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2.2加法交换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上2.2加法交换律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27 06:3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46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
2.经历“形成猜想、举例验证”的过程,感悟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怎样得出加法交换律,并能正确的运用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
对数学研究方法的初步感知和加法交换律的运用。
一,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那咱们就来听一个故事,好吗?(好)
(生听故事)
师:孩子们,听了他们的争吵,你觉得谁吃得多?(抽2人)
师:你们觉得呢?同意的举手。
师: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都说猴子很聪明,看来你们比猴子更聪明。是的,这个故事还蕴含了一个数学知识,你们想知道吗?(想)咱们今天就来看看,谁能帮猴子化解矛盾。
二,猜想:
师:(幻灯片)好,请看:动物们正在进行速算比赛呢!我们也来帮帮它们好吗?请大家拿出作业本,迅速写出这8个题的得数,看谁又对又快。(师板书算式)
师:请一个同学来对对得数。
师:同学们算的真不错。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很快算出得数的?
生1:我只算了左边4道题。
生2:我一个一个算的,算了8个。
师:为什么只算了4道题?
生:因为右边四道只是交换了一下位置,数字是一样的。
师:而他们的结果呢?(一样)
师:你们认为呢?(看还有没有人发言。)
师:那,(停顿一下)既然两边的算式结果一样,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来连接呢?(等号)
(师打出等号)(板书等号)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等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板书:观察)
(四人小组讨论,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生: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多抽几个说,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生若说不到,师指点: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后两个数叫做加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其他同学呢?同意吗?(生:同意)
(师板书这句话,(纸条),板书:“发现”)
师:恩,但是仅仅凭这几个例子就得到这样的结论,真的正确吗?(打“?”)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这只是咱们的一个猜想,既然是猜想,咱们还得------
生:验证。
师:如何验证。(生说)
师:我们每人就再举2个例子吧!开始。(生举例,师板书:验证,师巡视)
三,验证(生讨论并活动),从而得出课题:
师:请同学来说一说你举的例子。
(师让生说,3人上台展示)
师举例:我的例子是,7+8=8+7,4+7=7+4。我觉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我的例子,30+15=15+30,200+500=500+200。我觉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如果生举例出现2+2=2+2,师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写2,指导变的是位置,不变的是和,是一种特殊情况)
师:有没有同学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变了的例子?(没有)
师:那刚才一个小朋友举2个例子,全班这么多人,也有接近100个例子了。通过这些例子,我们都得出了这样一个规律:(师:一起读)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将“?”变为“。”)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几个例子,形成了猜想。又通过自己举例,验证了猜想,发现了这个规律。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
(师板书课题)
师:在这一规律中,变化的是两个加数的――
生:位置。
师:不变的是――
生:它们的和。
四,小结出公式:
师:关于加法交换律你还能举出例子吗?(能)那么多举不完的例子,你能不能用一个你喜欢的式子来代表所有的例子,(你可以用符号,图形,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呢?请同学们写一写。(4人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请3个同学写在黑板上。(生写后师评价:写的真好。很有创意!很有自己的理解!等等))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写得很好,不过,在数学上我们习惯用字母表示规律,而且用26个字母中开头的两个字母来表示:a+b=b+a.
(师板书:用字母表示:a+b=b+a)
师解释:在这里a,b表示两个加数,a可以是12,500,30,1200等等,b可以代表25,300,20,650等等,然后调换它们的位置,和怎样?(不变)。在同一个式子中,前后两个a表示的是同一个加数,前后两个b也代表的是同一个加数。明白了吗?(明白)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书46页,看到书46页下面,找到这句话,勾下来。齐读一遍。(生齐读)
五,练习:
师过渡:刚才同学们学的真不错。下面我们来做做练习,看大家掌握得怎么样。请看书47页下面,课堂活动第一题,填一填。请同学们填在书上,开始!
1. 完成书上47页课堂活动第一题。(独立完成,全班点评)
2.(幻灯片)
判断:下面的算式符合加法交换律吗?
270+380=380+270 ( √ )
b + 800= 800 +b ( √ )
a + 10=100 + a ( × )
m+n = n+m ( √ )
回顾旧知:(幻灯片)
师:看来同学们对加法交换律掌握得还不错。其实呀,加法交换律在我们以前学的知识中,已经出现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分小棒:
师:你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数的组成时,4和1组成5,1和4组成5,这是不是也用到了我们学的加法交换律呢?(生:是)
1 4 4 1
\ / \ /
5 5

B.看一看,填一填:
师:我们在学习看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时,也用到了加法交换律。
3+2=5
2+3=5
C.验算:
师:三年级时,我们在验算加法时,也用到了加法交换律。是吧?(是)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怎样验算?
生1:交换35和62的位置,再加一遍。
生2:还可以97-35来验算。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两种验算方式,哪一个用到了咱们今天学的知识?(验算1)(幻灯片打出来)
35 验算1: 62 验算2: 97
+ 62 + 35 — 35
97 97 62
(依据:加法交换律)
七,发现生活中的加法交换律: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常常会用到加法交换律。比如说,咱们班男同学23人,女同学20人,全班一共多少人?(23+20)咱们也可以说成女生20人,男生23人(20+23),23+20=20+23。你能举举类似的例子吗?(生举例)
猴子的争论:
师:学习了今天的加法交换律,你能用加法交换律来解决猴子的矛盾吗?(生说)(幻灯片:3+4=4+3)
师:对!


九,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发现,有了猜想,还需要举许多例子来验证,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准确。
生2:举例验证时,例子应尽可能多,而且,应尽可能举一些特殊的例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