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初三山东省临沂市各县区一模分类汇编之文言文
模拟卷真题汇编
【2020费县】(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相与步于中庭?????????????
(2)湖中人鸟声俱绝????
(3)与余舟一芥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相与步于中庭????????????????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
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
D.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桃花源记》)
11.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
1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分)
?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分)
?
13.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2分)?
?
?
【2020河东】(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4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
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伏伽?①
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
②
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
③
之选。”
帝?④
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
【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④帝:指唐高祖。
?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臣之妻私臣????????????????
(2)然冀弼谐以辅不逮?????????????????
(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王之蔽甚矣??????????????????何陋之有(《陋室铭》)
B.皆以美于徐公????????????????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C.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D.然冀弼谐以辅不逮????????????寡人欲以五百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2)?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
?
11.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D.“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12.分析【乙】文段中唐高祖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3分)
?
?
【2020兰陵】(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3题。(14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选自《马说》)
【乙】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骥,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己,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枥,不惜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己,而听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
?(节选自《古文笔法百篇》)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一食或尽粟一石???????????????(2)策之不以其道
(3)诚以德为性所固有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A.康肃笑而遣之????????????????????B.人不知而不愠
C.切问而近思??????????????????????D.乃记之而去
1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甲文是韩愈《杂说》中的一篇,“说”是古代用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看法的文体。
B.甲文分析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生动地表现了有才之士遭受的不公正待遇。
C.乙文认为判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自身品德修养,不能一味依靠别人赏识。
D.甲乙两文都将千里马比作人才,重点阐述了应如何对待人才,洋溢着不平之气。
12.两篇文章都在写马,且都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各表达了怎样的主旨?(3分)
?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2)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
【2020临沭】(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8~12小题(13分)
陈??禾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①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搢绅②侧目。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③,则非其职矣。”首抗疏④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⑤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⑥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日:“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陈禾传》有删改)
注:①格:搁置。②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③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④抗疏:上书直言。???⑤宦寺:宦官。⑥曹:辈,等。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人服其先见?(?????)
????(2)此国家安危之本也(??????)
????(3)禾引上衣(??????)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此国家安危之本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C.此而不言,一迁给舍?????????????野芳发而幽香
????D.求二石兽于水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陈禾所奏切中时弊,有先见之明。他看到军备松弛,指出应增加守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后来果然发生了盗贼闹事。
????B.其他官员对童贯等人的行为不敢指责,陈禾却大胆弹劾。他认为自己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自己的本职了。
???C.陈禾冒死进谏,拉破了皇帝的衣服,迫使皇帝表面上赞同其意见,然而陈禾激怒了皇帝。
????D.陈禾是一位有先见之明、忠于职守、敢于进谏、刚正不阿的忠臣。
???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上变色日:“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
????12.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3分)
?
?
【2020罗庄】(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4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司马迁《陈涉世家》(节选)???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发闾左適戍渔阳(??????)????????(2)?上使外将兵(??????)
(3)?夜篝火(??????)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辍耕之垄上
B.佣者笑而应曰?????????????????????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
C.固以怪之矣???????????????????????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
D.百姓多闻其贤?????????????????????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10.?下列五个句子,全部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2分)
①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③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⑤(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12.用四字短语写出选文第二段所叙事件,并概括陈胜的性格特点。?(4分)
?
?
【2020平邑】(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14分)
许允之妻
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②收③之。其妇④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⑤。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⑥?若不称职,臣受其罪。”
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有删节)
【注释】①郎:职官名称。吏部的下属官员。②虎贲(bēn):武士。③收:逮捕,拘押。④妇:指许允的妻子。⑤语出《论语?子路》。⑥不:同“否”。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3分)
⑴许允为吏部郎???????????????????????⑵举家号哭?????
⑶顷之,允至
9.请你选出下面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2分)
A.顷之。???????????????????帝核问之
B.勿忧,寻还。?????????????寻病终。???
C.许允为吏部郎。???????????为称职与不?
D.于是乃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许允是在听从他妻子的劝诫后任人唯贤的。
B.许允考察之后,发现所任用的官员都称职,就放心了。
C.从许允之妻的言行中可看出她聪明机智、气度不凡。
D.许允的妻子是一个擅长“以情求”并料事如神的人。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若不称职,臣受其罪。
?
12.根据文章分析,许允最终得以释放的原因有哪些?(3分)
?
?
【2020郯城】(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3题。(13分)
【甲】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郑苏仙梦冥府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①。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③,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注】①囚:指去世的人。???②植:树立。??③举:上报(朝廷)。
9.解释加点的字。(3分)
(1)以咨诹善道?????????????????????(2)但不要钱即为好官???????_______
(3)锋棱顿减?????????????????????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寄臣以大事?????????????????????②设官以治民
B.①陛下亦宜自谋???????????????????②无功亦无罪
C.①攸之、祎、允之任???????????????②三载考绩之谓何
D.①察纳雅言???????????????????????②避嫌疑而不言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译文:??????????????????????????????????????????????????????????????????。
(2)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
译文:?????????????????????????????????????????????????????????????????。
12.?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13.?【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如何做官的问题,请概括他们所倡导的观点。(2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0沂水】(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3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铨①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病,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先府君②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之,听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③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严。
(选自蒋世铨《忠雅堂集》)?
【注释】:①铨:作者蒋世铨的自称。②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③扑:打。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3分)
⑴以是人多以书假余(??????????)?????⑵援疑质理????(??????????)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11.选出下列加点虚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烨然若神人??????????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
B.以衾拥覆????????????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
C.教之为吟哦声????????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D.令跪读至熟乃已??????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12.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作者谨于求学、渴求知识的情状。
B.甲文中作者通过自己求学的亲身经历,勉励马生勤奋求学、谦虚求教。文章情感真挚,循循善诱。
C.乙文通过作者的自述,再现了幼年读书时父母督促自己学习的场景,在温馨回忆的同时,也包含有对父母过于苛责的不满情绪。
D.两篇选文都阐明“学业有成,必须勤奋”这一道理,但表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侧重于学习要注重积极求索的内在动力,乙文侧重于学习需要鞭策督导等外在因素。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2分)
?????????????????????????????????????????????????????????????????????????????????????????
?????????????????????????????????????????????????????????????????????????????????????????
⑵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3分)
?????????????????????????????????????????????????????????????????????????????????????????
??????????????????????????????????????????????????????????????????????????????????
?
参考答案
【2020费县】9.(1)一同,共同??(2)绝,消失、没有。(3)小草,此句可做量词,形容在一片白茫茫的辽阔雪景中,小舟如同一点草芥一般渺小。(每词1分,共3分)
10.C(前为表承接,后表并列)(2分)
11.D(乙文不是写被贬,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也不是突出雪景的迷人)(2分)
12.(1)庭院地面如积水一般清澈透明,(那)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分)
(2)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2分)
13.苏轼的一个“闲”字,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都包含其中,意味深长;而张岱的“痴”表现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充分彰显了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2分)(意近即可)
【2020河东】8.(3分)(1)偏爱??(2)希望??(3)间或、偶然
9.(2分)B???B项“于”均解释为“介词,比”?A项“之”分别解释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宾语提前的标志”?C项“为”分别解释为“做/对”?D项“以”分别解释为“来/用”。
10.(1)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2分)
(2)但是希望得到众人的辅佐,以改正弥补自己的过失,然而朝中的大臣们,很少有直言进谏的。(2分)
11.(2分)C?????
12.(3分)唐高祖和齐威王一样,也是行事果断、虚心纳谏、心胸宽广、广开言路的帝王。
文言文翻译:【乙】孙伏伽说:“我听说‘人的天性相近,但后天养成的习惯却相差很远’。皇太子及左右等诸王群僚,不可不有选择地任用。那些不讲仁义的无赖,以及好奢华驰猎驭射,专做戏狗玩马、沉迷声色歌舞之人,只可以用来愉悦耳目,跑跑腿,打打杂,至于让他们来补充管缺,是绝对不行的。我历观前代,子孙不孝,兄弟离间,没有一个不是身边的(人)作乱的。愿陛下妙选贤才,作为皇太子的僚友。”
高祖很高兴,立即下诏说:“周、隋两朝的晚期(周、隋到了晚期),忠臣都不说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会亡国(一言堂会让一个国家灭亡)。我唯独道德修养不够,不能让自己的天性符合天意,经常希望得到众人的辅佐,以改正弥补自己的过失。然而朝中的大臣们,很少有直言进谏的。孙伏伽真诚慷慨直言,语言发自内心,情谊恳切,指出我的过失,一点都不避讳。提拔孙伏伽为治书侍御史,并赏赐帛三百匹。”
【2020兰陵】9.(3分)(1)有时??(2)用马鞭驱赶??(3)确实???(每题1分)10.(2分)
B
11.(2分)
D
12.(3分)答:都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1分)甲文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明主,(1分)乙文表达了作者对人才应加强培养自身品德、修养的期望。(1分)(意对即可)?
13.(4分)(1)译文: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2分)
(2)译文:即使马还是那个千里马,但是它本来的才能失去的不也是很多吗?(2分)
(要求关键词语翻译正确,语言流畅)
乙文参考译文:
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力气,而是它的品德。”确实品德是人本来就有的,不像力气那样是在刚开始的时候被赋予的,而是等待后天来培育的。所以说,千里马之所以是千里马,(是因为人们)了解它的秉性,但是没有人为它施加(某种行为),不了解它,但是它的性情不会折损。修身养性在于自己,听从在于别人。(千里马)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奴仆)不会顾惜;死在马厩里,(奴仆)也不会可惜;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不能够表现出来,(千里马所遭受的迫害)不可估计。韩文公(即韩愈)所说的千里马,以喂养千里马的方法来喂养,千里马的才能就会表现出来,以喂养普通马的方法喂养,日行千里的才能就不会被掩蔽。就如同日行千里的权利不能自己操纵,而是听从于别人。即使马还是那个千里马,而它本来的才能失去的不也是很多吗?
【2020临沭】8.(1)佩服
?(2)根本
??(3)拉、拖(3分。每个1分)
9.B
(2分)?A的;取独。??B用来。??C修饰;并列。D在;到。
10.C?(2分)(从文意看.“迫使皇存舞曲上赞同其意见”的说法无中生有。)
11.皇上改变了脸色说:“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3分)
12.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的讽喻。陈禾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3分)
【2020罗庄】8.(3分)(1)同“谪”
,降职或远调??(2)率领(带领)
?(3)动词,笼(每空1分)
9.(2分)?A(A项,“之”都是动词,去、往;B项,“而”分别是:连词,表修饰/表并列;C项,“以”分别是:同“已”,已经/来;D项,“其”分别是:代词,指扶苏/表示祈使语气。)
10.(2分)D(第①项主要就是介绍陈胜吴广的职务;第④句表现了陈胜的远大志向,为下文他领导起义埋下伏笔。所以答案是D。)
11.(3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队伍假装称作是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12.(4分)①谪戍渔阳、因雨失期、分析局势、制造舆论(答鱼腹藏书、篝火狐鸣也可)(2分)
?②有敏锐的洞察力,卓越的领导力,善于鼓动人心,能够得到众人的敬畏。(2分)
【2020平邑】8.
(3分)⑴担任⑵全⑶一会儿。
9.
(2分)B(A助词,凑足音节\代词,许允;B均解释为不久;C担任\是;D就\竟然)
10.
(2分)C(解析:A项错误,许允是在听从他妻子的话后才得以释放;B项错误,应该是魏明帝考察之后,发现所任用的官员都称职,就放心了;D项错误,许允的妻子是一个擅长“以理求”的人;故选C。)
11.
(4分)
‘提拔你所了解的人’,臣的同乡,就是臣所了解的人。陛下可以审查、核实他们是称职还是不称职,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应得的罪。
12.
(3分)许允听取其妻的话,据理要求魏明帝查明实情;许允任用官员得当。
【译文】许允担任吏部郎的时候,大多任用他的同乡,魏明帝知道后,就派虎贲去逮捕他。许允的妻子跟出来劝诫他说:“对英明的君主只可以用道理去取胜,很难用感情去求告。”押到后,明帝审查追究他。许允回答说:“孔子说‘提拔你所了解的人’,臣的同乡,就是臣所了解的人。陛下可以审查、核实他们是称职还是不称职,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应得的罪。”查验以后,知道各个职位都用人得当,于是就释放了他。许允穿的衣服破旧,明帝就叫赏赐新衣服。起初,许允被逮捕时,全家都号哭,他妻子阮氏却神态自若,说:“不要担心,不久就会回来。”并且煮好小米粥等着他。一会儿,许允就回来。
【2020郯城】(二)9.(1)询问
??(2)
只
?(3)立刻(忽然)
10.?B?????
11.(1)(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治我得罪,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
(2)树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不更胜过你吗)?
12.?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13.?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2020沂水】10.(3分)⑴借
???⑵询问
???⑶同“披”,穿着
11.B(2分)
12.C(3分)
13.(5分)⑴译文: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2分)⑵译文:父亲如果出了错,母亲一定会认真地婉言规劝他。(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