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三课 花格子小牛湘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三课 花格子小牛湘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0-27 10:3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湘版二年级上册 第13课《花格子小牛》
作者及工作单位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这是一节色彩装饰联系课,我们通过教材的编排可以看出这节课的重点在“装饰”,而拓展部分中有“手工”练习。我把本科设计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重在格子的设计与色彩,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第二课时为拓展课,重在用不同的材料与手法对图案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材分析
《花格子小牛》的教学重点在“装饰”二字,其中对“形的排列与组合”和“对色彩的运用”是本课的难点。在《花格子小牛》前三课的教学重点分别是:相似形组合练习、点的排列练习和人物组合练习。因此,可以把本课作为这一节内容的总结。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非常强,他们对美术课充满了兴趣,对每一节美术课的内容都显得兴致勃勃。 在我的教学经验中,二年级的小朋友会很直接的把“格子”认为是“方格”,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引导扩展他们的思维。我打算这样解决这个问题:1、请学生寻找身边的格子,观察格子的线条走向;2、欣赏图片(由简单到复杂),请学生发现不同形状的格子。3、与学生一起总结画格子的注意事项;4、学生设计格子,教师巡视、建议。
二年级的小朋友对色彩的运用较为随性,要让他们有目的的完成一幅作品的上色就有点困难。那么,我选择通过游戏的方式让他们进入我设置的“圈套”:1、玩一个颜色分类游戏,选择对比色或同色系两种分类方式;2、选择一组颜色为格子上色;3、欣赏、互评。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装饰设计的兴趣和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
?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格子的设计中对形的排列与组合; 2、? 色彩的运用;
教学流程示意
一、游戏邀请导入:“冲关”海报激趣; 二、发现格子(身边的格子与图片中的格子):让学生了解格子;
三、第一关:你会画格子吗?
四、第二关:颜色分类游戏:按对比色或同色系的方式的为自己的彩色笔分类;
五、第三关:选择一组彩色笔为格子上色;
六、作品展示,小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
?
?
二、发现格子
?
?
?
?
三、第一关
?
?
?
?
?
四、第二关
?
?
?
?
?
五、第三关
?
?
?
六、作品展示,小结
? ?
出示“冲关”海报,邀请学生加入游戏。
?
?
?
1、与学生一起寻找穿戴有格子衣饰的人;请学生寻找身边的格子,观察格子的线条走向;2、欣赏图片(由简单到复杂),请学生发现不同形状的格子。3、与学生一起总结画格子的注意事项;
?
?
?
出示第一关:你会画格子吗?学生设计格子,教师巡视、建议。
?
?
?
出示第二关:颜色分类游戏:按对比色或同色系的方式的为自己的彩色笔分类;
?
?
出示第三关:选择一组彩色笔为格子上色。
?
?
?
与学生一起欣赏学生作品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展示教师手工作品,激发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兴趣。 学生兴趣高涨,讨论冲关游戏内容。
?
?
?
?
?
?
?
?
?
?
?
?
选择一种方式,快速为彩色笔分类。
?
?
?
?
为格子上色。
?
?
?
?
欣赏作品,相互点评。对老师作品产生兴趣。
学生讨论、设计格子。
发现格子,观察格子的线条走向; ?
激起学生兴趣。
?
?
?
让学生了解格子
?
?
?
?
?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
?
?
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识。
?
?
?
?
训练学生动手能力。
?
?
?
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
?
?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13、花格子小牛 格子?——形状、大小、均匀
??????????????????????????????????????? 色彩?——对比、和谐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是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的是设计与上色。在完成格子的设计部分,当学生发现线条的疏密可以控制格子的大小之后,有的小朋友在设计时就把格子画得很小,这样对后面的上色速度影响较深。而学生在颜色分类游戏中选择了好几种分类方式,他们在上色时的创意也非常多,有的按照一定规律,有的加入一些图案。并且加入图案的方式也有许多不同,这都是一些突发的亮点。在经过老师的鼓励后学生的兴趣和自信越发高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