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

文档属性

名称 回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15 10: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回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图片或课件。  
课前引导学生去生活中体验回声。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小时侯,老师很喜欢钻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旷的山谷中,拉长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谁?谁在学我说话?”然后总能听到令人兴奋而又好奇的回答。课前我也让大家在生活中去寻找这个感觉,你谈谈自己的体会吧!(学生谈感受)(板题:回声)  (联系课前实际,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表达愿望,自然引入课文学习。)  
揭题激趣:(板书:声)你们看这是什么字?平时你们听过什么样的声音?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课文《回声》,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课文。 
(因题质疑,培养了学生思考、提问的能力。同时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机及问题取向,有利于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的高效率。)
对话平台——自读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自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读准每一个生字的字音,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以及不懂的词句。记下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培养自读能力,整体感知课文。)
——识字  
字卡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呱哩圈纹碰返”。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识字与读文联系起来,强调重点字音。如:呱:读什么?“呱呱呱”是谁的叫声?课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读句子、指导朗读);圈、纹:课文中“圈”和“纹”可以组成词语——一圈圈波纹。(出示)看看课文的插图,找找一圈圈波纹是怎么样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这个词语一句话?(出示课文插图。一圈圈波纹碰到河岸又返回来。)  
(结合语言环境,进行识字活动,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识用结合,提高了识字效率,训练了学生语言。)  2、组内识字巩固。组织组间的识字比赛。  
——写字  
出示我会写中的8个字,组织学生观察,分类学习书写。  
2、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左右结构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宽,哪些字左宽右窄?指名说(洞、纹是前者,影是后者。)范写。生描红,临写。同桌评一评。  
3、观察。两个大口框的字——圆,围。大口框和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右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写。生写。  4、范写“倒、游”提醒各部分应该写的瘦长,紧凑一些。提醒写字姿势。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抓住汉字的书写规律和特点,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提高书写能力。)
——朗读  
分组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评议,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共同进步。  
指读。喜欢读哪段就读哪一段,师生共同评议。
——感悟  
组织学生通过读文,回答自己课前的问题或是在读书中弄懂的问题。回答,读相应的课文。 
2、启发思考:小青蛙听到了什么声音?把有关句子画下来。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小青蛙在哪儿听到?妈妈是怎样回答小青蛙提出的问题的?把有关的句子画来。仔细读一读。
第二课时
——导入  
复习巩固字词。同桌互考;看老师的口形说字,带读。
——精读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课文。  
启发小组合作读书,思考:  
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妈妈不但告诉了小青蛙这是回声,还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谁来说说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从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被激起(  )。波纹(),又一圈圈地()回来。  
(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突出重点部分,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合作讨论,完成填空等活动,初步了解了回声现象。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水平。)  
教师运用多媒体或图片等,进一步解释声波,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课件或图片,同桌或与周围的同学互相讲解。  
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选择如下方式进行提示:
声音的()碰到桥洞的(),要(  )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  )。
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拓展  
1、出示句子:暑假里,妈妈带着小明大山里去游玩。她们来到山顶上,小明对着大山喊:“喂,我来啦!”对面的大山也喊了起来:“喂,我来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妈妈笑着说:“___________。”  小朋友都来做小明的妈妈,对你的同桌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训练学生语言,发展学生思维,巩固学生对回声现象的认知。)  2、平时生活中你认为哪里还可以听到回声?你能来解释一下吗?  3、小结:关于声音还有许多奥秘,同学们课下去寻找吧!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