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染”的挎包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蜡染的特性,感受蜡染的形式美和材料与制作的特性,探索用纸创造蜡染作品的奇妙效果;
2、能力目标:用纸、颜料等材料,尝试用简单的“蜡染”方法设计制作作品,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
3、情感目标:培养审美意识,体验成功合作及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民间艺术的兴趣 。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蜡染方法设计制作“挎包”。
【教学难点】对传统图形的理解和大胆的创新。
【教具准备】教师教学准备:蜡染实物、卡纸、蜡笔、颜料、剪刀等。
学生学习准备: 图画纸、铅笔、蜡笔、颜料、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走秀
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邀请你们一同欣赏一场走秀,你们想看吗?
学生:想
老师:那有请我们的小模特们,大家掌声欢迎。
播放走秀音乐,学生提“挎包”走秀展示
老师:同学们觉得走秀精彩吗?
学生:精彩。
老师:非常感谢同学们精彩的表演,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几个同学。(全班鼓掌)
老师:同学们觉得我们几个小模特身上有哪些特别之处吗?
同学:都背了包包。
老师:没错,同学们观察能力非常棒!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拥有那么一个独一无二的包包呀?
同学:想
老师:那今天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蜡染”的挎包。(板书课题)
2、教师归纳:蜡染是我国民间的传统手工印染工艺,变化非常丰富,可印染小手帕、围兜、背包、小挂饰、服装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古朴自然的美。
二、讲授新课
1、老师: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欣赏我们民间的传统蜡染
教师展示PPT课件图片给学生欣赏,一起感受蜡染作品的美感,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蜡染作品。
提问: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哪个同学能告诉曾老师,这些美丽的作品都是用什么制作的呀?(提示:是用针线吗?)
学生:蜡
老师:那老师再考考同学们,哪个同学知道为什么用蜡能制作出这么多美的工艺品啊?蜡有什么神奇的特性啊?为什么水都洗不掉呀?
学生:蜡是不会溶解于水的。
老师:古时候的人是非常聪明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下他们是怎么制作这些蜡染的工艺品好吗?
简要介绍蜡染工艺:首先在白布上画好图稿,然后把蜡加热溶解为液体,用笔蘸蜡液画在布上,再投入染缸染色。染好晾干后再放入水中煮沸,蜡熔化后现出白色花纹即成。
老师:除了老师课件上的这些,我们的蜡染作品还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同学们请看。(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作品)
提问:通过欣赏这些作品,哪个同学能告诉我,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呀?(引导学生从形状、颜色、花纹分析)
学生回答。
颜色:以蓝色和蓝黑色为主,既单纯又丰富。
形状:方的、圆的、椭圆的等
花纹:点、线、面
老师:请同学们看看课本,蜡染除了用布制作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啊?
同学:纸张
老师:很棒!今天我们就一起动手制作蜡染的挎包吧!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制作的挎包都是仿蜡染的“挎包”是在纸上通过折、剪、画制作出来的哦。
三、教师示范(强调方法:画、剪、上色)
四、学生实践,教师巡堂指导
五、展示与评价
作业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观摩、讨论,看哪位同学的作品设计新颖、独特,学生可自我评价,夸夸自己的作品,体现自我,增强自信,也可夸夸同学的作品,互相勉强,共同提高。然后大家选出最佳创意作品。
教师归纳小结:同学们设计的挎包真漂亮,老师非常喜欢,我想,如果你把你精心设计的挎包送给你的妈妈、你身边的亲人、朋友?他们一定很开心,因为你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本课的绘制方法,还有什么仿蜡染的绘制方法?除了制作“蜡染”挎包,还可以制作什么物品?鼓励学生散发思维、大胆提出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