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6课 画夜景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6课 画夜景人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0-27 15:4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表
章节名称 第十六课 画夜景 计划学时 1学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以“夜色”为主的创作画。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皎洁的星光、五彩斑斓的灯泡、千变万化的焰火,使我们的夜晚变得更加美丽、迷人。本教材以此为描绘对象,启发学生回忆夜晚的万家灯火披上了美丽的霞衣,感受现实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善于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本课教材可先用绘画、剪贴等多种形式来完成作业。通过学生动手的过程,培养脑、眼、手的协调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绘画的技能,学会自己动手来装饰和美化生活。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造型和构图知识,对颜色色相有一定的认识,通计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要完成一幅完整生动的夜景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只要求能用明暗的颜色表现出夜景特点。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能明暗色,了解强烈明暗对比产生夜景,体验夜景的美。
知识与技能:认识明亮的色彩和深暗的色彩,能运用明亮色和暗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美妙的夜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启发学生感受白天和夜晚的不同色彩,通过画夜景掌握色彩的明暗色在对比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启发学生感悟身边的美,表达自己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认识深浅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
解决措施: 通过欣赏、对比、观察,发现等方法感受画面的对比效果。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难点:利用颜色对比表现夜色的美感。
解决措施: 通过观察对比、尝试的方法解决。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以夜景图片欣赏引入,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探索、交流,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依据的理论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识水平,层层递进,不断完善对新知的建构过程。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目标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媒体来源
引入新课 初步感知 整体感知夜景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的夜景图片 教师播放 拍照、自制
认识明暗色 认识明色和暗色 家乡夜景图 教师播放 自制
探究夜景丰富画面效果 了解强烈色彩和富有动感的笔触能使画面生动。 大师作品图 教师播放 自制
教学过程(可续页)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夜景欣赏 2分钟 夜晚图片揭示课题。
学生感受夜景的美。 激发兴趣。
二、探究新知: 学习画夜景 15
分钟 1、整体感知明暗色
出示同石泉一处夜晚和白天的图片
提出问题:
白天和晚上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解决的问题:
① 了解亮色和暗色。
② 了解亮色和暗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
2.?深入探讨明暗色
(1)欣赏夜景图
提出问题:
① 看图片,你认为哪些属于亮的颜色?哪些属于暗的颜色?
学生利用水彩笔或油画棒进行探究。
② 相同的亮色用不同的背景,会出现什么的效果呢?请你用手中的色进行对比,讲出你的理由,教师再课件演示。
③ 夜景的背景都是一定黑色的吗?
解决的问题:
① 亮色和暗色是相对而言的,有时是要通过对比来鉴别。
②亮色与暗色在一起会产生强烈的明度对比,这就是美丽夜景的色彩秘密。
(2)欣赏学生作业
提出问题:
① 这些学生作业表现了哪些夜色?给你印象深刻的夜色在哪里?
②除了表现这些内容,你还有不一样的夜景要表现吗?
?③要表现五光十色的夜色,你还能用什么样的工具?
解决的问题:
① 确定自己绘画工具和要表现的内容。
② 安排画面的构图。
③ 了解表现夜色的简单方法,如水彩笔、油画棒、刮画、剪贴画等。
欣赏教师的画和大师笔下的夜色
提出问题:
在这些大师的作品中有你想学习借鉴的地方吗?
解决的问题:开阔学生的创作灵感。
学生欣赏感受
学生欣赏交流,借助工具把颜色分明暗两类
学生对比探究
学生欣赏比较

学生初步感受颜色的明暗
认识明暗色。
知道亮色和暗色是相对而言的,有时是要通过对比来鉴别。
学生欣赏学习,拓展思路。
三、学生实践 尝试用色 15
分钟 作业要求:
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夜色图。

学生创作

尝试运用颜色的明暗对比表现夜景。
四、展示交流
交流学习 6
分钟 1) 看谁画的夜景明暗对比用得恰当?
(2) 谁的构图饱满?色彩生动?

学生观察学习交流
一课一得
五、小结
课堂小结 2
分钟 我们的家乡石泉上清水秀每年吸引力不少外地游客来观光旅游,但石泉的夜景更有特色,希望大家当好宣传员,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更多更美的石泉夜景。

学生听、思考。 德育渗透
课 堂






板书设计 画夜景
强烈对比
明 —— 暗
教 学

思 《画夜景》是小学人美版美术教材第四册第16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以“夜色”为主的创作画。教学意图是,促使学生发现和捕捉美丽夜景的特征,体会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的造型表现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引导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同学们都很熟悉的、石泉景点景点石泉十美,通过白天和夜晚体会不同,初步感受夜景的美。教学中提问:“比一比,白天和夜晚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对夜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先的设想。
趁着引导环节已调动起来的兴趣,沿着学生很熟悉的路线,我通过色卡引导学生感受颜色的深浅对比,探究色彩明暗产生强烈对比是夜晚的秘密,。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甚至司空见惯的景物中发现美,从而感受色彩的魅力及生活的美好。接下来是知识环节的延伸,以问题“夜晚的背景只能是黑色吗?”引导学生思考,色彩的明暗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自我感觉这样的过度很自然。学生也很容易就想到其中的原因。虽然表达未必很精确,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而言,已经很不错了。但知识教学部分我最明显的感受是:在明暗色彩对比中有点罗嗦,再认真梳理有效问题,提高自身语言魅力,就会让难点内容处理的更精彩。
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力在拓展学生的思路,我有意选择了同龄人的画,意在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更具指导性,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再强化和提炼一下可能会更好,如:背景用深色表现时,色彩也是很丰富的可以多种色并用,感觉强化不够。
创作夜景图用刮画的方法是最快也是最有效果的,但直观、形象的示范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是最具吸引力和指导性的,在示范环节上我疏忽了,没有老师干练,简洁的线条示范,有效刮色的示范,因此学生在创作时不够大胆,表现很拘谨。另外在创作前加上对大师作品的欣赏,夜景的色彩丰富变化再强调一下,就好了。
评价总结中,学生能根据作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总结自己学到、理解到的知识,虽然在表达上还不够清晰到位,但对二年级学生,也很不容易了。只要学生敢于表达,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渐形成评价的意识、掌握评价的方法和艺术,才是真正的目的。
总之,通过本课的设计和教学,我认为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比较合理,从最初情感的调动到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从熟知的事物中感受和发现美,利用问题很自然的引入知识教学,激情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很自然的到了创作环节,最后评价总结,环环相扣,课堂流畅,轻松自然。在教学中学生能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并运用新知识、新方法进行创作,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本课的教学有成功的得意,也有缺失、不到位的遗憾,正是在得意和遗憾中,我得到了更宝贵的东西:经验!我一点一滴的细心收集它,让自己的教学更好更完备。为此,我将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