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逆推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P55-57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等学习活动,理解“逆推”的意义,能列综合算式表达逆推的过程,正确计算输入的数。 
2.运用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关系,有根据地说出推算的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3、能列综合算式表达逆推的推算过程,解决实际问题,并能用正推的思想进行检验。 
教学重点 
运用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关系,有根据地说出推算的原因。 
教学难点 
 列综合算式表达逆推的推算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预设 
一、 
课前游戏 
抢18:从1开始,两个人轮流报数,从1开始,每次可以报一个数或两个连续的数,谁抢到18谁胜出。 
师生互动,做游戏 
学习兴趣:能够积极参 
二、复习旧知 
师(出示计算盒):输入21,输出几? 
画树状算图列出综合算式 
学习习惯:会独立思考又解决一定的问题的能力。 
教学意图: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探究交流获取新知 
出示:例1 
(1)输出21,应该输入几呢? 
 请你画树状算图列出综合算式 
(2)辨析两个树状算图 
(3)列综合算式 
2、仔细观察,两个计算盒在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点和什么不同? 
3、练习:输出55,你们知道输入是几吗? 
(55+23)÷6—5 
=78÷6—5 
=13—5 
=81 
生尝试口答并检验结果 
画树状算图列出综合算式 
辨析两个树状算图 
观察两个计算盒的不同之处 
5、独立练习:输出“55”输入是几? 
6、反馈交流 
学习兴趣:能大胆参与交流。 
学习习惯:会独立思考又解决一定的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时能够表达自己的见解,听取同伴的意见。 
学习成果:会用逆推方法求解。 
教学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两个计算盒的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当输入是几不知道时可以采取逆推的方法来解决。提供充分的探究时空,体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知道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策略意识。 
三、 
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1、创设情景:求王爷爷去年的年龄。求王爷爷今年的年龄。 
任选一题做一做 
2、游戏:抢18 
1、读题 
2、画树状算图 
3、列式计算 
4、反馈交流 
学习兴趣:能大胆参与交流。 
学习习惯:仔细倾听老师的讲解、同伴发言,能复述,声音响亮。 
教学意图:通过练习逐步巩固运用画树状算图来解决逆推的应用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说一说 
学习习惯:认真倾听,积极发言,声音响亮。 
学业成果:能有条理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板书设计 
 逆推 
 21÷3+2 
=7+2 
=9 
作业设计 
练习册P53-57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