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练——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拓展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随堂练——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拓展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7 09:4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拓展练习
一、选择题
1.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2.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A.防止嗓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嗓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
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面,有优美动听的,有令人烦躁的,在繁华的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是为了(

A.减弱噪声的污染
B.测量声音的音调
C.测量声音的音色
D.测定声音的响度
4.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5.关于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听小骨--大脑
B.听小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C.鼓膜振动--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D.听觉神经--鼓膜振动--听小骨--大脑
6.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所能起到的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声音产生
D.炮兵发射炮弹时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7.如果你家附近建筑工地在施工,影响你的学习和休息,为了减小噪声的干扰,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关紧门窗
B.打开门窗,让空气加快流通
C.戴上耳罩
D.告知有关部门督促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8.晚上小明在房间里学习,客厅里传来讨厌的电视声音,他关上自己的房门后,安静了许多,他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C.阻断噪声的传播
D.以上三种方法都有
9.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
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B.弹琴时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主要是为了改变音色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
D.通过分析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二、填空题
11.江西多地春节前通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爆竹产生的声音是空气_____生的;禁放是从_____处减弱噪声.
12.深夜时,正在播放的电视屏幕上常会出现“夜深了,请你把电视的音量开小点”的字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从________
减弱噪声,从乐音的角度来分析,这是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_
.
13.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分钟内振动了36000次,则它的振动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某市制定了《中高考期间禁噪方案》,规定中高考期间各考点噪声不超过45________(填单位),考试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禁止施工,这种措施属于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4.“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处减弱声音,“无声手枪”采用消声器是在________处减弱声音.
15.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由图可知图甲是_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图乙是______
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16.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听到打雷声时捂住耳朵,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17.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计量噪声强弱常用_______做单位.要保证睡眠和休息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_dB,要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dB.
18.昆明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运营.列车车轮上新增了车轮降噪环,有效降低过弯道时轮轨摩擦发出的声响,这是在_____(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每到一站时,车厢内喇叭会提醒乘客下车,提醒的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
19.清晨,逐渐变强的闹铃声吵醒了正在熟睡的小明,他把闹铃关掉,这是在_____(填“人耳处”、“传播过程中”或“声源处”)控制噪声的.这里所说的逐渐变强,指的是声音特性中的_____改变了.一般情况下,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为_____m/s,当闹铃声逐渐变强的过程中,声音的传播速度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解答题
20.为了减弱噪声,小明想将隔音墙的材料由棉布换成瓷瓦,小丽认为不妥.他们由此引出一个探究课题:棉布与瓷瓦哪种材料的隔音性能更好些?
(1)请你根据他俩提出的探究课题,选择适当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并简要说明实验的步骤.
(2)为了减少噪声污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这样做(请写出2条):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答案
1.
A
2.
C
3.
D
4.
D
5.
C
6.
D
7.
B
8.
C
9.
D
10.
D
11.
振动
声源
12.
声源处
响度
13.
300

dB
声源
14.
人耳
声源
15.
乐音
振动有规律
噪声
振动无规律
16.
声源传播途径人耳
17.
无规则振动
分贝
50
70
18.
声源处
振动
19.
声源处
响度
340
不变
20.
方案一:找同样厚度的棉布、瓷瓦各一块,找同样的纸制圆柱形空心筒两个,如图1将棉布、两个纸制圆柱形空心筒连接好.一人对着一端开口处向里喊话,另一人在另一端开口处对准耳朵听.将棉布换成瓷瓦,重复以上实验;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大小.
方案二:如图2,用同样厚的棉布、瓷瓦分别做成体积、形状完全相同的盒子,其中放入小闹钟(或其他能发声的物体).人在外面根据听到声音的大小判断哪一种物体隔音效果好.
不在深夜开大音响
上课的时候不随便晃动桌椅发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