只要控制_______相同就可以确定水、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图乙为小强记录的实验数据,是可知沙子的比热容_______水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完成实验后小强认为本套实验装置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请你帮他提出一条改进意见:________.
20.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吸热能力弱于水的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已知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
(1)图中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______
(选填“甲”或“乙”);
(2)0~15min
内,另一种液体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其比热容为_______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
3J/(kg?℃)]
答案
1.D
2.D
3.A
4.B
5.D
6.A
7.C
8.B
9.B
10.A
11.热传递
4.2×104
12.铜

13.比热容
吸热
14.小
沿海
15.甲
2.1×103
16.1∶2
17.乙

热传递
18.6.6×104J

19.质量
加热时间
小于
用玻璃棒对水和沙子进行搅拌,使其受热均匀
20.甲
4.2×104
2.1×103
试卷第4页,总4页13.3比热容拓展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与物质吸热多少有关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水适合做冷却剂是因为比热容大
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比热容不变
2.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功率始终不变),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10℃
B.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小
C.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内能都相等
D.该物质在B、C两点之间温度不变,是因为到B点后不再吸热
3.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体积一定变大
B.比热容一定不变
C.具有的热量一定变大
D.具有的内能一定变大
4.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D.冬天放在室内的透明玻璃杯中装入部分开水后,杯的内壁会出现小水珠
5.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80℃,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40℃
B.0﹣6min
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
C.8﹣10min
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
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6.水比热容较大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哪个不是应用这一性质
(  )
A.现代家庭安装地暖设施,冬天用热水循环来供暖
B.汽车发动机利用水循环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C.夏天环卫部门会利用洒水车在路面上洒水,降低气温
D.初春傍晚,农民会在秧田里灌满水来给秧苗保温
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B.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煤油温度升高的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8.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a、b两种液体吸热的情况,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对“等量”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量”是指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由图象可知,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4∶5
C.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升高的温度来衡量的
D.图乙图象中a对应水,b对应食用油
9.济南和青岛是山东省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的双中心.海滨城市青岛的昼夜温差较小,而济南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
)
A.海水的比热容小,砂石的比热容大
B.海水的内能多,砂石的内能少
C.海水的比热容大,砂石的比热容小
D.海水的内能少,砂石的内能多
10.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  )
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二、填空题
11.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_____较大,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热量,这个过程是通过_____的方式使水的温度升高.
12.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农民通常在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再将水放出,以防霜冻,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当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较多的热量,如果某秧田中水的温度降低了2℃,放出了3.36×107J的热量,则该秧田内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__kg.(已知c水=4.2×103J/(kg·℃))
13.两个铁块的质量之比4:1,升高的温度之比1:2,则两铁块的比热容之比______,吸收的热量之比_________.
14.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
铜、铁三个球,
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选填
“相同”或“不同”).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_球,
吸热最少的是____球.(已知
c铝>c铁>c铜)
15.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________液体的温度升的较慢,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16.在四川邛徕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夹层留一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__________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增加耗油量.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________________较大的特性.
17.某液体的沸腾图象如图所示,该液体的质量为0.2kg,前4min吸收的热量是,则此液体的沸点为____________,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18.把凉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右图所示,且牛奶的质量与热水相同.
(1)其中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代表牛奶温度变化的图像.
(2)若忽略热量向空气的散失,从图像可以发现,甲的比热容比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9.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晓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光同学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他猜想①油的沸点比水高;②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1)能够支持他的猜想①的事实是___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C.油能漂在水面上
D.油比水难蒸发
(2)为了验证猜想②,小光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___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的示数相同,如图所示,它们的初始温度为___℃.
(3)在同样条件下加热相同时间后,水的温度达到25℃,油的温度达到30℃,由此可得油的比热容为_____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1.如图1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
实验记录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温度/℃
沙子
20
25
29
34
38

20
21
22
23
24
(1)实验中,加热时间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
(3)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通过大量类似实验,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又一种物理属性,物理学将这种属性叫做____.
答案
1.C
2.B
3.D
4.D
5.C
6.C
7.B
8.B
9.C
10.B
11.比热容
热传递
12.比热容
4000
13.
1:1
2:1
14.相同


15.B
B
16.热传递
比热容
17.300℃
2.1103
J/(kg?℃)
18.乙
2:1
19.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吸收相同的热量
升高的温度
20.A
质量
20
2.1×103
21.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
沙子

比热容
试卷第6页,总6页13.3比热容提升练习
一、选择题
1.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
B.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
C.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
D.早晨和傍晚都不要灌水
2.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
铝)放在沸水中煮一段较长的时间,则它们吸收的热量( 

A.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
C.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3.初温相同的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倍,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立即接触,则(

A.热量从甲传到乙
B.热量从乙传到甲
C.甲、乙之间无热传递发生
D.温度由甲传到乙
4.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内能
C.热量
D.比热容
5.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一块
0℃的冰熔化成
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6.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2∶5,比热容之比是3∶2,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A.5∶3
B.3∶5
C.15∶4
D.4∶15
7.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同时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35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比热容随着温度升高在变小
B.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C.在10~25min内,乙的内能保持不变
D.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等
8.有两个温度和质量都相等的金属球,先将甲球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把甲球取出,再将乙球放入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若不计热量损失,则两球比热容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无法判定
9.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所示的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如果b、c质量相同,b的比热容小于c的比热容
B.如果a、b是同种物质,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
C.b的沸点高于c的沸点
D.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
10.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比热容c/
(J/(kg·°C)-1)

4.2×103
煤油
2.1×103
砂石
约0.92×103
A.一杯水倒出一半,杯内剩余水的比热容变小
B.水和砂石放出相等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较多
C.水的比热容表示水的温度升高1°C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煤油温度升高得较多
二、填空题
11.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50
kg、温度为20
℃的水,如果水温上升到60
℃,需要吸收________
J的热量.若同样多的热量让等质量的砂石吸收,砂石升高的温度比水升高的温度大,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比砂石的大.[c水=4.2×103
J/(kg·℃)]
12.小明用除颜色不同外,其他都相同的黑白两张纸分别将两个相同的瓶子包起来,再将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瓶中,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小明用温度计测量了两瓶中水的温度,发现包有黑纸的瓶中水的温度升高的较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纸的吸热性能比白纸的要______(选填“好”或“差”);
(2)两瓶中的水是通过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的;
(3)已知包有黑纸的瓶中装有0.5kg水温度升高20℃,需吸收______J的热量。[]
13.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___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J/(kg·℃).
14.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都升高1C,吸收热量如图所示,则甲物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J/(kg·C);乙物体的比热容________丙物体的比热容(选填“>”、“<”或“=”)。
15.夏天,白天湖水温度往往比水泥马路温度低,这主要是由于水的________.市政部门经常派出洒水车向路面洒水这一操作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利用水的上述特性.若某辆洒水车洒水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洒水车的动能将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16.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C铝>C铁>C铜,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末温最高是______块,末温最低的是______块。
17.“汽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_____大,在发动机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内,水箱中水的内能会_____(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_____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18.如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_____;,(填写I或Ⅱ)图中A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若水的质量为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
三、解答题
19.在研究物质吸放热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水和煤油两种物质,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假设为Q),让加热时间相同,下表是小组实验记录的数据。
物质
实验次数
液体质量/g
升高的温度/℃
加热时间/s

1
50
9
10
2
100
5
10
煤油
3
50
19
10
4
100
10
10
(1)对比分析实验1、3两次或2、4两次的实验数据,其特点是: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______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约是水升高温度的______倍;
(2)我们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认为50g的水比100g的水吸热能力小,50g的煤油比100g的煤油吸热能力小。我们应该选择______和______都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才可以衡量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
(3)计算表格中4组数据所吸收的热量与其升高的温度和质量的比值即,发现对于同种物质,这个比值是______的;不同物质,这个比值是______的。物理学中把这个比值叫做______。
20.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选填“质量”或“体积”);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___相同,然后比较_______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具有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4)由图象可得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
3.B
4.D
5.B
6.B
7.B
8.B
9.B
10.D
11.
8.4×106
比热容
12.好
热传递
42000
13.甲
2.1×103
14.3000
>
15.比热容大
不是
减小
16.铜

17.比热容
增加
热传递
18.I
牛奶和水混合温度
5.04×104J
19.质量
相同
两倍
不可以
质量
升高温度
相等
不相等
比热容
20.质量
吸热
温度变化量

较大
2.1×103J/(kg·℃)
试卷第6页,总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