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0-26 19:2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内江六中2020-2021学年(上)高2022届10月月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满分 48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日平均气温最大负距平分布图(日平均气温距平是指日平均气温与一年内日均温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的数值大小及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8<乙<10,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
B.6<乙<8,冬季风影响较小
C.14<甲<16,河谷热量不易扩散,气温较高
D.12<甲<14,距海较近,降温较慢
2.若图中的等值线分布能反映我国某种气象灾害的地域差异,则下列关于该灾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其形成与准静止锋有关
B.夏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C.强度是南方大于北方
D.一般情况下,该灾害等级越高,次年发生病虫害的程度越低
四川省位于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显著的地形起伏以及多山地的特点导致其气候复杂,区域内降水差异大。下图示意四川省平均(27°N~35°N)纬向地形高度剖面(灰色区域)和四季降水量等值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四川省平均纬向降水量( )
A.春季与海拔高度大体呈正相关
B.夏季峰值在6300米附近
C.秋季最大值出现在低海拔地区
D.冬季纬向空间变化最大
4.导致四川省平均纬向降水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大气环流
C.海陆位置 D.植被盖度
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 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 )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B.连续的霜冻天气
C.持续的伏旱天气 D.台风来临狂风暴雨
6.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下图为我国某县行政区域图.该县海拔在200- 2000米之间,境内有多条河流流经,各支流居民点面积占其河谷面积的比例十分接近。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7.关于该县的叙述,正确的叙述是
A.位于地势第三阶梯 B.5-6月是降雨最集中的时间
C.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特别高 D.“秋风扫落叶”是该地一个很普通的景观
8.影响该县聚落规模的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质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7589501050925乙

9.若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位置建设大型水电站,则最宜建在(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0.下列有关a、b、c三地降水量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a>b>c B.b>a>c C.c>a>b D.c>b>a
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一线是反映我国东南地狭人稠、西北地广人稀这一显著差异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下图示意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总量(2020、2030年为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省际流动人口的空间迁移,将导致我国人口分布
A.全国范围内趋向均衡 B.东南半壁趋向均衡
C.东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 D.西北半壁人口密集区的集聚程度提高
12.下列原因中,最可能导致2020-2030年我国省际人口流动量下降的是
A.全国人口数量减少 B.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短缺
C.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D.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速度趋缓
堰塞湖是因山体岩石崩塌导致的滑坡体等堵截河谷而形成的湖泊。读某堰塞湖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堰塞体最有可能来自
A.西侧 B.南侧 C.东侧 D.北侧
14.受该堰塞湖影响较大的聚落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苋菜,茎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叶色丰富主要供观赏。根、果实等可入药,有明目、利湿、去寒热的功效。苋菜喜温暖,较耐热,生长适温23-27℃,20℃以下生长缓慢。要求土壤湿润,但不耐涝。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某区域等高线及等潜水位示意图,图示区城有一条大型河流流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潜水流动速度最大
B.②地潜水由西北流向东南
C.③地看不见观景台
D.④地潜水埋藏深度可能为4米
16.图中四地最适合种植苋菜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
17.图示季节( )
A.河流水补给潜水
B.河流携带泥沙量较多
C.苋菜生长缓慢
D.河流对两岸的侧蚀严重
下图为我国某地所测得的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小题。
18.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上图中湖泊附近有一瀑布,瀑布落差32 米,图中湖泊湖面与图示区域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为( )
A.520 米 B.514 米 C.532 米 D.540 米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旅游山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当地旅游局正着手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完成下列小题。
20.图中M、N两地相对高度约为( )
A.325米 B.375米 C.350米 D.525米
21.漂流能让游客体验冲荡激流的运动乐趣,图中最适宜开发该项目的河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玻璃栈道能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刺激,图中规划最合理的玻璃栈道是( )
A.R B.T C.L D.K
下图是“沿106°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A.山顶2000米左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左右处
C.南坡海拔1300米左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左右处
24.1月,①地气温高于④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①地:
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第Ⅱ卷 非选择题(满分 52分)
二、综合题(共52分)
25.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丙地位于______(东、西)半球,丙在丁的______方向。(2分)
(2)丙地位于______(东、西)半球,_____(高、中、低)纬度,_____(热量带)。(3分)
(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丙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_____,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_____。 (2分)
(5)从甲处开始分别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终地点位于____。(1分)
26.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0分)
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3分)
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2分)
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2分)
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3分)
27.阅读材料,完成问题。(16分)
材料: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围。D地位于三江平原腹地,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所产稻米品质优良。
结合地形,指出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4分)
比较A、B、C三地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并解释原因。(6分)
从气候角度分析D地水稻品质好的原因。(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一年中,老年人在原居住地和养老地之间“钟摆式”来回移动,称为“候鸟”养老。候鸟老人整体经济水平较高,能刺激养老地经济发展,同时也造成冷热明显的半年经济现象。近年来,“候鸟”养老形式在中国悄然兴起。每年入秋后,数十万来自东北、北京等北方地区的老人涌入海南岛,使其逐渐成为重要的冬季养老地。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
分析海南岛吸引北方地区老人冬季前往养老的原因。(6分)
推测北方老人冬季前往海南岛养老大多不选择东方市的原因。(4分)
(3)分析冷热明显的半年经济现象对海南岛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B 2.D 3.C 4.B 5.C 6.D 7.D 8.A 9.B 10.D 11.B 12.D 13.B 14.D 15.C 16.B 17.C 18.C 19.A 20.B 21.B 22.C 23.C 24.D
25.(1)东南; 东北;(2分)
(2)东; 中; 北温带; (3分)
(3)是(1分);甲、乙同位于晨昏圈上,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圆,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距离最短。(1分)
(4)(45°S,30°W)(1分)?? 5 000千米(1分)
(5)甲地正东(1分)
26.(1)地势、地形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1分);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1分)。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1分)。
(2)800~1 200米之间。(2分)
(3)看不到丁村(1分),有山脊(体)阻挡视线。(1分)
(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或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任答3点,每点1分)
27.(1)年降水量总体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分),且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2分)
(2)A、B、C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草地、耕地、林地(每点1分,共3分)。A地为高原,降水较少,适宜牧草生长。B地地处平原,降水较多,且地势平坦,面积广大,土壤肥沃,灌溉便利,适宜发展种植业。C地为山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适宜发展林业。(每点1分,共3分)
(3)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不易越冬;冬季休耕期较长,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夏季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任答3点,每点2分)
28.(1)海南岛位于20°N以南,冬季气温(持续)较高;冬季白昼时间较长,多晴天,阳光充足;四面环海,空气湿润;雾霾少,空气质量优良,利于老人身体健康。(答到其中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2)东方市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气候干旱,空气干燥;东方市生态脆弱,森林植被少,空气中氧含量较低;旅游基础差,配套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弱。(答到2点其中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夏半年候鸟老人北回,导致经济萎缩;经济对省外(候鸟老人)依赖严重,经济发展不稳定;(老人到来前,为获取高额利润)易过度投资,重复建设造成浪费;(老人回归后)因客户较少导致季节性经营困难,失业率上升,影响社会治安。(答到其中3点其中即可,每点2分,共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