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7 07:4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存在的三态,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
能描绘晶体熔化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善于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树立规范实验、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教学难点:总结出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能描绘晶体熔化图像;
据图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教具准备】
水浴法所需的器材、火柴、海波、二只温度计、松香和蜡烛、坐标纸、多媒体课件、筷子、直尺。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交流法、图像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A、引入新课
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进一个空火柴盒。教师提问:你所观察到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总结: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可以相互的转变。教师板书课题。
B、学习新课
1、在引入新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归纳熔化和凝固的含义。由于学生对物质的三态及汽化、液化等知识已掌握,所以采用讨论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教师要注意把握教学时间。
2、探究海波、松香熔化时的特点:探究过程通常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论证、交流评估。
(1)
由于初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尚有限,因此,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要尽量使问题的口径小一些,但又不能让学生的问题局限于教师设定的圈子内。
(2)组织学生猜想、假设时,要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使不同学生的不同猜想都能在全体同学面前表达出来。这样不仅体现了面向全体,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
(3)
实验设计。可引导学生自读教材相关内容,让学生从中体会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4)
实验探究是教学的重点之一。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必须明确实验顺序,先做冰熔化实验,再做松香熔化实验,要求学生正确使用器材,提醒学生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同时还要观察冰或松香的状态变化情况,并及时正确记录现象和数据。
活动1
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分组实验)
数据记录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状态
海波熔化图像
海波凝固图像
活动2
探究石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分组实验)
石蜡熔化时图像
石蜡凝固时图像
(5)
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海波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
;海波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石蜡在凝固过程中,温度

3、总结归纳——形成规律
在探究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冰和松香熔化的图象,然后打出冰、松香熔化图象的投影片,引导学生讨论冰熔化和松香熔化时温度的特点,以及吸热、放热的情况,并由此推理到一般固体熔化时的特点。教师归纳板书。
4、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
非晶体
不同点
外形
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熔化(凝固)时温度的变化
熔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熔点(凝固点)
熔化(凝固)时温度不断上升(下降),没有熔点(凝固点)
相同点
熔化(凝固)过程吸热(放热)
教师引导学生
(?http:?/??/?www.21cnjy.com?)认真阅读“部分晶体的熔点表”,注意表中的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种晶体(例如冰、固态酒精等),读出它们的熔点并加以解释。如:
中国北部的漠河冬季气温最低
(?http:?/??/?www.21cnjy.com?)可达-52.3℃,应选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
C、堂上练习
1、老师上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___________

,反映一个共性是

2、如图:某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像,在图像的AB、BC、CD、DE、EF、FG段中。
阶段
温度变化
物质状态
吸(放)热
AB
BC
CD
DF
EF
FG
3、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判断出
图线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熔化时间是
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可能是

(2)温度升高的是
段;,
温度不变的是
段;,
AB段处于
状态;,
BC段处于
状态;,
CD段处于
状态;,
吸热的是
段。
4、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并解释原因: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固态氢
熔点(℃)
-39
1064
1083
1300
3410
-259

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水银温度计在-40
℃时已失效,不能使用;

在-265
℃时,氢气是固态。
D、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
E、课后作业
1、教科书:P100第3、4题(问答题);
2、《新课程》4.3。
【板书设计】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一、熔化:固态→液态
晶体: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叫做晶体(如冰、金属)。
固体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叫非晶体(如海波、松香)。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晶体熔化需要从外界吸热。
二、凝固:液态→固态
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课后反思】
时间/min
温度/℃
60
50
40
30
20
0
1
2
3
4
6
5
7
8
9
10
温度/℃
时间/min
60
50
40
30
20
0
1
2
3
4
6
5
7
9
8
10
温度/℃
时间/min
90
80
70
60
50
40
30
0
1
2
3
4
6
5
7
9
8
10
11
温度/℃
时间/min
90
80
70
60
50
40
30
0
1
2
3
4
6
5
7
9
8
10
11
时间/分
温度℃
A
B
C
D
E
F
G
48D
晶体熔化图像
晶体凝固图像
非晶体熔化图像
非晶体凝固图像
PAGE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