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专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27 09:0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点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0分)
1.
对于下列体育比赛的论述,说法正确的是()
A.
某场篮球比赛打了2个加时赛,共需10
min,指的是时刻
B.
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铅球位移大小为4.50
m
C.
运动员跑完1
5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为1
500
m
D.
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做质点
2.
2019年伯明翰室内田径巡回赛男子60米,中国飞人苏炳添以6秒47的成绩再展飞人本色,勇夺冠军.假定他在起跑后10
m处的速度是8
m/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9.6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A.
9.27
m/s       
B.
9.6
m/s
C.
8.8
m/s
D.
4.8
m/s
3.
(2020·安徽黄山模拟)攀岩运动是一种考验人的意志与心理素质的运动形式,户外攀岩运动更加刺激与惊险.如图所示为一户外攀岩运动的场景与运动线路图,该攀岩爱好者从起点A到B,最终到达C,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的线路ABC表示的是攀岩爱好者所走的位移
B.
线路总长度与攀岩爱好者所走时间的比等于攀岩爱好者的平均速度
C.
由起点到终点攀岩爱好者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D.
攀岩爱好者所走路程要比自起点到终点的位移大
4.
小明坐出租车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所示,由发票中的信息可知()
???????
A.
11:26指时间间隔???????
B.
出租车的位移为23.0
km
C.
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0
D.
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46
km/h
5.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6.
AB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沿直线驶向同一目的地.A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v1≠v2)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
B先到达目的地
B.
A先到达目的地
C.
AB同时到达目的地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7.
为了提高枪械射击时的准确率,制造时会在枪膛上刻上螺旋形的槽.这样,当子弹在枪管中运动时,会按照旋转的方式前进.离开枪管后,子弹的高速旋转会降低空气密度、侧风等外部环境对子弹的影响,从而提高子弹飞行的稳定性.下列关于子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B.
当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C.
无论研究什么问题都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
D.
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8.
一质点沿一边长为2
m的正方形轨道运动,每秒钟匀速移动1
m,初始位置在bc边的中点A,由A向c运动,如图所示,ABCD分别是bc、cd、da、ab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2
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是1
m/s
B.
前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
/s
C.
前4
s内的平均速率为0.5
m/s
D.
前4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
9.
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道路上行进,图中的实线记录了自行车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图象,某同学为了简化计算,用虚线作近似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t1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
B.
0~t3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小于
C.
在t1时刻,实际加速度一定大于
D.
在t3~t4时间内,自行车的速度恒定
10.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时,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的两条纸带,两纸带上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都相同.关于两质点的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两质点在t0~t4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
两质点在t2时刻的速度大小相等
C.
两质点速度相等的时刻在t3~t4之间
D.
两质点不一定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但在t0时刻甲的速度为0
11.
有人提出“加速度的变化率”的概念,基于你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3
B.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
m/s,则2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12.
我国“飞豹”战机作战半径可达1
500
km,完全冲破了“第一岛链”的“束缚”.假设一架“飞豹”战机于8点整从“辽宁”号航母起飞,在8点18分正好抵达距航母680
km
的指定位置,战机仪表显示此段行程正好为800
km.试求:
(1)战机此段过程的平均速率和飞行100
m约需的时间分别是多少?
(2)此段过程中战机的平均速度大小又是多少?
13.
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
(1)若一辆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4
s、3
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之比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某场篮球比赛打了2个加时赛,共需10
min,指的是时间,A错误.
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铅球位移在水平方向投影的大小为4.50
m,B错误.
运动员跑完1
5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为1
500
m,C正确.
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正反面,该硬币不可以看做质点,D错误.
故选C。
2.【答案】A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v==m
/s≈9.27
m/s. 
???????故选A。
3.【答案】D
【解析】攀岩爱好者所走路程沿ABC曲线,所以所走路程即线路ABC的长度大于位移,A、C错误,D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等于自起点到终点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B错误.
???????故选D。
4.【答案】C
【解析】时间间隔指一段时间,对应某一过程,时刻指时间点,对应某一瞬间,11:26指上车的一瞬间,故为时刻而不是时间间隔,A错误.
23.0
km指轨迹长度,是路程而不是位移,B错误.
小明返回出发地说明其起点、终点为同一点,所以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C正确,D错误.
???????故选C。
5.【答案】A
【解析】表示的是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遮光条的宽度Δx越窄,则记录遮光时间Δt越小,越接近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A正确.
???????故选A。
6.【答案】A
【解析】设B运动的时间为tB,则x=v1+v2,即tB=;
???????对于A的运动有tA=+=,=>1(v1≠v2),即tA>tB,所以A正确.
???????故选A。
7.【答案】BD
【解析】研究子弹的旋转对子弹飞行的影响时,子弹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
当研究子弹射击百米外的靶子所用的时间时,子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B正确;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做质点,所以能否将子弹看做质点,取决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C错误,D正确.
???????故选BD。
8.【答案】AB
【解析】质点每秒钟匀速移动1
m,故第2
s末瞬时速度大小为1
m/s,A正确;
前2
s内的位移大小为x1=|AB|==m=m,平均速度大小==m
/s,B正确;
前4
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4
m,平均速率为1
m/s,在第4
s末到达C点,平均速度大小为2==m
/s=0.5
m/s,C、D错误.
???????故选AB。
9.【答案】AC
【解析】设t1时刻对应的速度为v0,0~t1这段时间内的位移小于自行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题图中虚线),因而平均速度<.根据几何知识有=,则v0=,则<=,A正确;
若自行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0~t3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由题图可知,自行车的实际位移不一定小于虚线所围面积,B错误;
图线在t1时刻的斜率大于虚线在该处的斜率,表明实际加速度一定大于,C正确;
在t3~t4时间内,速度图线为曲线,说明速度是变化的,D错误.
故选AC。
10.【答案】ABD
【解析】两质点在t0~t4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经历的时间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故A正确;
甲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2时刻的速度等于t1到t3时刻的平均速度,即甲==,乙质点做匀速运动,t2时刻的速度即为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即乙=,故B正确;
由B可知,C错误;
从纸带上不能判断出两质点出发点的位置,则两质点不一定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在甲图中,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满足1∶3∶5,满足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故t0时刻速度为零,故D正确.
???????故选ABD。
11.【答案】AD
【解析】根据力学单位制可以知道,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为=m/s3,A正确;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说明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错误;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即使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仍然增大,C错误;
a-t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故物体在2
s末的速度大小v=5
m/s+×2×3
m/s=8
m/s,D正确.
???????故选AD。
12.【答案】解:
该战机飞行时间t=18
min=1
080
s
隐含信息为路程s=800
km=8×105m
位移x=680
km=6.8×105m
.
(1)“飞豹”战机的平均速率
vs==m
/s≈740.74
m/s
每飞行100
m约需时间为t′=≈0.135
s.
(2)战机的平均速度==m
/s≈629.63
m/s.
【解析】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13.【答案】解:
?(1)两车碰撞过程中,取摩托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摩托车的速度变化量约为
Δv=v2-v1=-72
km/h-54
km/h=-20
m/s-15
m/s=-35
m/s
两车相碰撞时摩托车的加速度为
a==m
/s2≈-16
667
m/s2,负号表示与选取的正方向相反,
?
?
?
?由于16
667
m/s2>500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
(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a1=,a2=
所以a1∶a2=∶=∶=1∶1.
【解析】加速度表示的是速度的变化率,是速度变化量与速度变化时间的比值。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